提早退休好嗎 ?這幾年在美國流行起FIRE(Financial Freedom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風潮,現在在日本和台灣也成為不少中年人、甚至20出頭年輕人的目標。在2021/9/24今周刊幸福熟齡刊出我人生中第4次媒體採訪後,寫下退休4年的真心話。
本文初版於2018/6/11,也就是我退休8個多月的時候,再版於2021/10/11,也就是退休後剛滿4年不久。
文章段落快速聯結
提早退休好嗎 ?老天爺派給我的功課
上班族遇到職場亂流的時候,難免有想要逃脫的渴望。
這篇文章在2018/6/11初版的時候,我才退休8個多月,49歲還沒有滿50歲,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從我那退休症候群的風暴中完全復原。那時候這篇文標題叫做「提早退休好嗎?我的親身經驗和我為什麼不建議」。你可以看出三年多前我對提早退休這件事的不贊成。你可以說那是因為我當時是從高處跌落神壇,所以才唱衰提早退休這件事。
也許是吧。
就在退休前幾個月還去遊歐洲,氣定神閒在遊船,誰知道沒幾個月就在職場摔了個大跤。

- 2021/9/24嫺人在今周刊幸福熟齡的專訪【金融高管49歲被退休,爆哭2周再出發!「嫺人」花4年探索、被動收入增3倍:閒人也有好日子】,這是我人生中第4次的媒體報導。
重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對4年前栽的那個大跤完全釋懷,甚至還已經享受起退休後的生活。還能坦然接受媒體採訪說出這一段4年前的故事。
老天爺派給我的功課一開始很苦,但現在我已經可以從苦中體會到,這些走過的軌跡,都是我人生重要的學習。
當然,退休4年的時間,對於人生的下半場還是幼稚園級,在臉書或部落格界的退休族中,當然不是經驗最豐富老到;不過,四年的時間等於念了一個大學畢業,這4年,我很認真的活過,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值得。
退休第一年處於退休症候群風暴中寫的意見可能太偏頗,而如果退休過了太久再來評論提早退休好不好,也有可能進入另一種軌道,感受已經變模糊。
退休4年後的現在寫下來提早退休的利弊得失,應該是個不錯的時間點。
提早退休好嗎 ?我剛退休時反對的理由
1. 累積的勞保、勞退等退休金比較少
我的60+朋友目前都可以領到兩萬以上的勞保月領,勞退也在60歲時就領了,但是51年次之後退休的人如果要在60歲,也就是比法定起領的65歲早五年起領,就要打八折,又因為提早退休年資比較短的緣故,月領很可能是不到兩萬。
2. 退休金得要撐更久
我有些朋友提早退休後,在疫情來之前,一年出國好幾次,平常上健身房,提早退休後消費與上班時沒有太大差別。
觀察我周邊的朋友,有幾種狀況可以達到這種理想境界:
- 老爸老媽留下房子和資產。
- 在金融海嘯股市或房地產低點時入市,資產翻倍。
- 沒生小孩。
延伸閱讀:我的不可取 子女教育費用 經驗&不小心瘦了的退休金
我身處算是高薪的金融行業,但我身邊並沒有完全靠薪水達到財富自由而退休的朋友。
以平均壽命81歲來看,一個65歲退休的人只要準備16年的費用,加上勞保、勞退加上自己的存款都累積比較多,基本上不需要太擔心退休金不夠的問題。
但是像我一樣49歲退休,就必須思考退休金要能夠撐上32年,加上勞保、勞退加上自己的存款都累積比屆齡退休的人少,剛退休時難免會有不安的感覺。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裡蒙格講過好幾次,思考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反向思考看看。想到提早退休逍遙自在,可是如果跟你說50歲退休的人要比65歲的人退休多準備1000萬退休金呢?你會不會想一想?
