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2.12.21民視專訪 退休金理財,後來發現影片下面有留言說「騙人」,2022年股債雙殺,怎麼可能報酬率15%,其實我是說經過2022年熊市、還有退休5年多的消費之後,我的資產還是比剛退休時多15%,不是「年度報酬15%」。為什麼有誤差?也一併分享我的2022年理財成果。
繼續閱讀
理財、終身學習、旅行的提早退休生活
這是2022.12.21民視專訪 退休金理財,後來發現影片下面有留言說「騙人」,2022年股債雙殺,怎麼可能報酬率15%,其實我是說經過2022年熊市、還有退休5年多的消費之後,我的資產還是比剛退休時多15%,不是「年度報酬15%」。為什麼有誤差?也一併分享我的2022年理財成果。
繼續閱讀當「Yahoo!房地產」的記者來找我專訪的時候,當下我的反應是,「妳是不是找錯人了,我只有一間自住的、又老又小的公寓」,比起我的朋友們有幾間房在出租很常見,我實在是毫無採訪的價值,我還好心跟記者說,要不要我幫妳介紹我朋友給妳採訪。原來是我把記者想得太淺了。
繼續閱讀這幾天我的臉書多了一些追蹤者,要感謝9/17聯合報橘世代報導我中年職場危機之後開始的 退休斜槓 。當記者說要來採訪我的時候,我沒多想就答應了。我每次上電視、Podcast之後都不太敢去看或聽自己,報導是文字就還好,不過這次的開場,寫的卻是我退休後尷尬的面試經驗。
繼續閱讀有幸與前輩怪老子同框,這是2022/8/17出刊的鏡週刊,有關最近熊市下的『 股債配置建議 』 。 有陣子沒有在部落格寫文章,因為最近接了有幾個講座活動(其實只有三場😂),但退休人士比較悠閒,在工作之間要留時間耍廢,於是就荒廢了部落格的寫作。今天來復出,分享我為這一次採訪準備的稿件。
繼續閱讀存股好嗎 ?很多人反對這個字眼,像是暗示比定存好,卻沒有明示它背後的風險。也常看到有人揶揄說存股 = 存骨,會拿了配息卻損失了價差,那樣等於左手進右手出,我也知道投資應該要看總報酬,不只看配息,不過我還是存股了。在2021/12/1鏡週刊採訪後,寫下讀巴菲特老師的書對存股的提醒。
繼續閱讀提早退休好嗎 ?這幾年在美國流行起FIRE(Financial Freedom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風潮,現在在日本和台灣也成為不少中年人、甚至20出頭年輕人的目標。在2021/9/24今周刊幸福熟齡刊出我人生中第4次媒體採訪後,寫下退休4年的真心話。
繼續閱讀「嫺人的好日子」50+ 專訪 是在2021/7/12開始推播,刊出後收到一些朋友來訊說關於 一直想退休 的困擾,或是退休後還不能適應的心情,這讓我想到人每天都在做決定,怎樣做出讓自己滿意的決定,我想分享一篇英文文章,即便不是退休的困擾,你也可以套上正需要決定的事想想怎樣做決定。
繼續閱讀4%法則養大退休金 ,嫺人上了「 MONEY錢雜誌 」2020/9月號!繼上次「 SMART智富雜誌 」2019/8月號大約一年的時間,要第一時間與追蹤「嫺人的好日子」的朋友們分享!再次感謝各位的慧眼!我來分享上雜誌的幕後花絮,也分享看了這篇專訪文章之後對於退休生活的回顧與感想。
繼續閱讀474理財法 是什麼?因為嫺人退休後研究4%法則,來管理退休後的理財和生活開支,2019/7某天突然接到「 SMART智富雜誌 」的主任編輯訊息說想相約一談,沒想到聊聊之後,主任編輯說想寫退休理財的主題,想以嫺人為案例之一,就這樣,上了SMART智富雜誌的8月號的474理財法專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