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委託買美股ETF ,除了手續費,還要注意這3件事

複委託買美股ETF ,除了手續費,還要注意這3件事(2022/4)

Google 廣告

複委託買美股ETF 手續費划算嗎 ? 不少人還停留在複委託很貴的印象,我從2021/12開始用複委託投資,在2021年5月金管會開放券商開始提供複委託定期定額,可以小額投資之後,複委託就變得熱門,2022年起,每一段時間就有券商推出優惠,這一篇是更新到2022/4/18。

  • 本文初版於2020/4/15
  • 2021/12/6再版增加2021年新開放的複委託定期定額投資相關資訊。
  • 2022/1/28 更新中國信託新增定期定額及最新費率及各證券公司標的。
  • 2022/3/8 更新有關債券ETF的預扣稅說明,以及更新國泰定期定額最新費率,並新增富邦加入定期定額。
  • 2022/4/18 更新富邦和永豐金證券最新優惠。
Google 廣告

為什麼我用 複委託買美股ETF ?

分散集中投資台股的風險

退休後前面四年雖然知道太注重股息是一種迷思,還是應該以含配息和價差的總報酬整體看,不過還是一面倒偏向了台灣的個股和台股的ETF的股息投資,還好是目前除了每年配出來股利之外,帳上的潛在價差報酬還有一些,萬一股市跌的時候還可以耐震。

只不過愛呆丸的同時還是要考慮分散投資,目前的台股的股利收入雖然夠我生活費沒問題,但是接著應該要擺脫太重股息的投資,也要有一定比例注重長期股價的增值。

小額也能定期定額 (股) 投資美股ETF

2020年台灣全體透過證券公司複委託投資海外股市的交易量成長50%以上,但是我是到2021年12月才開始複委託投資美國股市上市的ETF,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可以定期定額 (或定股) 慢慢投資。

延伸閱讀:定期定額投資心得 -明明輸單筆? 我還定期定額的4個理由

已經定期定股扣的是

沒有其他方式嗎?

台灣的投信公司發行的美股ETF

雖然台灣也有一些投信發行的台製美股和美債的ETF,我也持有一點台製美債ETF,但是美國市場可以提供世界級的、最低成本、效率最好的產品,自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美國公債ETF比較 :就地買台版美債ETF OK 嗎?(2版)

直接向美國券商開戶投資

另外,也可以直接向美國券商開戶投資,可是考慮到未來萬一的時候,家人要跨海處理,還是透過台灣主管機關監管是比較安心。以下在講到複委託要注意的事時,也會帶到向海外券商開戶又會是怎樣的狀況。

必須要強調,如同這篇文章標題所說,這篇是以【美國ETF】投資為出發,如果是投資【美國的個股】,那是另外一種情境,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

先來看最基本的費用的問題。

Google 廣告

定期定額 (或定期定股) 複委託買美股 :費用率

2021年5月金管會開放券商開始提供複委託定期定額 投資,所以像我這種龜速投資人就可以更方便,不用受制於單筆投資有比較高門檻的規定,可以每個月慢慢投入。

因為複委託業務的成長,2022年以來各大證券公司陸續推出長期的,或是短期的優惠手續費降價。

複委託買美股ETF 手續費
  • 以定期定額(股)來說,本來表定手續費多數都是0.3%,2022年1月,中國信託調降費率為0.2%,連同最低手續費4美金都取消了。2022年3月新加入定期定額的富邦也是推出0.2%的優惠費率。2022/4月中起永豐金把費率從0.3%降到0.18%,不過這只有到2022年底為止,之後會如何並不知道。
  • 這邊還可以注意一下,如果你設定好定期定額投資之後,我看過元大、中國信託和永豐金證券都可以中途再調整扣款金額,所以例如股市下跌你想多買,可以試試使用app中的這個功能。
  • 以上僅供參考,因為美股投資市場越來越競爭,各官網資料也可能隨時變動,有可能版主我來不及更新。詳細請查閱以下各公司官網有關複委託定期定額(股)最新公告為準:

定期定額 (或定期定股) 複委託買美股ETF :投資標的

手續費最優惠當然是很優先可以考量,截至2022/4/18,永豐金的短期優惠是最優,但是這些優惠一直變動中,也要參考一下下可以投資標的的完整性。

複委託買美股ETF 手續費

有幾個熱門的標的像是投資美國500大企業的SPY或是VOO,各證券公司都有提供。

如果你想要跟我一樣簡單化,懶人也能分散投資全世界,那可以考慮【兩基金法】或是【三基金法】。

兩基金法

  • 永豐金證券提供的標的可以進行【兩基金組合的全球股債配置】,只要 VT 全球股+ BNDW全球債就可以投資到全球的股市和債市。
  • 如果是與中國信託、國泰和富邦往來,可能可以考慮債券的部分就只投資美債而不是全球債,也就是 VT 全球股+ BND 美債(或是AGG也是差不多的選擇) 。

三基金法

在「 鄉民的提早退休計畫 」中提出【三基金法】,也就是VTI美國全股市 + VXUS 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 + BND美債。

  • 國泰證券提供的標的可以進行【三基金的全球股債配置】。
  • 永豐金就缺了VXUS。
  • 其他證券公司在這個方法上就不能支持。
Google 廣告

複委託買美股的費用率:單筆下單 (表定 & 議價)

什麼時候會用到單筆下單 ?

前面提到說我是用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那為什麼要談到單筆的手續費呢?因為即便是定期定額投資,還是有以下兩種狀況會用到單筆交易:

  • 單筆買入:像是2020年3月,或是2022年3月的俄烏戰爭,股市大幅下跌,說不定會想要逢低入市,額外單筆買入,
  • 單筆賣出:即便是像我一樣都是長期投資,買進之後就不太會再交易,但是我是用資產配置的方式管理我的退休金,在年度的資產再平衡的時候,也就是買低賣高調整股票和債券的比例時,也還是會有需要單筆交易。

單筆下單手續費 – 表定

以下是舉例幾家證券公司收取的相關費用,請注意這是「一般」股票和ETF等交易之收費,如為ADR等特殊工具請詳各證券公司官網。

複委託買美股ETF ,手續費划算嗎?單筆下單

以上是2021/11/1節錄自各證券公司官網,表格中灰色部分為各公司官網我沒有找到的部分,是否有相關費用請與各自往來證券公司確認。

以上僅供參考,各官網資料也可能隨時變動不及更新,詳細請查閱以下各公司官網最新公告為準:

單筆下單手續費 – 議價

各公司公告的手續費看起來都很高,但是其實是可以就近找證券公司營業員議價的,如果你是用手機app開戶,請記得先和營業員聯繫過,談好手續費才開始申請。

我試過中國信託證券、永豐金證券和元大證券,都沒有遇到甚麼困難,可以議價到的收費是像0.2%是最一般的水準,而最低手續費可以議到15-20美金。請自行與往來的證券公司確認。

依最低收費換算【最低單筆須下單金額】

議完價之後可以換算一下每一筆交易要多少金額,才能適用這個優惠的手續費率。

「最低單筆須投資金額」=「單筆最低收費」/「手續費率」

下表就是換算的範例。

複委託買美股ETF ,手續費划算嗎?依最低收費換算【最低單筆須下單金額】
  • 網路上流傳的可以議價到0.15%的超低手續費以及低消20美金,換算出來是要單筆投資大約40萬台幣...
  • 如果是議到0.2%以及最低手續費20美金呢?這樣換算出來就是一次最少要下單一萬美金,大約是30萬台幣。

也許有人不介意費用,覺得不一定要為了適用最低費用率而一定要考慮最低交易金額是多少,當然每個人對費用的接受度不一樣,只是如果是指數化投資ETF的話,關鍵就在於用最低的成本得到市場平均的報酬率,所以我對費用會注意;當然如果還是不介意,願意每次下單少一點,直接適用表定較高的費用率,那也是個人的選擇,只是要記得,賣回的時候又會收一次下單費,那樣一來一回,最高的電子下單費用總共會最高會達到1%。

