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乎每天到咖啡店報到,有幾次遇到旁邊是銀行 理專 和公司老闆們在談業務,因為太大聲,便成了我的文章素材。為了想這篇文章的關鍵字,Google一下,前幾頁文章標題有「理專的話能不能信」、「理專不告訴你的事」、「理專捲款潛逃」、更離譜還有「我上了我的理專」😱。
咖啡店裡 理專 與公司老闆們的對話
過了一年常常窩在家的舒適退休生活 ,開始每天到咖啡店報到,一邊對著筆電寫文章、看書,一邊「旁聽」形形色色的對話,會因為太大聲終於讓我乾脆關掉耳機音樂的排名第一位,是「聲音」很美麗的理專們和公司老闆的對話。為什麼只說「聲音」美麗?因為我裝作專心敲鍵盤,不好意思抬頭看。。。另外,我真的理解為什麼男人對於像林志玲的聲音無法抗拒🙄,因為,連我這女人也不自覺關掉音樂。
回想Google上那些標題,到底該不該相信理專?理專有什麼沒說的事?為什麼有人會相信理專以致於私章都可以託付?縱使網路上有些質疑的聲音,銀行理財業務還是連年成長,而我也得以依附在此模式下享受金融股存股的好處。且來看看這背後我看到的故事。。。
通常白天到咖啡店的老闆們是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不是打工仔。有那種進行奇特而複雜的跨國經營的,除非我完全忘了自己來咖啡店要做什麼事,只專心「旁聽」,甚至斗膽直接轉頭去發問😂,不然很難一下聽懂的;也有接了老媽的公司的幸運兒,真正是人各有命啊。細節我就不提,怕被循線追查,不過,實在是你們講話好大聲啊。。。
理專與公司老闆對話金句
對於這些上班日白天也有空的老闆們,以下是幾個黃金問句:
- 首先要鋪陳幾個可以讓老闆們意氣風發地發揮的梗,像是談談經營公司的精采事蹟是一定要的。
- 再來,不敗的黃金問句是,「最近都飛了哪些地方?」,大部分的老闆們是「一直都在飛」,所以問這句一定不愁冷場。
- 再來是問候一下家人狀況,老婆、小孩,或是婚姻崎嶇一點的老闆,談談感情世界,也是進一步軟化氣氛的話題,半小時一小時就過去了。
- 接著切入主題,「您的資金什麼時候到位?」是我聽過好幾次的黃金問句,在經過一番暖身與鋪陳後,此句一出似乎很難讓老闆們小家子氣地對商品細節問東問西,在這個命題下,老闆們對於最近剛推出的儲蓄險、利變年金幾乎「一切好談」。
理專 和賓士級的服務
退休之後沒有新的工作收入,對於金融商品的費用很敏感,來自金融業,很清楚每一種商品的收費架構,更容易對像是醫生財經部落客綠角的文章產生共鳴,在離開金融業,不用再每天為了績效埋頭在基金、投資型保單這些商品之後,才豁然開朗,原來還有很多其他的投資選擇。
但是好幾年來,各銀行的財富管理手續費連年創新高,這些被認為收費很高,退休後覺得自己買不下手的產品,到底誰在買?以前在金融業上班的時候我知道,有許多理財客戶是因為與銀行有資金往來關係,幫「金主」贊助一下理財業績,長期也有好處。
從咖啡店的對談,我還新發現另一個層面,是那種「尊榮」的感覺,有錢到一個程度,費用是不是最低,商品是不是最好,已經不是重點,理專聯繫、聊天和親自單獨服務,是一種身份的表徵。
想想看,買賓士車時會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拆解跟別的廠牌的汽車零件比較到底賓士車性價比如何嗎?不僅開著賓士車上路讓自己感覺不凡,連到賓士的修車廠維修汽車時也可以坐在舒適的沙發上,有人給你倒上咖啡和免費奉上早餐。在這種尊榮的感受下,應該沒有賓士車主會去抱怨,賓士車賣太貴,不買了吧。
在這種尊榮感中,像是綠角在鼓吹的看清楚投資費用的文章應該是另一個世界的語言了,不知道有多少這樣一對一咖啡店對談,讓銀行理財的業務仍舊蒸蒸日上。
後來我和我的理專也在咖啡店見面,但,不同的是,我想這次重新聯絡之後,又有很久我們會失聯了吧~
咖啡店裡 理專 和我 和 AT&T
首先,理專已經很久沒有跟我聯絡,最早跟他買了一張儲蓄險,是基於幫兒子存教育基金,那時兒子還在國小,資金運用時間還很長,所以配置一部分在我並不特別中意的儲蓄險上是還可以的。
後來又經過好多年,我兒子都上高中了,他才突然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投資人民幣的產品。可是基本上我「愛呆丸」,沒打算移民去哪,兒子到目前也沒露出對留學有興趣,對於很難預測匯率的外幣商品,除非別無選擇,不然是敬謝不敏。
就這樣又過了一兩年理專又才再打電話給我,在這期間,我慢慢的在網路銀行上操作,了結高收費的基金投資,還有之前因為工作「捧場需求」,或是「打探敵情」買的投資型保單。理專給我電話的前兩天,我剛把一些了結的錢在網銀上轉到定存去以便落實我的退休資產配置。
我這個不生財的客戶,現在又進一步將錢鎖到動彈不得的定存上,我猜想我是被關切了。
我們的對話,因為少了「最近飛了哪些地方?」、以及「資金何時到位」等金句,自然少了興奮與熱度。我還很務實的告訴理專,我退休了,現在對於費用很敏感。
理專其實是一個很誠懇可愛的年輕人,他說,因為我之前在金融業對這些很清楚,想說我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一直很少跟我聯絡,今天並不是來跟我推什麼基金產品的。
在聊了一會投資市場趨勢之後,大姊我忍不住動了想要照顧後輩的心😖,誰叫我以前也是從事行銷管理的工作,「不愛買東西的人做不了好的行銷」,我一向以此自勉😇。於是,談話快結束之前,我還是問了,「最近有在推什麼產品嗎?」。
最近有在推什麼產品嗎?嗯, AT&T ...