直到退休這幾年逐漸按照自己修正版的4%法則把資產配置模式和被動收入建立起來,也習慣了簡約的生活,緊迫感才解除。
3. 被當成理所當然的閒人
提早退休的人有時成為家人理所當然的拜託對象,如果65歲退休,大家也會尊敬你的年紀到了,可以領敬老卡了,不太會再將跑腿和長輩照顧的事交辦給你。
但是50多歲之前退休的人就很可能有這些尷尬。家人可能會說「你沒在上班,我在上班,所以@!^&&&&」。如果一家子有好幾個人都退休了會好一點,但如果是唯一那個退休的,或是你是那個單身貴族,或是你是老大,或是你是女兒,都是潛在危險群。
我有朋友一退休,先生馬上說要回鄉下照顧公婆,也有人的婆婆說既然媳婦退休了,那外傭就不必請了,前陣子坐了一台Uber,和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司機先生一聊起來,他說他的老媽直接跟媳婦要求,請媳婦辦退休回來照顧她。幸好這位司機先生是個新好男人,避免了一場女人間的戰爭。
這些狀況有時可能會綿延好幾年,或是剛提早退休時還好,但是就在好日子的中途突然就這麼發生了……認真想想這些狀況是不是你可以接受的,如果提早退休是為了享受人生,那麼有些狀況還是要跟家人溝通清楚,退休人士的時間應該被同等尊重。
我後來也學會了適時表達,不應該因為退休就被當成理所當然,表達會有一時的衝突,但是終究會回到一個新的平衡,都不說出生悶氣,只是讓自己陷入慢性的負面情緒。
說是這麼說,我了解有些人的情況是別無選擇,我自己也不是沒有過煎熬,在退休後自己的時間和付出給家人的時間上做拉鋸這件事上,有些人會選擇唸經祈禱,我是比較傾向無論如何,一定要空下一些時間給自己,運動、或是做些自己長遠有興趣的事,適時的抽離,然後默禱總有一天「頭過身就過」。
4. 突然變空虛
有年我去東京六義園和上野公園看到很多媽媽陪小孩的景象,不免會想,年輕的時候我也能這樣就好了!因為上班,錯過了陪伴孩子的精華時機。
可是像我是49歲退休,那時候孩子都高二了,我沒有什麼他的事好忙,連大學學測和指考的陪考也說不用我去,我只好自己坐在近考場附近的咖啡店裡面看書,遠端陪考。
這個年紀退休如果正好遇上空巢期,獨立安排生活的能力就很重要,我知道有人因為空巢期會很焦慮。我自己是還沒到焦慮之前就會採取行動,初期我每天規律出門上圖書館或是咖啡館看書寫文章,好像上班一樣再慢慢過度到退休模式。
至於那些上班時候熱鬧滾滾的同事呢?一開始沒上班還有些同事還會聯繫,也許有些是看看我有沒有要轉換跑道,可以帶他們去😁,但不用過多久,大家一忙起來也就會淡忘了。
還有你的同學呢?絕大多數都還在上班,像我這退休人士不愛假日出門,但同學只有假日有空。
請參考:退休調適與生活規劃系列文
5. 和配偶、孩子相處時間變多的衝突
老媽就是嘮叨似乎是種洗刷不了的刻板印象,前陣子在臉書分享我最近的日文課上做的即席造句,完全呈現我潛意識中的畫面。
- 私は息子の将来を話し合いたい時は、息子はいつも【けんもほろろ】の態度を取る。
我想跟兒子討論他的未來時,兒子總是馬虎敷衍我。
- 私は姑さんとの問題を相談したら、旦那さんはいつも【つっけんどん】に答える。
我想跟老公討論和婆婆之間的問題時,老公總是沒耐心、不想回答。
三年多前我還曾因為這樣上演一場東京出走記。
也有朋友因為退休後這樣和家人必須長時間相處的衝突,嚴重挫折打擊,還是決定重返職場。
你也許有興趣知道:我在高年級不打烊,和樂活大叔、賽桑聊 退休後夫妻相處
臉書隨筆:提早退休並不適合每個人
提早退休好嗎 ?這4年來我慢慢感覺到的好處
1. 不用再扭曲自己的個性和時間分配
退休後我從睡回籠覺到中午,每天只有醒半天,到後來警覺每天醒著的時候必須多一些😅,我開始製表規範自己的退休生活規律,從Excel表格再進化到手機app。畢竟古人說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自然的規律,對於養身還是有道理。
想要耍廢或是想要規律,這時間都是自己的,不會再有老闆突然的召見,也不會有開不完的跨部門會議,更不會再有主管機關三不五時發文或要來檢查。