單筆下單手續費 – 各證券公司到2022年底的優惠

  • 國泰證券:針對美股ETF的單筆交易,包括定期定股買進的部位要賣出的時候的單筆交易,表定是0.35%,也不用像其他證券公司一樣要去議價了,在2022/12/31之前,國泰證券提出每一筆單筆交易都是3美金,等於只要每一筆達到1500美金,大約是45,000台幣,手續費就會低於目前能夠議價到比較優惠的0.2%。
  • 富邦證券:到2022/12/31為止單筆交易都不用低消,也就是像是他們的電子下單表定是0.25%的手續費,低消是25美金,這個低消到年底是取消的,所以小額也可以買賣。
  • 永豐金在2022/4月中推出的定期定額優惠手續費0.18%的時候,也同步推出定期定額買入的股數在賣出的時候手續費也是0.18%,並且最低手續費3美元,等於一筆只要賣出約1667美金 (或是約等於5萬台幣) 以上,就可以適用到這個優惠的費率,不過這個優惠是到2022年底,之後會怎樣不知道。如果不是定期定額買入,而是單筆買入後的單筆賣出,還是要參照上表的手續費,或是看到上一段談到的【找營業員議價】。

因為我已經在元大、中國信託和永豐金有戶頭,暫時不打算再多開戶頭,再觀察看看到年底。

複委託買美股ETF 要注意的3件事

1:要用台幣直接交割嗎?

複委託買美股ETF 有什麼風險 ?匯率是進行海外投資時需要注意的一點,之前買賣基金的時候就曾經一不小心,歐元計價基金轉換標的或是換回台幣時折損了,因為只盯著原幣績效看,忽略了匯率的問題。

如果是強美元的區間,匯率虧損的問題不大,但如果是美元轉弱,像是這幾年美元弱,幾年前的美元投資換回台幣就會有匯率的虧損。

未來的幾十年匯率走勢如何?我不知道誰能預測?

交易幣別的部分,可以為複委託開外幣戶頭,先換好美金放著準備來交易,也可以用台幣戶頭下單,不用先換匯,但是,這樣的方便性可能一個指頭按下去,匯損就這樣產生了。用台幣帳戶交割的確很方便,但是容易只注意ETF原幣的買、賣點,而對匯率失去敏感度。

2 :美股配息的課稅

有關美股投資,要注意股票股息會有30%預扣稅會吃掉一些報酬率,也就是如果配息是2%,實際配到戶頭的只會有1.4%。

有些證券公司曾發布訊息說因為有取得美國國稅局「合格中介機構」(Qualified Intermediary簡稱QI)資格,針對具有利息性質的配息,像是債券ETF的配息,就可以免預扣30%稅金。

截至2021/12/6查詢,我比較的元大證券永豐證券中信證券國泰證券富邦證券都是有拿到資格。

但是,請注意!實務上都還是會先預扣的,只是隔年會有比例高低不同的退稅,請於下單前與自己的證券公司確認。

我蒐集到的有關債券型ETF退稅比例也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中的相關說明:BND、BNDW的比較:害怕股票虧錢的人不能不知道的債券投資

3:遺產稅

許多人會直接向美國券商開戶,因為很多券商提供零手續費,不會有像上面說的交易金額綁手綁腳的問題,不過跨國匯款到海外的戶頭也會有不低的匯款費用,不一定划算。

更麻煩的是,像我擔心失智,或是我莫名其妙走了,那時家人跨海取回我的資產很麻煩,另外也會有要向美國繳遺產稅的可能。

目前美國針對外國人持有美國資產計算遺產稅的免稅額只有6萬美金,超過就要課稅,萬一走得太早就很容易超過,不像台灣還有1200萬的免稅額,而且稅率也比較低,超過的部分5000萬以下只要課10%。

