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退休規劃 的幾年級生?

退休生活準備 需要8年,你是幼稚園生還是小學生?

Google 廣告

如何為 退休生活準備 ?美國有位老年學專家將退休規劃分為5個階段,從退休前準備到真正退休後的調整,平均至少需要8年的時間~聽起來很長,但差不多是從幼稚園讀到國小畢業而已,比起幼稚園到大學,要用18年的時間準備好到可以上班去,那麼,用8年的時間來準備進入第三歲月,也不為過。

本文初版於2019/7/5,再版於2021/12/30。

Google 廣告

退休,還很久 ?

很多人會計算到底要多少錢才能退休,但不一定會先想好退休生活如何安排美國一篇有關退休心理調適的文章,引用老人學家肯.德特華德的退休規劃5個階段,算一算,想要有優質的退休生活,竟然平均需要8年的時間來準備。

也就是,

  • 如果你想65歲退休,那麼57歲可以開始認真規劃。
  • 如果你想60歲退休,那麼52歲可以開始認真規劃。
  • 如果你想50歲退休,那麼42歲開始認真規劃,並不會嫌太早。

如果沒有事先預想規劃,有可能跟我一樣經過一段黑暗的退休症候期,突然退休之後感覺茫然很正常,甚至有人又跑回去上班,不是覺得無聊難耐,就是和家人起衝突,~不是缺錢,而是不知道怎樣過退休生活...

如果能按照肯.德特華德的退休規劃5個階段,提前作準備,一定比我能更從容面對人生的第三歲月

退休生活準備 第1階段(退休前15年到5年):退休想像期

這個階段可能開始對退休有些想像,也許有點期待...

本人退休前對退休這檔事是壓根沒想過,現在想起來自己真是只會埋首於工作的豬頭🐷。

我回想起來,這個階段有兩件事很重要。。。

退休金的準備

退休前5-15年,距離退休還很久,要具體想像退休生活很難,這很正常,我覺得這個階段的重點要放在退休金的準備。

千萬不要把退休金想得太簡單,有人會告訴你,要退休錢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是他話可能沒說完,錢不是最重要,但卻是最基本,說這句話的人自己已經盤算好了,所以對他來說,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

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很煎熬,就貿然做下退休的決定。

雖然我常自嘲自己的突然提早退休,但是我退休之前的10幾年,都是很辛苦的時間,工作時間很長,跨部門溝通的問題不用說,還有一些辦公室政治,到了中年之後,會遇到這些事都很正常,可是為了自己更好的未來,你得要務實的撞鐘到有能力率性說再見的那一天。

延伸閱讀:如何達到財富自由 ?中年才懂也來得及的6步驟和3組關鍵字

至少培養一種興趣

雖然我是突然的退休,但是我在退休前學了5、6年的日文,我知道上班族的人很忙,家庭工作兩頭燒,會覺得擠不出時間。我那時候用的方法是跟我的日文老師約在周六早上七點到九點,這樣也不至於影響周末的家庭生活,正好我老師是一早就睡不著覺的60+😀。

我建議工作再忙也不要只懂工作,至少開始培養一種中年的興趣,這對於退休後的適應會很有幫助。我學了那幾年的日文,和日文老師有不錯的感情,延伸的退休生活,她雖然回去日本了,但還是我的好朋友。

退休後遇到挫折的時候,興趣也會很有轉移注意力的療癒效果,上日文課、和語言交換的日本朋友聊天是很愉快的時光,我最近還開始用Sail這個以日本年長者為老師群的app,和日本的前輩聊天(我已經50+,不能再說60+/70+/80+是老人家。。。)。

