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下的 退休股債配置 :嫺人與前輩怪老子在鏡週刊第307期

熊市下的 退休股債配置 :嫺人與前輩怪老子在鏡週刊第307期

Google 廣告

有幸與前輩怪老子同框,這是2022/8/17出刊的鏡週刊,有關最近熊市下的『 退休股債配置 』 。 有陣子沒有在部落格寫文章,因為最近接了有幾個講座活動(其實只有三場😂),但退休人士比較悠閒,在工作之間要留時間耍廢,於是就荒廢了部落格的寫作。今天來復出,分享我為這一次採訪準備的稿件。

繼上週在台中弘道基金會的公益講座,正好今天下午也剛完成104高年級的『退休理財的想法分享和小叮嚀』免費公益講座,講座中大家也有提到一些關於資產配置的問題,趁這個時候跟大家分享我為了準備鏡週刊的採訪寫下的一些想法,做為課後的複習。

這次鏡週刊的採訪是8/17出刊,結果我到現在才有時間把它收集到我的網站上來,退休的人又要休息,又要兼顧這部落格副業,也真能把自己搞到看起來有點忙😂...

這篇訪談的標題是『退休達人教戰 股債安心配祕訣大公開』,這次鏡週刊有把這篇報導提供到幾個新聞平台,我把連結放在文章的最後面,大家也可以參考到怪老子前輩的想法。

熊市下的 退休股債配置 :嫺人與前輩怪老子在鏡週刊第307期

先來分享這次記者給我的幾個題目,還有我準備回答的草稿。

近期熊市下的選債原則

因為我原有的債券是長期債券,存續期間比較長,在升息循環中,長期債券受升息影響波動比較大,今年到七月底,美國長期公債大約跌價20%,而以我自己投資的台幣版美債ETF來說今年五,六月最慘的時候,債券部位帳面相對我的成本價也有大約12%的虧損,所以目前我趁升息的時候,債券跌入相對便宜價,開始買入中期債券,中和一下,解決我的債券部位太偏重長期債券的問題。

延伸閱讀:如何用債券ETF做資產配置 ?債又是哪種債?

存續期間可以從投信公司的官網上查到,透過存續期間大概可以了解當升息的時候,債券價格與利率呈現反向關係,那債券大約會跌價多少?以我手上的長期債券ETF為例:

  • 00679B 元大美債20年ETF,2022/7/31查詢,平均存續期間為18.43年,這表示每升息1%,債券會跌價18.43%。
  • 00751B 元大20年期以上AAA至A級美元公司債券ETF,平均存續期間為16.29年,這表示每升息1%,債券會跌價16.29%。

不過存續期間只是可以讓你做跨債券的比較,了解升息對各債券種類的價格大約會影響的程度,實際上的價格變動還會受到市場需求面的影響。

除了利率會影響價格之外,長期美國公債還有很重要的避險效果,像是00679B 元大美債20年ETF這種長期美國公債過去在股災當中的避險效果非常好,2020年Covid-19股災的時候我的元大美債20年大漲到50元以上,我那時候執行股債再平衡,賣掉幾張賣在50元,不含已領配息,報酬率將近35%。

如果考慮過去長期美國公債對我在股災中的神救援,我其實是沒有虧損的,再說升息降息的循環本來就很正常,一般預期如果美國景氣陷入衰退,最快2023年又會開始降息,而其實利率根本無法預測,跟著市場買進賣出並不是好方式,所以我還是會長期持有目前的長債部位。

但是畢竟長期債券的波動幅度比較大,對於進入退休階段或是比較保守的人來說,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因此我會保留它,但也不會再大幅加碼。

因為未來升息情況未明,對於債券部位我還是謹慎,對於目前要增加的中期債券部位,我還是用一貫習慣的定期定額方式買入,標的是包含美國公債和投資等級公司債的總和債券BND,查詢Vanguard官網,截至六月底它的存續期間是6.7年,在升息期間它的波動度就會比長債小很多,當然如果遇上大股災,它的避險效果也會不如長期公債。

延伸閱讀:定期定額投資心得 -明明輸單筆? 我還定期定額的4個理由

另外,因為像這種總和債券,納入的債券除了公債也包含投資等級公司債,所以也會兼顧到配息收益。

這種總和債券是追蹤美國一般在做蒙地卡羅模擬退休金計劃時會用的債券指數,在退休規畫上被廣泛應用,對於進入退休期的人來說是兼顧穩定投資組合波動和收益的選擇。

不過當然必須要注意,這些債券再安全也不是定存,投資之前必須要了解以上說到的利率等風險,如果還不能弄懂之前,還是把股債配置中的安全的部位放在定存吧。

熊市階段股債現金配置比重,及考量原因

我的配置比例並沒有因為升息或是股市進入熊市有太大的變化,目前是

  • 股50%,如果用110減年齡等於可以持有股票的比例來說,我應該可以持有股票大約是在55%,所以目前的比例應該是差不多適合我的年齡。
  • 債券因為本來部位比較小,目前又用定期定額進行,所以占比還小,只有6%,預計定期定額投入到占比為10%-20%之間。
  • 目前現金為44%,等債券占比達標的時候,預計降至30%-40%。

