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有天我會來寫篇 獨木舟心得 ,一切都要從我寫下50歲前該做的事這篇文章說起, 那時是在清點看看我在50歲前都錯過了些什麼事,退休前幾年可以趕快補上。沒想到想著想著,竟然心想事成,因緣際會認識了獨木舟好手Jill,我們一起去過清水斷崖獨木舟,這一天,二度相約到碧潭。
誰說志同道合才能做朋友?
前幾天看到張曼娟的文章,說到她只有少數的朋友,心有戚戚焉。
我這個人貌似親切,之前的工作也是需要交遊廣闊,但其實退休後發現真正的好友也只有幾個。
很多人害怕退休之後失去人脈沒朋友,我在退休之後做了一些獨處的練習,特別又遇上疫情,對我來說覺得孤單是人生終有一天要面對的事。
不過,我倒也不完全是離群索居,退休後因為去考了外語導遊執照,在後續的導覽學習活動中,認識了Jill這位特別的朋友,聽了她前進非洲的故事,我還幫她寫過一篇文。
在我寫下50歲前該做的事這篇文章之後,內心有個嚮往的活動,那就是想試試獨木舟,沒想到和Jill聊她的非洲故事時,還意外發現眼前的她正是位獨木舟好手。
有時還真能心想事成。
2020/9月底,我們相約一起去花蓮崇德海灘划獨木舟看清水斷崖,之後只一起參加過一次古道健行,也就沒有再見面。
雖然Jill是那種戶外陽光型的退休族,我則是埋首敲鍵盤的室內型部落客。看似不能搭嘎的組合,但三不五時還是有用line互相問候。
志同道合、興趣相同的朋友的確很不錯,但誰說志不同、道不合就不能做朋友?與其擔心人脈問題,其實只要願意跨出一步去參加陌生的活動,也願意去嘗試不同的興趣,不管是不是志同道合,都有機會結交新的朋友。
這一天,疫情終於減緩,趕在東北季風吹來之前,請Jill讓我參加她的日常獨木舟活動。
Jill的水上健身房
在台北住了25年,竟然沒有來過大大有名的碧潭。而Jill說,碧潭就是她的健身房。有空就會來這裡練練獨木舟和SUP(立槳板)。
為什麼是碧潭呢?因為這裡波平浪靜,又水質乾淨,Jill說如果水質不好,味道不好聞,實在壞了優雅划槳的好心情。
這一天早上,我們約好在新店捷運站見面,然後Jill開車,再繼續前往獨木舟的下水處。也就是碧潭的地母宮前淺灘
超乎想像的獨木舟的前置和後置作業
Jill是獨木舟的【鋪摟,pro】無誤。下車之後專業的器材一一取出。
這是待會要充氣的充氣獨木舟。

開始充氣了。

充氣獨木舟是一人座的,座位的部分因為座墊充氣嘴不同,又要換用不同的打氣機,真是【機司,閩南語】要帶很多。

真是辛苦了Jill,我只有幫她扶一下道具的功用,文末來幫她推一下她的熱愛的非洲朋友的產品,作為今日的束脩好了😅。
這是待會也要充氣的SUP(Stand Up Paddle board),也就是立槳板。

等一下結束的時候也要這樣,用各種道具清洗和抽掉空氣,再折疊歸位。不是有極大的興趣,不可能耐心處理這些前置和後置作業。
駕來細長獨木舟的舟友
碧潭果然是Jill的健身房,一早來就遇到她的舟友雄哥正好也過來,雄哥駕來一艘很炫的、夭壽細長的獨木舟,他們說這駕起來會很快速,不過重心很不容易抓穩。

Jill果然是愛舟成痴,看到新玩意馬上要試,不過實在太難平衡,太難穩住上船了,一直會翻覆。雄哥說每天守在這裡練上幾百次就會了😅。
後來Jill告訴我說這類型的船叫做K1,如果會駕御它的話,這可是速度最快的比賽用輕艇。
獨木舟心得 :專業裝備上場
上次去清水斷崖獨木舟的時候活脫是個阿桑初登場;這次懂了,像不像三分樣,前一天晚上特地跑去迪卡儂買好全套裝備,置物防水袋、水陸兩用鞋、水母衣、手機防水袋,連眼鏡的飄浮綁帶都想到了。
這次要以聲勢奪人,不能對不起Jill的專業級配備。
手機放在防水袋裡面拍起來照片「微模糊」,不過也還行。有了這身裝備,萬一不慎落水,希望不會太難看。

出發地就是地母宮前的淺灘,Jill說今天忘了帶尾鰭來,所以獨木舟的方向不太好操控。我也不知道有尾鰭沒尾鰭的差別,不過的確在地母宮前打轉了一會。
因為是第二次划獨木舟,所以對於原地打轉這種事還可以淡然處之,不會驚慌,只要用槳來調整方向即可,況且我也還不求姿勢標準與優雅,船身能移動便行。
退休阿桑的碧潭獨木舟漂流
今天的路線是要先往碧潭吊橋方向,然後從吊橋下再折返,經過地母宮,前往另一端的沙洲,再折返回地母宮上岸,預計兩小時的時間。

往碧潭吊橋前進途中會經過一個秘境,哈,看地圖才知道這裡有個地名叫做小赤壁。Jill說這裡能拍出很棒的網美照,阿桑我就免了,在這裡轉一圈(其實是沒有尾鰭的橡皮舟不聽使喚😅)拍一張路人甲的背影即可。

