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提早退休 ?搜尋「提早退休」來到我網站的關鍵字常見的是50歲和55歲,我猜有三種最常見的狀況:一是想從工作逃離,二是賺夠退休金了,三是兩者都有。也許歸納起來十之八九還是和工作不開心有關。我以自己提早退休過來人的親身經歷,建議想清楚這第一個大問題!
文章段落快速聯結
大地震釋放能量,幾十年就得一次
- 主管愛開會,每天過了下班時間後才能真正開始「上班」
- 下班回家已經想躺平了,還是接到Line,email,而且十萬火急
- 主管有問題不好好跟你談,但是背後跟同事數落你,甚至公然給你難堪
- 辦公室有小圈圈,偏偏自己就不屬於那個讓老闆言聽計從的圈圈
- 又或是你的確深受賞識,但也能者多勞,工作就都你來統包吧,每天回家沾沾枕頭,隔天再拖著疲憊的身心,日復一日
這些不開心的上班族似曾相識的情節,在積壓了二三十年之後,終於像大地震一樣,不得不釋放蓄積的能量,幾十年勢必得發生一次,誰也擋不住。
職場的糾結,日復一日,終於到了讓你一天都不想再上班去的嚴峻程度。我是過來人,這種恨不得馬上可以解脫的險惡處境,沒體驗過的人不會明瞭。
當下看起來很嚴重的狀況,也許一段時間會有轉機
退休之後的我,現在算是調適得還不錯;但是,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現在的日子還可以,不代表如果當時我繼續工作就一定會很糟糕。
夜深人靜時回顧過往🐒,偶爾還是會挑戰與檢討自己,如果當時能再沉住氣一點,現在會是如何呢?當時,如果我不只是一直線思考,也許最後結果也會不同。
情勢的改變不是不可能,最近在觀察ISIS伊斯蘭國瀕臨滅亡的相關新聞,會不會覺得我太冷門了呢😅?可是這在兩年前可是眾人聞之喪膽的矚目話題。當時誰能想到就這兩年也能有這些轉變?
實際點,回到職場的場景,我以前的長官中有人曾經被調到專員室「冷凍」起來,但後來很離奇的被「解凍」,屆齡退休的時候是在層峰的高位上。
當下看起來很嚴重的狀況,也許一段時間會有轉機。
該不該提早退休 ? 霎那的痛快之後呢?
如果像ISIS那樣的場景太慘烈連看都看不下去,或是類似像「專員室」冷凍庫一般的酷寒讓你一點都不能忍耐,畢竟活到50歲上下,內心真的開始渴望做自己~那我想,應該是你的錢也存得差不多了吧,一般來說如果經濟上壓力還很大的人應該還是能撐得住的😊。
搜尋「提早退休」來到我網站的關鍵字常見的是50歲和55歲,也許在思索急流湧退可能性的你,經濟上還可以過得去;但是同時,每幾天我也能看到搜尋「退休後做什麼」、「退休無聊怎麼辦」之類的關鍵字來到我的網站。
高齡化之下,50歲前後的人,人生餘命最多可能還會有30到40年,工作階段被工作推著走,退休後的生活完全由自己掌舵,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呢?
以我的經驗,一走了之的當下,決定從此不再上班時,會有霎那的痛快,但是,接下來呢?
50歲前後的年紀退休和到60歲才退休還是不一樣,提早退休會更需要有目標或是有一些活動,姑且稱這些為「退休後的工作」。
- 我有朋友是兩三個月就出國,的確很不錯,但,你能過這樣的日子?也許可以,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過這種日子。像我老公還在上班,我就不可能,而且我正奉行美國盛行的退休金4%法則,提早退休的人退休前幾年應該要frugal節儉一點,讓我的退休金多一點投入投資產生複利效果😌;也有人說其實一邊玩可以一邊賺錢,的確如果你變成旅遊的網紅之後就可以,那你要真的很愛到處玩耍,也很樂於勤奮寫文章分享。
- 每天上健身房?當然去上健身房是不錯,但是對我來說,以上健身房做為生活的主軸,還是太空虛了。就很像一把刀你不知道要做什麼用,但是時間多所以每天一直去磨利它。。。我知道這比喻太無厘頭,沒上健身房、不健身是我自己不對😔,但還是希望你可以了解我要表達的。。。退休後還是需要一個目標。。。
- 學日文、學投資是也都不錯,但是還可以再學30年或是40年,好像有點久😂?
- 所以,我除了考日語檢定之外,現在也還有在準備其他的考試,一邊考試一邊在想能夠再做什麼?我發現準備考試是一個很有效讓你專注,退休後不會變成日本人說的大型垃圾的好方法~我老公覺得很棒,這樣我就不會煩他😇。但是你能坐得住準備考試嗎?我深深感覺,到這年紀理解力可以,但是記憶力嚴重衰退,「過目即忘」,而且,讀書時真的是「一目十行」,只能一頁式的掃描,沒法如準備考試需要的精耕細讀。
- 想開店?剛退休時很興奮跟一個好朋友起鬨說去問問路易莎來加盟,一問之下要好幾百萬,也覺得日本批貨很有趣所以去上了課,但,到這年紀很缺再大幹一場的動力,我們的熱血討論幾次之後,這個話題就船過水無痕,自動消失;我有朋友開咖啡店幾個月就收起來,除非像我的好朋友Amy開了拼布手作店一樣,真的對某項東西長期有研究和興趣,覺得這輩子沒有做這件事會很遺憾,不然大部分的人熬不過前幾年的草創經營,很快會打回原形。
潑了這麼多冷水,也許你會問,媒體上那些提早退休的人都過得很好啊!那也是,因為他們過得好所以才有被報導甚至是出書的價值,如果人人都能過得如此精彩燦爛,那就沒有報導的必要了。
當然,姑且不說那些厲害的案例,大部分的人應該也是能夠調整自己進入下一個平衡的狀態,人應該有基本自癒的能力,經歷思考要不要退休,直到決定退休的人生大地震之後,我的提早退休朋友們看起來也都過得可以。
但,這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嗎?
