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照顧

我在高年級不打烊,和樂活大叔、賽桑聊 長輩照顧

Google 廣告

長輩照顧 這難題,不管是工作風光的上班族,或是看似可以樂活的退休族,都可能正在面對考驗,關於 照顧父母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2021/5/18播出的高年級不打烊Podcast「先生太太一起喝杯咖啡吧」單元中主持人賽桑用親身經驗開場,勾引出真情對話。

 在「先生太太一起喝杯咖啡吧」 這一系列單元中,樂活大叔施昇輝先生和我分別代表男女退休族,聊一聊男性和女性在退休後的種種議題上有何不同。上一集我們聊了退休後夫妻相處,這一集聊的是長輩照顧問題。

這篇文章我來記錄這集podcast播出之後我回聽之後的心得與摘要,特別是在錄製節目之後到節目播初之間,我的母親離世,短短的幾周時間,對於長輩照顧又有了新的體會。

Google 廣告

失智的「賽桑爸」、「樂活大叔爸」和「嫺人爸」

主持人賽桑在開場時分享他如何送失智老爸到安養院去,聽到這一段故事真是為之動容。

我的部落格雖然有關於父母這個區塊,但是沒寫了幾篇文章,因為還是不習慣在大眾面前談論家中的事,經賽桑坦然分享完,我才能卸下內心的束縛,也講講我家的事。

錄製這一集的時候是四月底,我提到我的母親狀況不是很好,而當節目播出的5/18時,我的母親已經早幾日去仙界報到了,母親的病程經歷過2020年初Covid-19開始爆發,又碰上2021年初的部桃疫情事件,而最後在全台宣布進入三級警戒前,母親的人生舞台閉幕。

長壽化和失智的老爸們

作為子女的我們雖然因為母親的離世悲痛,但同時也被原本輕微失智的老爸弄得哭笑不得。

在母親的最末期兩周,老爸竟開始說,母親不是去住院,她是去外面住旅社,找男人了,並且像倒帶一樣,一回合可以重複說幾十次。想帶老爸轉移話題,換跟他宣導疫情的嚴峻,他很配合地說少去人多的地方之後,又轉回這個離奇的話題,老爸說雖然我的母親已是86歲了,但跑出去時看起來很年輕·····老爸還說人人皆會犯這種錯,他不會跟母親計較,唉,我這才了解為什麼日劇裡面有時出現對著逝去親人的照片說話的感覺,我也跟媽媽稟報,請原諒妳的老公。

像這樣只是稍微惱人的狀況,我們懂他生病了,但有時家人也會有十分氣結的時候,例如最近他也開始說主要照顧他、長期帶他看好幾科醫生的哥哥回家並沒有照顧他,他只是順便回來玩玩而已。

照顧失智長輩是長期抗戰的過程,我完全懂得賽桑送爸爸去安養院的掙扎。

後來樂活大叔昇輝大哥接著講到他的父親時,我才發現三人的爸爸都是有失智的症狀。古早時平均壽命沒有長到可以讓人有機會發展到失智階段就掛了,現在失智卻是常見的老人病症。

照顧父母 晚年,要與父母同住嗎?

兒女能夠在身邊肯定是老人家的安慰,不過在這場podcast中的主持人、 樂活大叔昇輝大哥和我,都沒有與父母或是公婆同住,現代社會講求個人自我生活空間,這是個無法兩全的狀況。

有位男性前輩,非常孝順,為了父母推辭往大陸發展的機會,但他跟我分享,他自結婚後沒有再回父母家過夜,即便到了父母生前的晚年時期也是如此,他跟我分享說回父母家久待內心有無形的壓力。