針對這一點,我查到Vanguard的擁護者成立的柏格頭論壇有一篇名為【非美國投資人如何避開美國稅務陷阱的指引】《Non-US investor’s guide to navigating US tax traps》的文章,因為台美沒有租稅協定,所以我做了文章中提供的問卷,回答我的狀況,最後得到A4的答案。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因為我非美國居民並且身處沒有與美國有租稅協定的國家,應避免投資美國發行的ETF,請改選愛爾蘭或其他非美國地區的ETF。有關愛爾蘭註冊的ETF,請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一些文章。Vanguard的ETF就有些有愛爾蘭版。

文章中對像我這樣的投資人提出提醒:

If you hold US domiciled funds or ETFs, you will overpay US taxes on dividends, and you also potentially risk a huge loss to US estate taxes if you have the poor judgement to die while holding them. 如果握有美國發行的基金或是ETF,將會超付股息稅(像前面費用的段落裡面提到的預扣稅30%),萬一判斷錯誤在握有這些投資的時間身故,還可能冒著被課一大筆遺產稅的風險 (可能高達40%)。

擔心這個會不會是想太多?如果我可以決定我走的時間,那我會把錢花到剩下6萬美金再去跟上帝喝咖啡,問題是這又不是我可以決定的事。

當然繳稅是需要的,可是我又沒有享受過美國的福利,繳稅給美國不免會覺得莫名其妙,當然到時候不是我要煩惱這件事,但是如果我能選擇遺願,比起來我寧願把繳給美國的稅捐給台灣的慈善機構。

透過複委託交易的遺產稅

那如果像我不是在美國券商開戶,而是透過複委託交易呢?

目前有兩種說法:

說還是可能被課稅的說法不是沒道理,我想要是美國耍老大卯起來要來課稅,大概金融機構也不敢說不?但是要怎樣執行呢?如果我在幾個證券公司都有複委託,那是誰要歸戶然後交給美國?如何申報?誰要來勾稽?官股的兆豐證券的說明如果也有問題,那可糗大了,我想是不至於,而且政府又開放更多人可以參與定期定額的複委託投資,那樣受影響的人更多了。

真的擔心的話就去投資愛爾蘭註冊的ETF,(富邦證券有倫敦交易所的英股複委託,表上看到買進時還要交一個0.5%的印花稅,但是富邦證券的說明上是說大部分的ETF是不用扣印花稅⋯這就請要進行英股ETF投資者再向富邦確認)或是就保留一些在台灣投信公司發的美股、美債ETF,然後希望他們可以改進像是費用率和追蹤誤差的問題😅就看個人怎麼取捨。

除了遺產稅,還有海外所得稅的問題,不過這就像是投資海外基金一樣,報稅的時候要注意證券公司來的通知並且如實申報。大戶一點的話,是要特別注意萬一大筆賣出實現獲利可能會有要繳稅的問題。

歡迎在下方留言或分享,也歡迎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上按讚、留言或分享~

PS. 因為這篇文章有點歷史了,不斷更新之後,文章下面的留言會看起來怪怪的,請自行注意一下留言的日期。

37 comments

  1. 我問了富邦銀行複委託最低手續費只能優惠每次下單30美元耶 網路上說的最低20美元貌似不存在?
    我也正在觀望要下單美股ETF 目前也只能用複委託方式進行 但這個手續費的情況的確好困擾啊 ….唉
    如果完全不管複委託手續費就下單, 是否可以至少增加資金的運用度呢?

    1. 也許你可以寫信或留資料給那個說有0.15%和20美元的部落格版主問問看怎樣可以談到?我有看過兩、三個部落格有寫到。我自己還沒開始去談。我的考量是如果費用太高(例如假如我議價能力太差😳只能0.5%),那樣我可能會比較台版和美版內扣費用,如果差距不大,那就屈就買台版的、不太滿意的ETF,畢竟ETF的優勢就是費用低,但是被收了一個高費用,不免會懷疑這樣的意義何在。你也不想去美國證券公司開戶嗎?我是不考慮...這三條路徑各有各的問題,就看哪個問題對你來說相對比較能接受,也沒標準答案。