我還記得有一年跨年夜為了籌備公司開幕,在公司加班一下忘了時間,一晃眼到了深夜11點,準備下樓回家,發現公司樓下已經擠滿湧進附近看101煙火的人群,交通動彈不得,最後只得一路從公司走回家。
我也記得當年職場上那些角力,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中強調【忌妒】與【意識形態】具有可怕的殺傷力,那是需要多大的力氣去扭曲原本的個性才能在【忌妒】與【意識形態】的叢林中突圍。
這些事都不會再有了。
我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兼主管機關,我可以遠離有害身心的職場肉搏戰,不再需要成為共犯。
2. 陪伴家人的餘裕
退休前半年,我的母親確診癌症,一直到退休第4年的上半年離開我們。
能夠在母親最後的幾年有這樣的餘裕陪伴她,應該是退休後我覺得最值得的一件事,我能在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了避免台北與娘家之間兩地往返的風險,在娘家住上一個月,陪伴父母過久違的親子生活。
雖然前面也有說過,退休人士很容易被當閒人做為長輩照顧的主力,走過了這一段,再事後回想,只要是得到尊重的前提下,家人之間可以協調分擔,或是安排好外力的協助,能夠同時給自己時間發展人生下半場,那麼這樣的長輩照顧可以是一種健康的,內心感覺充實的回憶。
至於老公和兒子,那我就比較不確定,我退休之後難免多少幫他們又多做了一些瑣事,可是在我先生仍在上班,兒子念書,考量我家三個人都不是很有耐心的情況下,為了家庭和諧,嘮叨的老婆和老媽可以少出現,我就安排好我自己的生活,以相安無事為目標為宜😀。
3. 提早探索結合興趣和潛能的可能性
雖然意外的退休,我不會想後悔什麼,過去的事就過去了,應該向前看,但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我會多幫自己想一點,花點時間學些什麼,而不是只是全心投入工作。
退休這幾年,
- 我創立了部落格雖然只是一項小小的被動收入,但是一邊分享一邊學習,也讓我自己的退休生活和理財都更加充實。
- 拿到了英日語導遊和外語領隊執照,考過日語檢定最高級,這些雖然我也還不知道有什麼實用的價值,不過也因為還沒有想到,表示我還有很多嘗試的可能性!
我有個朋友60多歲了,正在準備開一個工作室,60多歲還可以做很多事,也不嫌晚;但是,如果你能更早提早退休,也能專注幾件事去探索看看這些非典型上班收入的工作方式,因為是興趣,所以沒有抱怨,我有朋友提早退休後開了拚布手作教室、也有朋友育工作於樂,前進非洲大冒險,引進非洲商品來做做小生意。
4. 有更多時間追求年輕時沒有完成的理想
我最近看了嫺人的中年人咖啡館社團朋友在練寫字,突然想起來自己的字很醜,也買了習字本來練寫,想要消除這項人生的遺憾。
有朋友在考慮提早退休,原因是想要去讀一個英文系,彌補以前沒有能夠選填的遺憾。當然這些上班的時候也能做,像是我的一位住在東京的日語語言交換朋友就在60歲的時候讀了一個英文學位,她的英文真的很棒,不過她的工作是比較輕鬆的圖書館工作,如果是忙碌的上班族,就會很困難。
5. 有機會認識不同類型的朋友
退休後學日文,歷任三位日本人老師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並沒有機會常見面,但是過年過節會互相問候,有天她們來台灣或是我去日本,彼此提出要見面一定沒問題。
前面說的我那位前進非洲做生意的朋友Jill還是個獨木舟好手,多虧了她我才能達成50歲之前該做而沒做的事當中,有關嘗試以前沒做過的運動…終於有機會去划划獨木舟。
我知道有些朋友對於職場和同事會難以忘懷,對我來說,上班時的確有不錯的一起打拼的夥伴,也有過精彩的歲月,但這些都不過是人生的片段,戲演完了,就是下台一鞠躬。那些演不完的宮廷鬥爭劇,並沒有我覺得值得留戀的東西。
給忘不掉職場的朋友:退休後可以刪掉同事電話 的4個理由,從這位日本人說起
6. 突然覺得自己變幼齒
去參加退休族活動會發現50出頭的人並不多,所以如果你提早退休,會突然發現自己從職場的老鳥變成退休族群中的幼齒。
至於健康,是退休前好?還是退休後好?