婆媳,這千古的難題

也有親友想搬回老家與父母同住的心,但就是跨不過真正採取行動的那道門檻,一個屋子容不下兩個女主人是很常見的原因。

應該也有婆媳和鳴的案例,但在我周圍親友中我還想不起來這種美好的案例。

我個人是覺得這種高難度的事就務實的放棄吧,根據一項日本的調查說,婆媳最佳距離是70公里,差不多是台北到竹北這樣的距離,不會太近或太遠。不過,根據近年公婆和娘家爸媽逐漸衰老的經驗,我倒是覺得當長輩需要照顧的時候,住在走路能到的距離雖然是有些壓力,但也有不錯的方便。

Google 廣告

長輩照顧 方式的掙扎

是安養院好?外籍看護好?還是自己來好?哪一種照顧方式好?在這集podcast中三人各自提到不同的照顧方式;我是覺得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都好,因為:

老天爺是隨機發題目下來,狀況常常令人措手不及,能夠不拋棄,能夠照顧,就是好,沒人可以評論別人好或不好。

以我家的狀況來說,我的母親排斥外籍看護,原因我在這一集podcast中提了一下,因為這樣,這幾年來我們是大哥為主要照顧者,而其他兄弟姊妹則輪流補位照顧。

雖然說即便送安養院或是請外籍看護也不是能解決所有的事,但是親自照顧問題也不少,因為不是累一個人,就是要協調手足共同完成,兩人三腳,有不同意見在所難免。

不過,輪流照顧的過程中與手足一同走過雖是艱辛,在母親走後的現在想起來,腦海中卻充滿了親手照顧母親的許多畫面,雖然曾因為母親的病情而心情跌落谷底,但像是因為母親徹夜難眠而與母親一同熬夜的病房時光,現在成了與母親並肩作戰的珍貴回憶。

要選擇那個方式,得要看長輩的主觀意願和病情狀況,也得要能兼顧子女客觀的環境條件,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寶貴的一課

經歷過母親的病程,伴隨父親的失智來攪亂,我覺得面對父母的老化雖然很艱辛,父母親自示範老化的過程卻是很寶貴的一課,如果能從中預想自己的老後,並學習面對生命的態度,那麼其中的辛酸都會是值得的。

退休 照顧長輩 好不好?

如前面所說,和父母同住本來就已越來越少,如果更進一步談到要退休親力親為照顧生病的父母或公婆,那意味著與自己原本的生活圈脫離,一兩年也許就撐過去了,但是因為長壽化,五年甚至十年的專職照顧生活,會大大的考驗原先的一番美意是否能夠堅持得下去?

務實地評估很重要。

先說即便有心想要退休照顧父母,但實際上靠一己之力通常並不可行,往往還是要配偶或是兄弟姊妹的配合才能完成,這種多人的溝通協調其實是一種親情的消耗戰。

即便因為孝親而決定退休的同時,最好還是把請外籍看護,甚至送安養院的備案一併想好,萬一自己撐不下去時,必須要有財源可以有彈性轉換模式。

要知道,當決定要退休照顧父母時,通常自己也不是年輕人了,五六十歲的人照顧八九十歲的人,長輩如果有幸成為百歲人瑞,那時自己也可能是七十前後了,長壽化之下的照顧之路可能比你想得長遠。真有那麼一天,那是自己的體力和財力的考驗。

日本有學者主張可以棄養父母,在走到悲哀的這一步之前,務實地規劃避免這悲劇發生吧。長壽化之下,延長工作年限確保收入,甚至即便是退休了也要好好理財,並且不要全然放棄自己的生活空間,也許反倒能有財力或心情上的餘裕給父母有品質的照顧,這對多數中產階層可能是更為可行的選擇。

讀更多:退休後會面臨哪些風險 ?要退休先想過這13件事

Google 廣告

照顧父母是誰的責任?