    2. 我的富邦銀行複委託買美股的最低手續費是0.2%低消20鎂, 要談更低需提出海外資產折合台幣一千萬以上的證明

      1. 感謝分享,我也是談到這樣覺得還好了,畢竟我目前都是台股,也不好意思再拗。

      1. 上面這些留言串是2020年的事了,現在2022年了,找每家公司的營業員都很好談,市場變化很大

  2. 大昌證券複委託美股電子交易牌價0.15%(低收15鎂),給版主參考°

    1. 非常感謝提供資訊!我後來有去問我目前往來的元大,給我0.2%,低消20美金,換算和大昌一樣都是最少一比差不多30萬台幣。我年紀大了,開了很多不同戶頭管理也是個考量,所以可能會繼續放在元大。如果知道元大可以談更低,再跟我說呀,非常感謝😃!!!

  3. 我也是用大昌複委託,低消15鎂,要達到低消需要單筆30萬台幣。我之前也考慮到手續費的問題,就像版主說的,手續費跟每年內扣都是一筆費用,後來轉念想,如果因為要省這手續費,而等待資金累積到30萬才投入,可能要半年或一年,那這段時間就錯過了股市上漲的績效,如果改15萬就投入單筆複委託,輸了手續費(最多450TWD),卻賺了績效(當然這是樂觀的假設投入的標的會上漲…),這是我的想法,跟您分享~

    1. 感謝分享,也有人是和您一樣這麼想的。我想我的文章是針對一般性對於費用上要注意的部分來做分享與提醒,您說的狀況如果從分散小額投資的觀點來看。當然一般來說分散小額投資會比大額單筆投資能夠分散風險,如果分散投資的金額無法達到低消,的確是不需要為了省手續費而冒險做單筆投入,但是對於資金分散投資也足夠撐起低消的人來說,了解收費的結構,注意投入的方式盡量降低費用率,我認為是需要的。至於對於市場走向的猜測或是預估,這個巴菲特也看不準的事,我就不討論了,哈哈~結論:清楚這些利弊得失之後,依據個人的資金狀況盡量客觀做選擇吧,我想投資是被個人的信念、心理素質左右的成分遠高於能夠用一套科學來一體適用~

  4. 複委託賣出也要手續費吧!內文似乎寫錯了。

    1. 文中有提到賣出時的交易費用,並且在比較表格中也有列出賣出時的交易費用,也有註明係2020/4/13節錄自各證券公司官網,至於您提到的賣出時要比較高的手續費的,我猜是類似像永豐豐存股這樣的方案,我這篇文章並沒有比較到豐存股,有機會我再納入像這類買進和賣出都有比較顯著的手續費的方案來比較

  5. 其實複委託會比較好,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相同標的,內扣手續費及績效才是要更注意的,畢竟我們都是長期投資,我比較過相同標的,國內發行的追蹤相同指數,績效就是差一截,例如00662 跟 QQQ 比較 ,一年就差異4%,00646 跟SPY 比較,1年績效一年就差異5%,三年績效更差異25%, 就何況複委託跟美股券商最大差異,每年會自動退稅,這是方便的地方,我2種都有,還是推複委託。可以參考一下。

  6. 針對本篇文章提到的美國方面遺產稅問題,我在想,無論是國外券商帳戶,或是國內券商複委託帳戶,可能等自己年紀大了後,要事先交待家人,記得在自己的最後時刻,把戶頭中的股票全部都賣出,換成現金。當然,如果能在有意識的狀態下自行處理,會比較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國外券商帳戶中的錢要立即匯回台灣,前提是事先要完成網路轉帳設定,才能在網路上進行國際匯款。
    針對國內券商複委託帳戶中的錢,因為是存放在國內銀行的外幣帳戶之內,所以可以先留著,等繳完國內的遺產稅後再由家人自行分配。
    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如果在過世前已將股票出售換成現金,而且已全數匯回至國內,則此時就已無國外資產可言,也就無是否需繳納國外遺產稅的問題。
    但如果臨時發生意外,來不及自行處理,而家人也不知這些國外資產的情況,那就只能乖乖繳國內及國外的遺產稅了,被”複”課稅了…

