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50,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

年過50,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我給朋友的4個建議

Google 廣告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前陣子和一位老同學見面,她說想順便拿失能險來給我看看,最近她在考慮要不要投保失能險,她的媽媽生前臥床好幾年...常看到媒體報導「台灣人身故之前平均要臥床七、八年」之類的新聞,我們都年過五十,當然也會擔心失能照護的問題,看完之後我給她這4個建議。

我沒有投保失能險的理由

我有幾張壽險、儲蓄險、住院險、手術保險,但就是沒有失能保險,並不是我特別覺得不需要,而是更年輕時沒有感覺到失能照護問題的嚴重性,等到退休之後才注意到周遭的老人家臥床的比例不低,年數也的確和媒體報導的一樣,不少長輩臥床許多年。

退休之後首要擔心退休金能不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供應退休生活,看著這些臥床的狀況,不是不擔心,只是還有三張保險的保費還沒有繳完,沒有迫切必要的話沒有想再投入到保險上面。

我周遭的臥床長輩多數很會存錢,到走時存款還能支應這些看護費用;當然也有少數幾位是由晚輩來支應的,還好以前的長輩孩子生得多,跟我同輩的朋友早些年多半有還不錯的工作機會,在朋友圈中看到的,由幾個孩子分攤起來還好。

只是到了兒子這一輩,工作機會不比我們當年,我當然不希望以後造成兒子的負擔。以我的狀況來說,我想的是只依4%法則的精神將退休現金流架構起來,再晚些年還有勞保年金的收入,即便因為勞保財務問題不幸被砍,也不無小補。以後遇上需要長期看護的狀況,也就拿這些本來的生活費來支應就是了。萬一我的4%法則運作失靈,還有第二道防線,就是我的那些壽險還有還本型醫療險,如果有需要,就不能身後當保險金給兒子了,到時就解約來用吧。

不是說失能險不重要,但是因為失能險的保費不低,理賠上又是要對照條款,不一定可以理賠到,我評估對我的退休金運用來說,可能是多效合一的方式比較可行。根據媒體報導長期照護平均是七年多,花費平均是三百萬,以我觀察周遭的長輩看起來,問題不至於不可收拾。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富邦的3個方案

講了前面那段,感覺我已經預設立場?也沒有啦😅,我想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所以拿到朋友給我的富邦人壽的資料,我還是很認真的研究完之後給她建議。

以失能險的排名來說,富邦的產品應該不是第一名,不過因為本人暫時不是有很大的投保動機,所以就不一一拿來比較,只就朋友給我看的富邦的產品來分解看看。
再來,本人身為一名部落格版主,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因為名氣不夠大不會有人找我業配,所以我就特別會「消費者老實說」😄,純就我個人主觀的觀點看商品。若有看法有失偏頗,有得罪保險公司和業務朋友之處,還請多多包涵囉。我以前待過金融業,也知道很多產品變成今天的樣子,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貫的撇清關係之後😄,就來說說同學給我看的富邦的三個方案吧。

下表為摘要之「觀念性」比較,如有不周或是摘要錯誤,一切請以富邦人壽官網資料為準!

看到這些名字,不懂保險的人一定想轉台了😌,不過其實掌握幾個重點,也就是我給朋友的4個建議,就不難形成看法了。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 富邦人壽方案比較ˋ

可以看到,方案一是結合終身壽險和失能照護保險,因為有壽險的保障,這個方式之下同學要付最多的保費。一年13萬多的預算對於50+的族群來說,拿來做一年的投資或是旅遊的人應該不少,但是拿來繳保費,對於中產族群來說,多少吃掉一些生活費,就要考慮再三。

那要怎麼看這13萬呢?

Google 廣告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決定一年投入13萬之前建議想清楚的4件事

我給朋友幾個建議:

1. 看清楚「條款」中的保障內容,可以自家長輩的狀況來推演,幫助了解

朋友開始對這些保單的興趣,來自於看到長輩臥床幾年引發的危機感,不過理賠糾紛往往來自於一般人很難看懂條款,而當業務人員如果沒有意識到這種資訊理解力的落差,解說商品不夠清楚時,落差就發生了。

是不是能如朋友希望的,當發生身體耗弱,需要人照護時就可以理賠?要知道,理賠是要以條款為準,如果看過條款,就會知道,富邦這些保單,和目前市面上同類型商品,都「不是」有照護需求就可以理賠。ˊ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 富邦人壽方案比較ˋ

依據條款中有關「保險範圍」的段落所寫的,一次性給付的「失能保險金」和按月給付的「失能生活扶助保險金」都是要對照附表共分為11級的失能等級來決定是否可以理賠的。

以下就擷取這個表的一小段來看。

富邦人壽失能程度與保險金比較表
  • 有關神精障害這個段落,會想到的是,失智是否可以理賠?這邊有一篇My83保險網的文章供參考。決定是否可以理賠的時候就是要提出符合失能程度表上的資料來佐證。
  • 另外例如說老人家視力不好,或是腳不好很常見,也許家屬主觀認為需要有人照護了,但並非凡需要有人照護都能獲得理賠,而是要達到上表中列的程度,像是視力,共有六種程度的狀況,符合才可以申請理賠。例如像一目失明是第七級,一般人會覺得如果是老人家了,這樣生活已經不便,但是這樣是可以申請40%一次性給付的「失能保險金」沒錯,只是也還沒有達到申請按月給付的「失能生活扶助保險金」的程度,因為月領的部分只有一到六級的失能才給付。

