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險 是什麼? 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年金保險 是什麼?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Google 廣告

年金保險 是什麼?最近在看精算師給你做得到的安心退休指南時,作者提到年金保險再貴都該買,顛覆我原先沒什麼興趣的想法,不過作者是加拿大人,國外的年金商品和台灣的商品並不相同...這篇文章拿出我到目前(如果市場改變,有可能改變想法)唯一會考慮的一種年金,即期年金,來分享我的看法。

年金保險 是什麼?

年金保險是壽險的相反,壽險是保障萬一人走得太早,家庭頓失受入支柱的風險,而年金保險是保障萬一人活得太久,所預備的資金可能不夠支撐到人長命百歲...

前陣子到全聯買東西,聽到兩個人在聊天,其中一位說他有兩位朋友,一位九十幾歲,一位一百零二了。現在醫術發達,幾十年前的不治之症,常常手術痛到沒走也半條命;前陣子家裡長輩手術住院,陪進開刀房外面,一字排開,我家八十五歲的不算年紀最大,還有九十歲在動刀的...在微創手術之後,原本很擔心的長輩,出院時醫生說復原得和年輕人一樣。

這就是年金險的功用,活多久領多久...在退休的時候,如果有一筆退休金,可以把它躉繳一筆進入年金保險,只等領年金,不用擔心操作績效好不好,而且未來醫術再更進步,萬一活太久到長命百歲,也不必擔心退休金花光了,或是被子孫敗光了,那不是很好?

的確是...不過可惜的是,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像是我會考慮的即期年金,還沒幾家保險公司有銷售,僅剩有銷售的即期年金險,條件沒太大吸引力。

為什麼我會考慮 即期年金保險 ?

我會考慮的即期年金保險,和先前寫過文章提過的投資型年金(或是稱為變額年金)不一樣。

投資型年金,或是可能大家也有聽過的另外一種利變年金,都是有分為「累積期」和「進入年金化期」兩個段落。

  • 累積期:「投資型年金」要看自己選擇投資標的的投資績效來累積帳戶價值,這部分是由保戶盈虧自負,而「利變年金」是按照保險公司投資績效來「宣告」收益,要看保險公司投資的狀況。
  • 「進入年金化期」:兩種年金險應該是一樣的道理,都是按照累積期「累積的帳戶價值」,然後按照到時保險公司公告的預定利率,來計算年金化後每年可以領多少。以目前低利率的狀況,可能會看到保險公司網站上舉例的利率是像1.5%這樣的水準,以後會更高還是更低,就要看以後利率的走勢。

我自己是覺得在年金累積期間,像我這樣的50多歲退休族,理財上面需要比較多的彈性,如果將退休金鎖在上面這兩種年金保單上,除了會耗損一些費用,而且通常沒有辦法自由解約(很多保單會扣解約費用),這樣是沒有辦法隨著市場狀況來進行股債資產配置的關鍵動作,無法「再平衡(rebalance)」的。

延伸閱讀:資產配置是什麼?股、債齊跌,退休夢該醒了嗎?

當然不管是「投資型年金」或是「利變年金」,都有它們適合的客群,只是我評估不適合我。

考慮即期年金的理由

如果要「年金化」我唯一會考慮的一種年金險是即期年金,也就是將前面說的投資型年金和利變年金,刪除「累積期」,直接將自己另外投資理財累積的一筆退休金,到我例如六十五歲的時候,整筆交給保險公司,算算看可以年領多少,自此不用擔心年紀越大可能頭腦越不清楚,萬一投資績效不好,可能傷害到自己的退休生活。

但是,前面有提過,目前低利率,有銷售的保險公司不多,我沒有一一確認,有看到有報導說目前好像是有六、七家公司有銷售,而在這些還佛心有銷售的公司當中,商品條件也還是需要仔細評估。

要買這種將下半輩子交出去的保單,當然優選是台灣最大的大樹保險公司,可惜該公司沒有銷售,我早先買了大樹的股票,套牢領股利當中😌。

大樹沒賣,往下看在少少幾家可選的保險公司公司當中,財務狀況和形象排名都比較前面的南山人壽和台灣人壽的保單。

Google 廣告

南山人壽每月得力6 即期 年金保險

有興趣請進此看南山人壽這張商品的DM(2021/6/30附註:保險公司已將此商品移除)。因為我不是要銷售商品,所以就不遵照金管會規定警語一堆了,如果我說的有和保險公司的DM有任何不同或是不足,一切請以保險公司DM及商品條款等文件為準😄。

推卸完責任之後就一身輕😊,以下請看這個簡單的表。

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南山人壽每月得力6即期年金保險

我用一個月領3萬元做例子。第一年因為是投保後第二個月才可以開始領,所以只有11個月,共領33萬;第二年之後是領完整12個月,所以是36萬。

這張保單有保證期間的設計,這是保證到90歲那年的保單年度末,所以:

  • 50歲投保的人,除了第一年領33萬之外,第二年51歲起到90歲那年末可以領36萬,共可以領40年,這樣41年,共可領到14,730,000元。這個數字相對於50歲投保要交的躉繳保費10,920,600元,差不多是135%
  • 60歲投保的人,除了第一年領33萬之外,第二年61歲起到90歲那年末可以領36萬,共可以領30年,這樣31年,共可領到11,130,000元。這個數字相對於60歲投保要交的躉繳保費8,954,700元,差不多是124%

上面的135%和124%倍數看起來不錯?還有,萬一活過90歲之後呢?

這是目前台灣即期年金不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不是真的活多久領多久,以南山人壽這張保單來說過了90歲的保證期間之後,每月只領保證年金金額的5%,以前面的例子投保月領30,000來說,就只剩每月1,500元了,真乃是從中流老人打落成為下流老人。😞

那這樣說,這張保單真是一無是處?畢竟是僅剩的佛心保險公司願意推的佛心保單,還是來繼續擠出一些投保的理由。

來比較看看,如果這筆退休金不投保即期年金,自己放定存或是投資,會是如何?

自己存定存

雖說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公司老闆達里歐說利率這麼低,持有現金是瘋了,但是年過六十之後,開車、理財,反應都可能變慢,看身體、腦力狀況,存定存也不是一定不會需要考慮到。

年金保險 是什麼?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定存能否取代即期年金保險
  • 以60歲躉繳保費那筆8,954,700不投保即期年金,每年扣掉當年的生活費之後的金額自己存定存,以目前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約0.8%來算,搭配上和投保南山這張即期年金每月月領一樣的30,000...可以看到,每月生活費相對原始8,954,700這筆錢的提領率是大約4%...這樣的話,到87歲那年就會出現紅字了。
  • 那如果是以50歲退休的人,躉繳保費那筆10,920,600不投保即期年金,自己存定存,以目前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約0.8%來算,搭配上和投保南山這張即期年金每月月領一樣的金額...可以撐到84歲那年開始出現紅字。(計算表格就不再列出)

所以如果是不敢投資的定存族,看起來分配點退休金投保即期年金是可以考慮的選項。至少這張保單讓你可以多撐幾年到90歲,只是上面段落計算出來「總提領對原保費」的135%或是124%倍數,看起來划算?其實只比定存好一點,並且萬一活超過91歲?那還是得另外先準備好。

自己投資

年金保險 是什麼?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自己投資能否取代即期年金保險
  • 以60歲躉繳保費那筆8,954,700不投保即期年金,每年扣掉當年的生活費之後的金額自己投資,只要每年有3%的報酬率,就可以打敗南山這張即期年金保單,可以撐到一百歲沒問題。
  • 如果是50歲退休的人,躉繳保費那筆10,920,600不投保即期年金,自己投資,因為可投資時間較長,只要每年有2.5%的報酬率,就可以打敗南山這張即期年金保單,可以撐到一百歲沒問題。(計算表格就不再列出)

2.5%-3%的穩定年報酬率,說難不難,還不需要投資到風險較高的股票,最不濟全部放到美國3-10年期政府公債,過去十年的平均年報酬率在3%-4%之間,但是說沒風險?美國公債也不保證總報酬率。

綜合以上所說,如果完全不能接受投資風險,只願意存定存的朋友,可以考慮像南山這張即期年金的商品,但是如果是願意研究一點投資的朋友,那自己來難度也不是太高,只是年紀大點的時候,理財能力可能衰退,像巴菲特撐到快90歲,最近的武漢肺炎股災才讓他現在的績效受到很大的質疑,那得評估自己可以有把握頭腦清楚到幾歲。

台灣人壽吉享福即期 年金保險

有興趣請進此看台灣人壽這張商品的DM。一樣的,如果我說的有和保險公司的DM有任何不同或是不足,一切請以保險公司DM及商品條款等文件為準😄。

以下請看這個簡單的表。

年金保險 是什麼?退休後該投保即期年金保險嗎? 台灣人壽吉享福即期年金保險

看表的方式和前面南山那張保單一樣,不再贅述。台灣人壽這張保單的保證期間和南山那張設計不同,這張是可以自己選不同的保證期間,當然保證越久,保費越高。

  • 這邊我沒有用台灣人壽DM上的例子以保證期間為20年來做案例,我改採30年保證期間(60歲至89歲共30年),以便貼近南山保單的保證到「90歲」。
  • 另外,台灣人壽的這張商品和南山人壽最大差別是「保證期間的設計不同」,台灣人壽的商品比較有彈性,從10、15、20、25、30共有五種選擇,而且投保年齡也比較高,以保證30年這個選擇來說,可以投保到75歲,而南山的商品只接受到64歲。所以上表我再加上65歲投保保證期間30年的案例,這樣可以保證到94歲,可以保證到94應該是比較安全了。