    1. 感謝分享,我有朋友突然中風,海外開戶帳號密碼都忘了,是否能夠在清醒時處理是機率問題,我不想有這些變數,所以選擇複委託而不海外開戶。每個人可以自己評估選擇。

  7. PTT broker板可以徵到富邦複委託
    美股0.15%低消12, 英股0.15%低消15
    最近剛徵到 開戶中XD 想要長期存VWRA

    另外就算單筆達不到低消, 也可以投入
    算上指數績效的部分, 有時候半年一投會比存一整年達到低消再投還棒~

    1. 感謝提供富邦的資訊!我目前會以定期定額為主。

    2. 最近想開永豐複委託以定期定額美股為主,問到的手續費0.3%低收20
      沒有ptt帳戶,不知可有何方法可爭到更優的費用

    3. 最近想辦永豐複委託美股定額帳戶,目前問到不優的0.3% 低消20,也沒有ptt帳請問有何方法可以取得更優惠的手續費?

  8. 最近想以永豐證券的美股複委託定期定額,問到不優的0.3% 低消20,也沒有ptt帳號
    不知可有何方法可取的較優的手續費?

    1. 定期定額都是固定0.3%,至於賣出,我是直接打電話到就近的分公司,營業員就可以處理了。

  9. 謝謝回覆,嫻人之前提到0.2%是指單筆嗎?看來是我誤解了
    FOLLOW你的文章許久,深受吸引,謝謝你用心的發文
    關於定期投美股ETF股配債的話,嫻人可會考慮AOA 或 AOR來做配置?

    1. 嗯,單筆買或賣才有議價的問題⋯至於AOA和AOR,優缺點應該有很多網路文章可以參考,我自己是覺得也還是可以的標的,雖然有些缺點,但是可以解決再平衡的問題,畢竟要規律執行再平衡也是有點難度⋯感謝追蹤我的部落格喲!

  10. 你好,請問若手上有一筆資金,想投資美股ETF,是分批複委託投入比較划算,還是定期定額複委託較划算呢?感謝!

    1. 分批或是定期定額都是分散風險的方式,分批如果達到你議價的最低消費需要的交易金額,可以用最低的手續費,一般能議到0.2%,而定期定額一般手續費是0.3%,那是自己手動分批投入比較省手續費,不過分批投入考驗你的執行力,萬一市場漲跌你有可能下不了手⋯我有這個人性的弱點,所以我選擇定期定額,讓機制幫我操作。

  11. 我剛剛看到國泰的網站,現在買美股的ETF,不管幾股,手續費都是$3美金耶,比起$29美金的低銷,划算很多

    1. 謝謝提供最新訊息!如果國泰能趕快加入定期定額的功能就太好了⋯我再仔細看看國泰的規定並於近日更新文章。再次感謝!

      1. 剛剛上網查國泰已經有定期定額美股了!

      2. 謝謝🙏最近忙,再找時間更新資料!

      3. 謝謝,最近忙,再找時間更新資料!

  12. 台股配息匯款到銀行帳戶,匯費一般會被扣款 NT$10
    請問,複委託美股 每次配息匯到台灣的銀行帳戶 也要收費嗎?
    一般費用多少? 謝謝

    1. 抱歉晚回了。問過中國信託證券和元大證券,複委託配息都不用扣匯費。永豐金還沒回。。。看起來證券的複委託一般應該是這樣。

    2. 除了元大和中國信託,永豐金也回覆說配息會預扣股息稅30% (退稅為隔年初,退多少每個ETF不同),沒有另外扣匯費。

  13. 複委託遺產稅的問題,目前我的了解是複委託假設是由台灣的XX銀行對國外券商進行複委託購買,對外國券商來說,持有的人就是台灣的XX銀行,是法人,是在國內才拆到台灣個人的名下,所以對國外來說,買的人本來就不是國內的自然人,當然就不會有遺產稅的問題。

    1. 謝謝分享,這部分我和幾個券商確認過的確也是這樣的說法,不過目前股息稅是有拆到個人課稅,也有些看法認為遺產稅沒道理因為是複委託就不需要,只是實務上和股息稅不同,還有歸戶的問題,就算要課稅也不容易執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