為了幫助了解,我覺得可以用自家長輩和周遭長輩的狀況套入確認看看,例如以我家快九十的老爸的狀況,關節退化走路很吃力,自己一個人走路出去會危險,但是對照這個表是沒有達到理賠的程度的,即便要請外佣,也無法從這個保險的到幫助。

以長輩的狀況沙盤推演一下,可以更釐清理賠的認知,保險是長期契約,至少要確保不會買了和自己理解不同的保險產品還要繳費繳很久。

2. 萬一需要長期看護,但是不符合條款定義,需要用錢時,解約可以拿回多少?

台灣女性平均餘命到84歲,台灣人平均臥床七年,假設77歲時臥床,但是又不符合條款定義,這時要解約時可以拿回多少錢?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 富邦人壽方案比較ˋ

從這個例子看起來,到77歲解約,對比已繳的保費,是會有耗損的,原因是保險公司已經承擔這段時間的風險,雖然這個風險並沒有實現,但是保險公司已經在這段期間承擔了風險,這對保險公司是合理;但是,對消費者來說現實要面對的就是保費的耗損,可以用來支應長期看護的資金變少了。

因為仍然有付了保費但無法理賠到的風險,所以即便加入這樣的保險,還是要另外準備長期看護的費用。

3. 預算不夠的話,有沒有多效合一的替代方案?

預算夠的話有保險當然是比較安心的方式,但是,如果投入很多的保費仍有可能理賠不到,還要自己另外再準備看護費用,對於預算不足的人來說,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

年金險

最近看美國的Kiplinger雜誌提到,在美國五十歲以上既是會開始思考是否要投保長期看護Long-term care保險的年紀,但同時這個年齡以上才投保,保費也常會變得不易負擔,這時另外的方案是投保遞延年金。

所謂遞延年金就是現在付錢去買一個未來的年紀開始年金化(按年給付,活多久領多久)的產品,以長期看護的準備來說,可以用很擔心開始臥床的年紀,例如77歲開始年金化,可惜台灣人很少會想要年金化,遞延年金通常是架在投資型保單或是利變型保單上,絕大多數人是賺錢就跑了。另一個方式是等到接近那個年紀時才單筆投入去買個立即開始給付的即期年金

當然現在利率很低,進入年金化的利率也並不好,但是從照護的角度來看,應該可以重新思考年金化的好處。如果是買年金險的方式,反過來想是萬一沒有發生需要長看的狀況,年金還是可以作為退休金,雖然不是為長期看護特製,但是有它的好處。

延伸閱讀:年金保險 是什麼?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如果嫌利率低,年金險條件不夠好,可以過幾年看利率狀況再安排投保,或是小額分批買進,類似之前我寫過的債券梯的概念,分散時點投入來分散利率的風險。

延伸閱讀:債券梯 ( bond ladder ),債券投資最好了解的東西

退休金投資

另外一個自己存看護金的比較積極的方式就是投資了。

如果一個人能夠每個月有3-5萬,也就是一年有36-60萬的被動收入,加上政府勞保、公保等年金,長期看護的問題應該可以支應。

如果再不放心,保費這13萬多的錢,自己每年另外提存,和保費繳二十年一樣,也來13萬存個二十年,放到比較安全保守的投資上,例如政府公債,假設每年複利報酬率是2%-4%之間,以朋友來說53歲存到73歲的時候,累積的準備金可以到320萬到395萬之間,比上表看到的77歲時可以領到的保險解約金好,對應媒體報導說的平均300萬的花費也是可以的。

相比起來自己投資感覺是希望無窮,但是投資畢竟也是有風險,對於看護費用來說,年金險的確定給付有其好處。如果選擇不買保險的自保方案,那麼各年金和投資各配置一些應該是可以積極中帶有穩健。

4. 保險金留給誰?

如果選擇方案一和方案二,即便失能的部分理賠過了,身故和祝壽保險金都還是可以領。

富邦人壽失能照護險方案比較ˋ

方案一和方案二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結合壽險與殘扶照護。方案一的給付是固定的,而方案二的壽險因為是兩張保單搭配,其中壽險的部分是一張利率變動型壽險,保障內容比較複雜,還有依宣告利率決定的增額回饋分享金,這與本文要探討的殘扶照護或是長期看護無關,就不在此討論差異。

這兩個方案對於有小孩的人來說,即便理賠不到,就當是身故保險金留給小孩了,感覺不會太虧。對於預算夠的父母,即便有上面提到的理賠認知的問題要注意,還是可以考慮。

那如果是沒有孩子的朋友呢?這筆身故保險金有可以照顧的晚輩?如果沒有的話,例如像將省下的保費用來買年金險,可以提高用在自己身上的比例,我覺得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不需要身故保險金,那麼考慮方案三?