我的保留現金比較多,並不是因為最近進入熊市才調整成這樣,主要是因為安全的投資部位中,過去對於債券比較保守,畢我們不是美國人,除了以上說的利率風險,也有匯率風險,所以我大部分還是放在定存,而最近債券的跌價,我認為是可以適度再藉此機會增加持有比例的時機。

Google 廣告

熊市下股票部位挑選原則

2020年的股災,在風險當中體會到,我要長期投資,那就要選擇至少我不必擔心它倒掉,或是財報作假的股票,如果這樣看,市值前50大的公司,應該是可以相當大程度減少這種可能性。

所以在那之後,我把一些中小型公司的股票清空到剩下不到10%,在市值前50大的公司裡面我依照下面的原則挑選股票

  • 穩定10年以上的配息紀錄 / 配息率最好是70%以上 / 殖利率4%以上。
  • 盈餘有成長
  • 本益比在15以下

因為我相信分散投資,所以目前股票數有21檔,我老公都笑我說我自己架了一個高股息ETF,今年殖利率可以達到6%以上。

因為已經進行了幾年,範圍只限定這些龍頭股,我又信奉長期持有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是不像高股息ETF一樣會頻繁去異動持股。

不過在拿到股票配息再投入的時候也又是一次股票的選擇,像是我持股前幾大的兆豐金,在最近跌價後目前本益比還有19 (2022/7月時),像這樣我就不會在這個時間點把股息再投入兆豐金,我會把它投入指數化投資的元大台灣五十0050 / 富邦台五十006208。

另外,因為目前股息的被動收入已經超過我的生活所需,今年開始我有開始定期定額投入指數化投資,除了0050/006208,還有投入全球股市的ETF VT,畢竟我用股息來選股的結果,選到的股票比較多是價格比較牛皮,這次進入熊市到現在,我的組合波動度是比較小,可是長期股利加價差的總報酬應該是會輸給大盤,而且即便有20幾支個股也還是不夠分散。

未來打算調整為個股和指數化投資各占一半。

動盪行情下,退休族該怎麼辦?

檢視你的投資

如果你手中的投資不能打敗大盤,那這是一個機會思考要不要平行調整為指數化投資,如果金額不大,其實可以點對點一筆轉過去。我在2020年就把幾支虧損的中小型股票賣掉,立刻改買0050/006208,市場反轉時,我就跟著市場跑,不必再擔心手中虧損的投資又沒有跟上。

當然,沒有一種投資是保證不會有風險的,如果你要換掉的投資金額比較大,你的個性又比較保守,那還是留意一下速度。2020年初我出清掉手中績效不佳的基金之後,我是分批慢慢買進股票和0050,過了中年之後,慢慢來比較好,先求不要滑倒,再求起跑。

資產配置

保留足夠生活的現金,一般建議是6個月到3年的生活費,如果是上班族的話6個月生活費的現金應該可以,但是沒有工作收入的退休族,就要考慮保留兩三年生活費的現金,以便避免萬一熊市比較長的時候,可以不需要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在低點賠售賣出股票。

延伸閱讀:

對於新的投資考慮慢速的定期定額

雖然根據研究顯示單筆投入長期10年20年來說能有更好的報酬率,但是不要忽視短期內萬一單筆投入在高點,對心理層面的影響。退休以後投資理財要很注意身心靈的平衡,千萬不要因此影響身心健康。

Google 廣告

第307期 鏡週刊,我被升級了

最後就是鏡週刊這篇報導的文章 / 延伸閱讀:鏡週刊【理財最前線】退休達人教戰 股債安心配祕訣大公開

這一次的紙本雜誌封面是蔡總統,第一次在鏡週刊受訪時封面是高嘉瑜,我升級了😃。而且這一次還有怪老子前輩。

熊市下的 退休股債配置 :嫺人與前輩怪老子在鏡週刊第307期

PS. 一點花絮,看到出刊的時候嚇一跳,有一張很大的我的照片,可是我平常就不愛拍照入鏡,最近有另外一個媒體採訪我,我還是跟記者強調不正面入鏡的原則,鏡週刊這次這張不是新照片,這是第一次在鏡週刊受訪時攝影師卡擦卡擦之下拍的漏網照😂,唉,也罷,一晃眼也退休五年了,又多了五歲,記者們都是我的妹妹輩了,也沒什麼好執著,把這些當成人生下半場的遊戲吧。

延伸閱讀:投資股票會賺錢嗎 ?“妳投資到今天為止,是賺還是賠?”

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到嫺人的臉書專頁按讚、留言與分享,以便收到嫺人的臉書隨筆。

歡迎入手,版主的「提早退休說明書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