除了我的新配備,還有穿上Jill準備的救生衣。不過我還是以不要落水為前提,幸好碧潭真的如鏡面一般的平靜,只要坐好不要亂動就沒事。【其實聽說下面有泫渦,我們有穿救生衣,不過一般人要體驗的話,還是要找知名的旅行公司確保安全】
離開小赤壁,往吊橋的方向前進。這途中Jill一直提醒我要避開岸邊釣魚的魚線。我雖然很想遵守Jill的指示,但實在是力不從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沒有尾鰭,所以不是說轉向就能轉向,要費一點勁,還好並沒有真的勾到。

只有這樣划船才能拍到這種角度的碧潭吊橋畫面,感覺很特別。再前面一點的大橋是北二高。
每次想停下來幫Jill拍照的時候,船身都會開始打轉,實在很難拍,最後反被Jill拍了。

如果不要划動,在水面上漂流感覺也很好。這天是秋老虎大太陽的天氣,但是在水上並不覺得熱。
在吊橋下準備折返。看我們台灣人,在水面上口罩還是戴好戴滿(去的那一天還是規定要戴口罩的),難怪疫情可以壓下來。不知是否要感謝那些檢舉同胞的正義魔人😷。沒關係,我忍…口罩順便防曬。

折返往另一端沙洲途中,加速前進【逃逸】,哈哈,有點像電影中追殺的過程中,駕小船逃跑的感覺。

因為我只要一停下來就會原地打轉,所以沒有幫Jill拍到多少張照片,不過Jill說這裡是她的健身房,常來沒差。
Jill是駕SUP,結束的時候Jill也讓我試了,但是我覺得難度比獨木舟高,看Jill划得輕鬆,其實我覺得不容易操控方向,轉彎我要轉很久😂。

划到潭中才能看到碧綠的美景,在這裡也差不多要結束今年的夏天了。

立槳板SUP初體驗
回到地母宮前,Jill說讓我試試SUP立槳板。Jill是真的很想把多一點50+阿桑教會,推廣水上活動的熱情值得敬佩。
我一上去就不知怎地飄遠去了。

要不是已經有獨木舟的經驗,會有點擔心會不會操作不好回不了岸,還好是在碧潭不是在海上。
SUP轉彎對我真是有點吃力。可以看到我的背影,大白天呈現水中撈月的窘狀,也許減幾斤重可以改善感覺重心不穩的問題🤣。
以不想掉下水為前提學SUP,註定要再有下一次。
獨木舟心得
- 比起第一次去清水斷崖划獨木舟感覺累,上次在海上划起來竟然沒感覺,應該是因為獨木舟公司有出動快艇把我們拖行一段路,因為有些年輕人快吐了。
- 在划的時候沒感覺,但是回到家的時候全身手、腰和腿都痠痛了幾天。這看似優雅的划船活動,其實全身肌肉都有上場運用到。
- 如果怕暈吐的人,像碧潭這種河流的地方是比較好的選擇,上回海上獨木舟我是無感,但好多年輕人沒多久就想吐了,這樣太掃興。河流比較平緩的地方,要暈吐的可能性已經降到最低。
- 裝備的部分雖然簡便即可,一般便服也沒問題,不過因為我會怕落水,準備好水母衣等全套裝備,心理上比較不會有負擔。
- 就這麼靠近,你為什麼不玩水?一邊划船一邊跟Jill說起來,要是國外有這麼靠近水的地方,應該會很多人靠過來吧。台灣可以玩水的地方不少,推廣水上活動也是Jill的理想之一,Jill推動我親水算是成功啦。
- 當然任何活動都有風險,一般人要體驗最好找知名的旅行公司比較安心,

Jill和我可以說是志不同、道不合,如果不是疫情的話,也許她會帶外國人正在東南西北跑台灣各地溯溪和獨木舟,而我,如果有機會,應該是帶外國人看古蹟。
很多人擔心退休以後生活沒重心,或是失去人脈,也許你也可以對著【50歲前該做的事】清單,想到什麼就採取行動去做看看,說不定做些以前沒做過的事,過程中也會讓你認識到意外的朋友。
如果你也想體驗獨木舟,碧潭這邊有獨木舟SUP基地。如果想要容易線上報名,也考慮由知名的公司辦的活動,有合格教練才安心,可以參加Klook的獨木舟行程,或是KKday的獨木舟行程。
文末順便敬致用郵件訂閱嫺人的好日子的朋友,這幾個月更新舊文章,比寫新文章多,
舊文章更新會於臉書貼文,
可是我還沒研究好舊文章更新怎樣可以郵件通知諸位,
因為舊文章有大幅更新的都已更改為【新的發文日期】,
所以請可以點選到嫺人的好日子網站首頁,往下滑,
就可以瀏覽看看有沒有錯過什麼你有興趣的最新文章更新和話題,也歡迎同時追蹤臉書。
作為Jill與我分享她的獨木舟興趣的回報,幫Jill推廣一下,歡迎來逛逛Jill的蝦皮商店,Jill一邊遊玩一邊做她的小生意,真的退休後很棒的生活方式!歡迎為Jill想幫助非洲友人打開台灣市場的理想加油打氣!
歡迎在下方分享與留言,或是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丶分享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