對沒有孩子或是預算不足也仍很想投保的朋友來說,另一個方案是選擇方案三,就是純殘扶保障,沒有壽險的部分,這樣每年的保費可以降到三萬左右,不過這個的限制在於保障是到84歲,而高齡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日本都在警告大眾要預備人生百歲了,以我的父母來說都超過85歲,身體都有些狀況,但是都不符合理賠的條件。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結論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會覺得我在喝保險公司的倒采,其實並不然,我只是用一個50歲族群,必須兼顧退休生活準備和意外準備,且又有預算限制的情況下,左思右想從不同角度看看。

  • 預算夠的話,什麼保險都買都是好事,如果像保險公司DM舉例,年紀輕輕就發生殘扶需要照護的狀況,在那個年紀不管是退休金或是緊急應變金都準備不足,這個保險的確可以大大幫上忙。
  • 沒錢的人更需要保險,但麻煩的是如果沒錢,又要擠壓生活費來買各種保險,也不可行,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只能想想多效合一的方式,例如前面說的透過年金險來支應照護需求。
  • 以多效合一的程度來說,這種保險的效度是比較不足的,因為不是保了這種保險就可以高枕無憂,如果不符合條款那十一級的規定,還是有不理賠的可能,我覺得是退休現金流都安排好了,再來思考投保這種保單。

給朋友的參考建議也再列一遍作為加強結論:

  • 一般人看到保單條款密密麻麻的字會心生排斥,但是只要花幾分鐘把條款看一下,就可以看出蛛絲馬跡的。DM的舉例通常是各種狀況都發生時會怎樣理賠,因此多半是偏向最大可能的理賠情況,而至於要知道什麼情況無法理賠,通常看條款比較能全盤掌握。所以,再麻煩也要向業務朋友索取條款(不是只看DM喲~)來看清楚保障內容(11級的失能分類及定義)
  • 確認萬一需要長期看護,但是不符合條款定義,需要用錢時,解約可以拿回多少?
  • 預算不夠的話,年金或是自行投資等方式是否可以執行?
  • 投保的保單有結合壽險的話,保險金留給誰?(而沒有結合壽險的定期保單,保障有年齡上限,富邦的保單是到84歲,也要注意,例如家庭是否有長壽基因等等)

跟朋友回饋完建議之後,朋友說,萬一失智了,也可能忘了去申請理賠,以我來說,我先是建立好了所有物、資產清單,找個時間應該跟兒子說明一下,但即便我有孩子也是要想好萬一老後獨居的問題,獨居是未來的趨勢之一,不知道有沒有金融機構因應獨居發展不只是按指令收錢、付錢的金融服務呢?到時是誰要去啟動、執行這些交易😌。

關於失能險、老後照護,獨居等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迴響😁~

6 comments

  1. 不評論富邦此商品的優缺點的話,其實業界還有終身保障不還本的商品選擇,以53歲女生來說,保費只要4萬多,每年差距8萬,20年差了160萬,在退休跟保障的取捨上就不會這們掙扎了..
    你講的案例,比較偏重在老年人,不過很多失能是在青壯年就發生了,這種對家庭的負擔是更大的..尤其台灣醫療好,健保又便宜,很多都抱著救看看的心態,能醫卻不會好,就拖著~
    這幾年失能險頻頻改版,漲保費,就是損率拉高了,跟癌症險一樣,20年來保費翻了好幾10倍,高齡化+少子化這就是趨勢.

    1. 沒有反對這個保險的意思,我的用意想提醒的是關於理賠,我的朋友沒有接觸過保險,所以對於理賠的觀念很模糊,我的提醒是消費者務必要看條款,並不是凡有需要照顧都能獲得理賠的,另一個部分是有關於預算,不管是十三萬或是四萬,1)如果繳了保費而需要時不能理賠,消費者還是必須另有準備,2)過了五十歲如果收入已經減少、預算不夠的時候,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處理這個問題?我很認同高齡化下看護的問題,所以才會進一步思考預算不足時的因應方案。我的部落格的確是以高齡族群的角度思考,部落格頁面下有警語,不一定適合年輕人,每個族群要擔心的問題不同,到了我和朋友的年紀,除了是否需要,還要考慮費用來源,年過五十的我們已經過了收入的黃金時代~至於青壯族群,文章結論的段落也有提到如果青壯期發生理賠事故,這個險當然可以幫上很大的忙,前提是購買前務必清楚理賠的條件,以及做好萬一不能理賠時的備案!看條款對於一般消費大眾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所以朋友才會拿給我要我幫她看,如果保險公司能夠協助她看懂就好了~我了解保險公司的難處,但除了保險公司的角度,身為客戶必須自己根據預算狀況規劃萬一不符合條款規定時的備案。

  2. 最近因為在當保險營業員的同學在推銷保險,所以開始在找自己需求的保險種類 (但目前自己已經有一張保額不多的壽險,癌症,重大疾病與小額醫療險,保費都已經繳清),自己膝下無人~所以除了考慮退休需求外也感覺年金險似乎是個可選擇的保險

    1. 年金就再看看過幾年利率狀況,現在的保單要年金化的利率還比較偏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