我有朋友的興趣是拚布手作綠意園藝,這些興趣有可能在退休後成為微型創業的火種。也有朋友的興趣是獨木舟等水上活動,在退休後興趣成為生活的重心。

Google 廣告

退休生活準備 第2階段(退休前5年):退休期待期

這段時間也許你開始感覺到退休可能不久會來臨,也許你的朋友也有人陸續開始退休,必須要進入真槍實彈的具體準備了~

退休前5年就應該開始架構你的退休生活,最遲退休前3年開始具體的規劃。

  • 養成規律檢視財務狀況的習慣,至少一季盤點一次個人的退休金距離目標還差多少,是否有跟上進度?還需要做哪些補強?能夠提早退休嗎?還是該有工作到60-65歲屆齡的準備。
  • 開始進行退休的心理調適,思考退休後的幾十年你打算怎麼過,你的興趣有沒有可能發展成退而不休的工作?要進行哪些退休後活動

延伸閱讀:擔心 退休沒事做 ? 這28件該趁50歲前做的事,你做了嗎

退休生活準備 第3階段(退休前1年):緊鑼密鼓檢視期

認真的評估以及調整實際上要過怎樣的退休日子,這篇文章中提到4個S的檢視工具:

  • Situation狀況:你的工作和家庭的狀態如何?退休後和家人的關係如何調整?
  • Sense of self自我感受:你對自己退休後的展望如何?精神面是否可以沒有焦慮地冷靜看待退休?【因為人口老化,退休潮來臨,我有朋友去讀了退休的心理諮商,未來這也會是一個有市場的行業。】
  • Support支持:退休後的社交圈如何?是否有退休指標人物可以學習?這些支持體系是你在退休後萬一遇上挫折時的打氣筒。
  • Strategy策略:
    • 是否能保持樂觀?
    • 是否能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與意義?舉個我喜歡的古人例子,像是蘇東坡的本業是當官的,但受牽連於黨爭,中晚年被謫貶流放時寫下的詩詞和書法,可比他的本業當官時精彩~失戀和丟官都會讓詩人寫出動人心弦的好詩呀~退休也有可能是新故事篇章的開端。
    • 自我時間管理的策略是什麼?退休後自己是自己的老闆,老闆整天覺得無聊,窩在沙發看電視可不好了🐽。

延伸閱讀:你要《第三歲月》還是《第三人生》? 給擔心退休者的5提案

Google 廣告

退休生活準備 第4階段(退休後第1年):退休大解放期

真正退休後的初期,可能感到退休帶來解放的快樂,如果沒有事先規劃好,有可能這一年你只是隨性做了一些之前沒法做的事,例如窩在沙發看電視,或是像我一樣,發現在白天去唱KTV很便宜,也可能有人頻繁去旅行。

但是這些相對比較隨性的活動,過了蜜月期也會多少失去邊際效益。怎麼可能每天唱KTV,或是每天都在旅行,那剩下90%或是95%的時間呢?也不能都在沙發上或是滑手機中度過。

雖然隨心所欲做了些放鬆的活動,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有可能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能做什麼,甚至因為和配偶及朋友的人際關係改變,而感受到有些衝擊。我的退休症候群就是這樣來的。

根據英國一項調查顯示,退休後得憂鬱症的機率比退休前提高40%;而根據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壓力量表), 非自願離職和退休也在壓力最大的人生事件中,分居第8位和第10位。

看起來要適應退休並非對每個人都很容易呀~

有關於空虛...

我自己克服的方式是開始規範我的生活,我後來想到人生還很長,我不能50歲開始就過著80歲人的生活,更何況有的80歲的人都比我還活躍呢。初期的時候我弄了一個Exel表,將每天要做的事列下,每天將那個表打開,做完一件就標不同顏色。退休前每天被開不完的會塞滿行程,還一向被讚美為很organized的人,退休後不自己稍微振作一下,也是會搞得像是壞掉的方向盤。

延伸閱讀:退休生活如何安排 ?我的3+1個why和2個how

至於人際關係的改變...