上表中的費率則是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庫查詢。另外請注意,這張和南山人壽的商品一樣,過了保證期間之後給付就會下降,並且和保證期間年金落差很大,這是目前台灣即期年金的現況,詳情請看台灣人壽這張商品的DM

可以看出,計算出來60歲男投保後總領金額對躉繳保費的比例是125.9%,比南山60歲投保者的124.3%稍高一些,不算太大的差異。

Google 廣告

結論

支持的理由

  • 如同「精算師給你做得到的安心退休指南(博客來)」這本書的作者所說,即便條件不是太好,還是應該考慮投保年金,畢竟誰知道自己會不會越老越糊塗了呢?
  • 即期年金看起來條件不是太好,大概是會比自己退休後用定存理財好一些...以上兩張商品雖然設計稍有不同,但是結論大致相同,也就是如果年紀漸長後非常保守,例如過60、65歲後只打算存定存,那麼可以考慮投保這種即期年金,因為以目前大約0.8%的定存利率,會早幾年錢就會花光了,而透過投保有保證期間的即期年金可以幫忙多延長幾年,延長的年數是沒有差很多,不過總是降低一點風險。對於只想存定存的人是可以慎重考慮投保即期年金。
  • 萬一到70、75甚至到85歲更發現自己理財能力下滑,台灣人壽商品上不同的保證期間以及拉高可投保年齡,這能讓高齡者在理財活躍性下降之際,可以多一個選擇。
  • 另一個可以投保年金險的理由是當預算不足投保失能險時,年金險可以作為二合一的替代品

延伸閱讀:年過50, 失能險有必要投保嗎 ?我給朋友的4個建議

也許可以不需要靠即期年金的理由

  • 如果年過60、65歲還能夠有穩健的2%-3%報酬率,那麼靠自己理財打敗即期年金並不困難。如果以保守的股30%、債70%的配置來說,也就是如果退休金拿30%投入代表台灣股市的元大0050,年報酬大約有8%,剩下的70%也不投入什麼債了,直接放到最安全,年利率0.8%的定存,這樣一年的報酬率會有將近3%,應該就可以打敗即期年金了。
  • 台灣目前的產品都是過了保證期間,年金就會急遽下降,根本不是年金,而是給「下流老人慰問金」的等級...
  • 現在投保將退休金鎖進低利率的商品中,漫長退休歲月,萬一以後市場升息了呢?現在購買的商品利率水準就可能跟不上。(但精算師給你做得到的安心退休指南(博客來)一書作者提到,雖然投保年金險的時機有好有壞,如果是立即要退休的人士不應將這點列入考慮,因為未來很難預測)

所以呢?

  • 基於台灣即期年金有著過保證期間給付金額就下降的特性,台灣人壽的商品設計看起來比較有彈性,可以晚一點才開始領這個年金,拉長保證期間到超過90歲,比較能因應活太久的長壽風險。而萬一早掛,沒用到的可以給家人。
  • 投保即期年金的重點是為了避免長壽化的風險、以及年老力衰投資失利可能性大增的風險,對於像我這樣50歲退休者,自己理財問題不是太大,可以過幾年再說吧。
  • 我想等我到了60、65歲,如果天雨路滑走路、爬山會開始感到沒把握(我還沒60已經跌倒粉多遍😣),也許漸漸開始對理財謹慎與保守不是壞事,分配一點退休金在即期年金上,作為分散風險,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但我的想法是考量醫療的進步,保證期盡量拉長到90歲、甚至更長,是對抗長壽風險時最好考慮進去的。

另外,儲蓄險也經常被用來作為退休理財的工具,只是2020/7開始,費率又要調升了。

延伸閱讀:儲蓄險好嗎 ?其實只剩幾天可以想這個問題

以上僅為個人心得分享,歡迎在下面留言,或是到臉書上分享~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Image by silviarita from Pixabay 

4 comments

  1. 本來也在尋尋覓覓有關國內各壽險公司"即期年金"的保單,無奈都以投資型保單為大宗。有了您的資訊,又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依照目前的條件,將來考慮調整退休資產配置,一部分在60歲時轉成即期年金,接著在70歲(或失智前)將大部分資產信託,領取卫息,留一點自行操作以防止老年癡呆…
    到退休前,還是股6債4來應對吧!

    1. 也感謝回饋分享您的退休大計!真是完全準備呢!沒像我糊裡糊塗退休了才亡羊補牢,給您按個讚!

    1. 感謝分享喲~只是我沒有全球人壽的儲蓄險保單😌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