該不該提早退休 ? 給自己多一點緩衝的時間
現在已經一天也忍不住的你,有沒有可能「不能再忍了」是你給自己的暗示,只是經濟上接近有餘裕,讓你傾向比較有個性地覺得自己不能再忍了?
有沒有可能,繼續工作對你才是更好的選擇?
像我一樣,已經做了提早退休選擇了的人,要好好過退休生活;但是還沒做下最後決定的你,不妨再多三思,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讓事情更清楚明朗。
如果真的壓力太大對身心造成影響,有沒有可能對工作型態做一下調整,例如換工作到壓力小一點、薪水也少一點的地方,給自己一段時間,階段性的過渡到真正的退休?
在我的朋友中也有這樣的案例,從業界轉戰職業公會組織,薪水不如以往,但是環境單純,而且能夠準時下班,我覺得很適合中高齡階段性銜接到真正的退休,在這段銜接的時間,可以同步探索與進行退休後想做的事或是興趣。
我本來也覺得要找這種工作很困難吧,以前公司比較低位階的同事也是被操得很慘,但是朋友之中已經陸續有幾個案例,只要能夠放下四、五十歲人的身段,用對方式找對地方,雖然困難但不是沒有可能。不是以賺錢為最主要目的,而是讓自己仍與社會接軌!要做這些的緩衝安排,能夠在還在上班時規劃與進行,會比先退休再來進行有籌碼成功。
「知天命」也有可能「當局者迷」
如果嘗試過一些努力,但真的已經到了緊繃、身體撐不住的地步,我想到了50歲前後的年紀都應該要「知天命」了,應該不用再去看「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這類的警世文章了,做自己內心想要的決定吧!
只是在做下提早退休的決定前,務必盡可能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緩衝時間!雖「知天命」,但還是可能有「當局者迷」的時候。
我看了許多國外有關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文章,有一說是此生錢只要賺到剛剛好就夠了,人生應該將盡可能最多的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但是,你喜歡做的事是什麼呢?
環遊世界是最近常見的媒體報導提早退休案例,我也喜歡旅行,但人人需求不同,對我來說此生終了之前環遊過全世界和只去過一些地方,我好像不會覺得前者讓我比較死而無憾,老後大家都是一樣得面對衰老;工作好像也不是全然有害而無益,因而必須完全避免的東西,在工作中也有許多快樂的回憶。
廣義的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財富自由、提早退休不局限於單純的不工作,也可以是讓自己財務面準備好,不再是因為需要錢,有壓力而工作,少了財務的壓力,可以淡定看工作上的挫折與不愉快。如果能這樣,一邊工作也能一邊旅行,甚至,讓心靈也可以隨時在旅行!
工作水深火熱,在想 該不該提早退休 前,找幾個上班日的白天去咖啡店,去那裡看看或聽聽,沒上班的人都在做些什麼,也一邊想想我建議決定提早退休前要想清楚的第一個大問題!
這個問題還不是存的錢有多少,而是會影響退休後,你會不會後悔又想回去上班的大問題:
你是「知天命」呢?還是「當局者迷」?
2020/5/3 附註:在我的討論中年退休的社團,驚見有不到三十歲的社員已經半退休,那是還沒「三十而立」就退休了。讀了一本有關財務自由的書,副標中提到的是鎖定40歲達成財富自由,過著優質生活。有感而發,寫了以下的讀書心得分享。
延伸閱讀: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或是移動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迴響交流。
您好,可以推薦一下你架部落格的書籍嗎?
Hi,首先您要先決定要用的平台,您可以用痞客邦、或是Google Blogger,或是像我一樣是用Wordpress。前兩者是免費的,Wordpress有免費版和付費版。我還沒寫過這些平台比較的文章,但網路上有許多,您可以先搜尋瞭解看看。當時我沒考慮痞客邦,有短暫時間用過Google Blogger,最後還是決定用Wordpress,也加入它的付費版。如果是Google Blogger和Wordpress的書,我都有買過,可是覺得幫助並不大。因為基本的操作要能夠上線其實不用書,自己花點時間進平台後台後每個功能操作看看,一開始很不知所措,但試過不出一個月應該就會了,我的書看過幾次就冰凍起來了。我覺得架起來一點都不難,難在後面的搜尋引擎優化,那沒有標準答案,而且變動快速,網路上有許多文章可以參考,這部分我就沒有買書了。找時間我再寫篇文章說明清楚。
您好,我目前47歲,您的文章對我幫助很大,讀您的文章就像在跟自己對話,慢慢解析目前問題,找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感謝留言,很高興知道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