他說,最近美國AT&T的投資級公司債是比較推薦的。投資級公司債的確是目前我的40%美國公債&定存部位中還未納入的部分,是可以聽聽看。這檔有10年和20年等的不同年期,以20年期來說,票面利率是固定5.25%。前一陣子聽朋友說她的理專也跟她推薦了這一檔。
我想會熱烈地被推廣,應該是5.25%的票面年利率聽起來真的很不錯;還有,只要可以握有到期,因為是債券,除了每年領到的配息之外,到時本金是會100% 還給投資人的。如果是透過ETF或是基金間接投資債券,是沒有辦法像這樣直接購買一檔債券,真正可以持有到期返還本金的。
我再研究看看
這些好處我也同意,所以跟理專說,我再想想,回家我會再上網銀查看看。看完之後,我的評估還是不適合我。
🚩票面利率:面額是1000美金,票面利率5.25%是對面額看的,等於投資1000美金,每年就是配52.5美金
🚩實際年利率要用申購價看:從網銀看,2019/3/22申購報價是1082.1,52.5/1082.1=4.85%,所以,實際上的年利率是要看申購時候的價位,而不只是看票面利率的5.25%。雖然配息不比買金融股好,但是為了資產配置,也不能全部重押股票,4.85%也算是還好。
🚩贖回價對申購價有價差:值得注意的是,贖回價是1,032.4,這相對1,082.1的申購價有大約4.6%的價差。也就是提前贖回的價格是會扣掉價差的,這個價差就是通路的收入了。據說這些公司債是向香港的券商批貨來銷售,所以還要與香港券商分潤。但是對消費者而言,這樣的費用水準比基金還高,對於我這退休族來說,等於有一年的配息是不見了。這時小資退休族的心魔就開始出現了😈。。。
🚩持有到期還回1,000美金,是100%還本,的確是債券ETF或是基金沒有辦法提供的;不過20年時間很長,握有單一一檔公司債,誰能保證美國AT&T絕對不會違約?對於我這種小資退休族雖然申購最小單位一萬美金好像還可以,但違約機率雖小,一發生就是毀滅性的傷害。
🚩再來就是匯率風險。買基金、海外ETF也都有匯率風險,這點是如果想要分散投資全球市場,無法完全避免的。
又有很久不會被聯絡了
仔細盤算之後,我想如果我要投資「投資等級債」的話,會以ETF為優先考量。這種單一公司、風險集中的,會讓我神經衰弱。現在都電子化,萬不幸的狀況發生的話,連貼壁紙也還要去特別拜託銀行送給我。。。
這時候真覺得像美國這種大國的人民真是好,投資工具多樣化,費用低,不用像AT&T這債券繞道香港來台還要多被收一手;另外,什麼都有美元計價的,不用像我們這種小島小民賺沒人家多,還要承擔匯率風險。哎,也只能在有限的選擇裡做最好的選擇了。
雖然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收費漸漸有些聲音,但這還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沒有這些收益,銀行怎麼跟股東交代,我們又怎麼能靠金融股存股呢😏?這個產業連年成長,要感謝和銀行唇齒相依的公司老闆們,還有像以前的我一樣上班很忙,沒時間斤斤計較費用的上班族。
理顧的服務是有價的,這我也絕對贊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空精打細算,對開賓士車的人何須去說服他們買太貴了?再說,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理財知識可以自己處理,銀行的理財服務還是有它的價值。
只是,退休族群是一個很大的商機,退休族有錢,但是也有時間研究與計算,不知道什麼時候銀行才會從退休族的思考與需求出發,來幫我們這些退休後對費用很敏感的小資退休族想想適合的金融商品呢?不然我們真的不太會進銀行的分行了。
大家呢?你是有時間和興趣研究理財商品,選擇投資成本最低的方式?還是願意讓理專賺取一些手續費來為你服務呢?
我這個退休歐巴桑不但「沒有資金可以到位」,還會這樣仔細盤算,決定再次婉拒之後,我想我這冷客戶又有很久不會被聯絡了。
今天早上從Youtube看「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Howard Marks的訪談,他還是在強調,「只有能夠給你比市場平均更好的績效的操盤手才值得付費給他,但是這種高手很少」。讓理專和老闆們繼續在咖啡店喝咖啡,「沒有資金可以到位」的我,要一直記住大師開示的最高指導原則。
研究一下之後,其實銀行的那些理財商品,券商也都可以買得到而且手續費也會比較便宜,
如果說要方便+順便幫自己的金融存股同時賺到錢,其實找同個金控下面的證券公司做也不錯的感覺啊哈哈!
最近理專離職後換了新的理專,還是在推這檔AT&T公司債,我的看法還是不變,我的退休資產配置中分散風險是很重要的原則,我難以想像我會去像投資股票一樣再投資二十檔不同的公司債,我的退休生活簡單一點比較好,投資債券ETF就好了。我還沒想到券商可以用更低的費用提供這種公司債,因為在前面那關我就過不去了。銀行的理財服務真是需要提升附加價值,不然客戶都像您一樣越來越聰明,客戶會流失很多到券商去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