談到長輩照顧就不能不提一下這道很容易一家子吵起來的問題,照顧父母到底是誰的責任?常見的答案有,兒子(或大兒子),媳婦(或長媳),女兒(或大女兒),另外還有像是未婚的、住得近的、退休沒事的、財產拿得多的,等等各種雀屏中選的理由,當有人不能照顧或不想照顧時,這些理由常常被拿出來當尚方寶劍。當如果被公推者不服,其實可以拿出民法出來參酌一下,優先順序是這樣的:

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時,應依左列順序定其履行義務之人: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白話說就是子女、孫子女,不管男女排行、不論婚嫁狀況、不管搬到天涯海角,都是一樣的責任)
二、直系血親尊親屬。 (白話說就是父母,但以長輩照顧來說這一順位者是可以忽略了)
三、家長。(也就是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中的一家之長)
四、兄弟姊妹。
五、家屬。 (也就是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中除家長以外的人)
六、子婦、女婿。(請注意媳婦和女婿義務一樣,都只是第六順位!)
七、夫妻之父母。

如果以這樣看起來並沒有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可以比兒子不負責,不過有些家庭財產只給兒子,就免不了衍伸這樣的問題。而由民法看起來,現在越來越多夫妻以各自照顧自己的父母優先,是對的模式。

疫情之下的 長輩照顧

母親在疫情變得更嚴重之前離世了,我們心想她是體貼在疫情來之前空出病床給更需要的人,也讓她的子女不再需要出入醫院這個險地。

對於現在有長輩生病的朋友,可以體會你們的煎熬和辛苦,因為陪病和探病的限制,得要一個人面對在醫院照顧的問題。

我的母親最後是於安寧病房離開,在處理後事的同時,和手足討論到非常感謝部桃9A病房的醫護,對於人生的最後一程,雖然可以Google查找看到一些資訊,但是現場醫護對母親的照顧與對家人的鼓勵,協助我們度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惶恐與不安。

母親生前每次看診及住院時總是對醫護充滿感謝,有次手術成功之後還很熱情說要請醫生吃飯,這兩年疫情中,又是不能接受餽贈的醫生,當然是不能如願。想著想著,我們動手準備卡片想要送給這幾年曾經照顧過母親的醫護,想代母親表達謝意,但當寫好卡片的同時,卻也擔心疫情高張的這時候,會不會增加郵差的負擔,故先把寫好的卡片暫時留置。

短短的幾週我從討論長輩照顧到失去最愛的母親,長輩的照顧雖是個沉重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的終結卻也可能輕飄飄如夢一般,轉身之間就發生了。母親的離開,提醒到我對於長輩和摯愛的家人,說愛和感謝要及時。

長輩的照顧是人生中煎熬與掙扎的一段經驗,如果要說能夠轉念,我覺得嫺人的中年人咖啡館社團裡有位朋友說得好,用學習的心去面對,就不會有怨懟,另外我想,還可以再加上常懷感謝的心,感謝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那麼這一堂冰冷的生離死別課,也可以有溫馨。

延伸閱讀:我在高年級不打烊,和樂活大叔、賽桑聊 三明治世代的壓力

感謝社團朋友推薦簡媜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這本書,在母親的最後這幾周,我一邊流淚一邊看這本書,簡媜的文字給了我安慰,雖是散文,但是對於如何面對老後及老後照顧有非常務實的建議,說可以拿這本書當成生離死別的教科書也不為過,這本書不只對於父母的照顧,也讓我對於自己的老後可以用更豁達的心,現在就開始預做準備。

延伸閱讀:在父親離開之後,我二度退休了

最後

導讀及心得報告完畢,如果你還沒收聽5/18播出的 「先生太太一起喝杯咖啡吧」第二集「我綁架了我老爸!聊聊長輩及自身老後照護安排」,歡迎收聽:

關於podcast中提到50歲前要做的事清單,請參考之前寫的文章:擔心 退休沒事做 ? 來看這28件該趁50歲前做的事(2版)

因為疫情的關係,「先生太太一起喝杯咖啡吧」單元在播出兩回之後,原定五月底錄音先取消了,防疫優先,大家多保重!

歡迎留言,或是到嫺人的臉書專頁寫下你的心情。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