我有朋友在上班階段就告別,也有朋友是退休之後不久說再見。
有人在上班時患上憂鬱症,但也有人在退休後沒來由的恐慌症上身。
有時會聽到說,只知道工作對身體不好,或是說誰誰誰退休後就掛了。真的工作的人會比早退休的人健康更糟糕嗎?巴菲特和他的合夥人蒙格兩位都90多歲還是在工作⋯
我覺得健康的事,一半靠自己努力,但另一半是看老天爺怎樣考驗你。
提早退休好嗎 ?如果有人再來找我去上班?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心覺得在三、四十歲的年紀還是應該努力工作,將所受的教育發揮到極致。所以我的嫺人的中年人咖啡館社團很古板的,最近開始嚴格執行限40歲以上才能參加。當然退休準備能夠越早開始越好,但我並不想在這個社團討論人人稱羨的20-30歲,人生還沒真的開始就退休的故事。
還沒入社的40歲以下朋友歡迎先收看粉絲頁,做退休議題的觀察員。
若非萬不得已,或你有什麼很明確的人生目標,或是你已經發展出一個斜槓的工作,不然,退休的事等到50歲之後再說吧。
決定提早退休之後要有心理準備,時間越久越來回去職場,以我的狀況,退休第一年還有獵人頭公司跟我聯繫,之後這個連繫就會斷線。
意外的是,退休後三年多,前陣子一位【我退休多久,就有多久沒聯絡的😯】獵人頭先生突然給我Line,問我要不要重返職場。我曾經想過55歲退休是不錯的選擇,現在再回去上班還能再補上一點年資。
不過,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不再像剛退休時堅決反對提早退休這件事,我覺得是看你的財務狀況和個性,你是否能安然調適比別人早退休後種種不合拍的狀況。
對我來說,即便有機會,職場是回不去了,我覺得人生不管遇到什麼狀況,能夠想辦法讓事情還是行的通,就能有不錯的人生。
我已經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我不會再回頭看。
延伸閱讀:有幸和黃大米哈拉,媒體業和保險業如何 年薪百萬 的揭密
查理蒙格覺得 提早退休好嗎 ?
最近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很智慧的合夥人蒙格在最後一章「老年萬歲」中形容古羅馬最偉大的作家、演說家西賽羅對提早退休的看法:
這位公元前羅馬人批評提早退休的做法,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他同意畢達哥拉的道德觀,認為「如果沒有得到上帝這位將軍的命令,沒有人應該放棄自己的崗位」
看到這段話,我心頭一驚,巴菲特和蒙格都已經九旬,仍在工作,我實在太不成材……幸好後來蒙格又說:
有些人就算身體健康,還有很多年可活,也會因故被迫離開世俗的高位。所以呢,如果老年人沒有像巴菲特那樣工作一輩子,而能對他們失去的世俗角色稍做愉快的調整,那通常也是明智的選擇。
以為是一本講投資的書,沒想到對我這提早退休族也有一段很暖心的鼓勵的話。
謹以此文和曾閃過【是否該退休】或是【何時該退休】這樣念頭的朋友分享我的現場直擊。
也歡迎和我一樣是提早退休的朋友,分享你的心得。
延伸閱讀:
- 一直想退休 ? 7個角度做決定 ! [嫺人的好日子] 50+專訪 後記
- 決定 該不該提早退休 前,建議想清楚的第一個大問題
- 退休心得分享 :退休滿4年寫下的50+人生開箱文
- 你要的是《第三歲月》還是《第三人生》? 給擔心退休者的5個提案
- 臉書隨筆:財富自由了,然後呢 ?
- 退休嫺人阿桑上電視,三年多後,她到底怎麼了
- 如何提早退休 ?能提早退休的3種人和2種心理素質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或是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分享與交流!
HI , 孄人,你那位想重唸英文系的朋友,真的去唸了嗎?? 他是重考大學嗎?
感謝您的回覆。
沒有,她還在上班,我想應該是讀碩士在職班比較適合,沒有再仔細問她。
就是那些宮鬥令本來已經很費力的工作變得沒有價值。本來不是討厭工作,變得討厭人類,然後覺得除了薪水其他沒意思,工作佔太多時間能量也沒有生活。
我可以理解您感受到的職場的那些東西,這個時候能做的就是衡量自己有沒有離開職場的本事,歡迎往網頁下方看版主的書”提早退休説明書”,希望對您客觀評估自己的狀況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