狀況因人而異,不過整體來說,我覺得:

  •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退休後與家人朋友關係改變是很正常的,當有壓力時,試著抽離一下,「逃跑雖然可恥,但很有用~
  • 我自己是很可以適應獨處,也有一些朋友可以見面,如果舊朋友可以連絡的不多,可以試試參加社區大學或是像是104高年級網站等活動,結交新朋友。

有追蹤一個日本49歲提早退休部落客的文章,我常用他來看男性退休族的想法,他提到退休後每天可以交談的人只有老婆和媽媽,和她們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他也提到退休後朋友要聯絡也要是能志同道合的才能維繫,另外他退休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有距離,同事不是還在上班,就是散居各地,聯絡就更不方便。

關於他說的我也有同感,同年齡的同學不說,連60+的朋友也還在上班,如果是提早退休會比較需要有獨處的能力。

總之,第一年可以多做一點不同的嘗試,失敗也沒關係,這時你才是退休規劃的國小學生而已啊,就單純做些以前你沒做過的事也很好,照顧好自己不要陷入那40%多出機率的憂鬱,也是功德一件了!

退休生活準備 第5階段(退休後第2年~第15年):退休重新定位期

在經過退休第一年之後,如果還是覺得不知哪裡卡卡的,給自己多一點調適期,不要著急,退休後第二年和第三年慢慢調整出退休生活的常態模式。

也許你覺得第二年、第三年,怎麼會調整那麼久?但其實退休後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我也四年了。

以我經營了四年的部落格來說,我覺得也是到了第四年開始才慢慢成為我覺得比較理想與完整的樣子。我腦中有一個理想的退休規劃網站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好像在拼樂高積木一樣,有一個藍圖,但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

就是不要再拿以前上班時的標準來衡量退休後做的事,不要求快,也不要再去和別人比較,我想應該就比較能夠沒有得失心,也可以比較充分享受這個過程。

什麼是都需要時間,退休後的新生活也是需要時間去細火慢燉,調整你的配方,最後才會有你想要的滋味。

之前朋友分享給我一篇文章,「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有很棒的觀點,到了中年之後可以少一點規劃,活在當下:

「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將眼前能做的事做好,也許你的價值會在不注意之間慢慢浮現。」

以我退休後經營部落格的經驗,我覺得真的是這樣,不計成果的去做一件事,也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結果。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經營,我想部落格會持續是我退休生活的重心之一。

不過我還是有保持彈性,退休後的自由時間是社畜人生交換來的天賜的禮物,我還有持續在想能夠再做些甚麼其他有趣的事來享受人生,畢竟一晃眼一年一年就這樣過了,我不希望過了幾年之後自己後悔幾年前沒有做什麼。

退休規劃的8年

如果從退休前5年開始認真準備,到退休後3年完成退休常規生活模式的調整,總共退休規劃至少要花8年的時間...現在你是退休規劃的幼稚園?還是國小幾年級生呢?

再看看上面5個階段,你在哪一個階段?現在有什麼準備與調整你可以做的呢?

進幼稚園或是國小有孩子有「分離焦慮症」,但是馬上有老師帶你玩遊戲做勞作,退休後你就是自己的老師和老闆,這個人生中的重要蛻變過程,你可以聽聽別人分享經驗,但那沒有辦法像幼稚園以後的學生生活可以完全由人擺佈;你可以觀看別人的退休故事,但很難完全複製。

歲末年終,也許是思考這個人生大問題的好時間。

延伸閱讀: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也歡迎移動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分享或留言。。。

4 comments

  1. 嫺小姐,我是第二次看這篇文章,實在感受良多,謝謝你,真的謝你

    1. 感謝讓我知道這篇文章對妳有幫助,好安慰呀~幾個月前寫的文章,因為你的留言我又自己看了一遍,複習了一下當時的感覺 ~

  2. 退休幼稚園當中, 覺得沒有本錢太樂觀, 但來讀嫻人的文章會有種雖然走在暗暗的路上, 但有個燈光照著前方的路… 謝謝你提供這些文章

    1. 也感謝閱讀喲!步一步從小處開始慢慢的準備,一開始總是會困難,但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就做對一大半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