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股是什麼 ? 納入退休金組合的4大優點及風險

特別股好嗎 ?我買的這張特別股,能不能養我一輩子?

Google 廣告

特別股好嗎 ? 2019年初有一本書「 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 」上市,標題很吸睛,那時候是退休一年多,還在廣泛多研究各種理財工具,所以買了書,也多看幾篇文章,彙整出4大優點及風險。在覺得風險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當做測試買了一張國泰金乙特。請看,這張能不能養我一輩子。

這篇文章初版是2019/1/30,在我嘗試投資一張特別股的兩年後的2021/9/28再版更新資訊。

特別股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對特別股的定義

「特別股是擁有普通股不具備的某些特徵的一類公司股票,同時具有債務工具(註:即債券)和權益工具(註:即一般股票)的特徵,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混合工具。

「優先」(註:特別股的英文是preferred)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

優先首先體現在公司資產清算的受償順序方面(索償權),排在債權之後,比普通股優先;其次在股利分配順序方面較普通股優先,通常按事先約好的股息率發放。特別股的條款通常記載於發行公司的公司章程中。」

簡單說,特別股或是優先股,就是介於公司發行的股票和債券之間。

特別股好嗎 ? 這些財經部落客怎麼說

以下是我看過覺得值得閱讀的文章清單,我不是100%認同每一篇文章,不過是覺得可以透過這些文章快速對於特別股有基本概念。

其中,Miss Q在2019年初出了一本專寫特別股的書「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MissQ寫給退休族、定存族、小資族的私房三賺股」),我也買來拜讀了。

以上文章看起來,各財經部落客或媒體對於特別股有不同的看法:

  • 股海老牛Miss Q是支持用特別股來長期穩定收息的。
  • 「Jim男的投資與旅遊經」的特別股系列文章最後一篇以及今周刊的那一篇有提到特別股的風險。
  • 「綠角財經筆記」有比較美國特別股和普通股的長期績效,基本上是贊成資產配置而不覺得需要特別強調投資特別股的。

網路文章爆量,閱讀的時候最好多看幾篇,正反意見都想想比較好。

在拜讀了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思「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之後,深刻的感想,投資最重要的事是了解與控制風險(但不是完全迴避風險)。在閱讀這些文章和書本之後,條列彙整特別股對退休族的「優點」和「風險」,並且分析一下退休族真的可以靠特別股來養一輩子嗎?

Google 廣告

特別股好嗎 ? 的確有這4大優點

1.在發行時事先講明每股股利,除非公司未達一定的盈餘,否則就應分配特別股股利,且發放特別股股利的優先順序是高於普通股的。

只是這點好處,如果選的是金融股的特別股,那麼不會感受太明顯,因為長期以來優質的金融股普通股配息也很穩定。

另外,特別股說是穩定的配息,前提也要是公司達到一定的盈餘,所以並不是絕對不會發生不配息的狀況,這在風險的段落會說明。

2.配息比定存和公債優。連法人也用來作為長期收息部位。

國泰金乙特(2882A)這一檔2018/8/8發行的特別股來說,每股每年是配2.13元,以發行價60元換算,年利率是3.55%。以金融特別股相對發行價之年利率比較高的有像是聯邦銀甲特,有達到4.8%的水準。因為聯邦銀體質不如國泰或中信金好,風險高一點,所以要用高一點的利率來吸引投資人。

3.股利及股價穩定的優勢吸引金融機構及法人投資,籌碼穩定

基於以上股利發放以及股價的穩定性,根據Miss Q的「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一書指出,金融特別股參與認購有高達8成是金融機構、退休基金以及特定法人,籌碼相對穩定。

如果以勞保基金來看,到2021年上半年,持有的特別股如下,最多的是國泰金乙特的42億。

特別股好嗎 :勞工保險基金投資特別股狀況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每半年公布事項

4.股價平穩,可以分散普通股的投資風險

從前面提到特別股大約3%-4.8%股利水準來看,一般追求股票至少配息要到5%的存股族來說,並非太誘人。不過近期觀察特別股股價,是有「股價平穩」的優勢可以和普通股做一區隔。

以下是勞保基金持股最多的三檔特別股,國泰、中信金和台泥三家公司的普通股和特別股在2020/3月Covid-19股災時的表現,可以看到相對於股災前三個月的股價,特別股的跌幅比普通股都低上很多。如果在投資這些公司的普通股時,也可以同時投資特別股,可以達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目的。

特別股好嗎 ?勞保基金前三大特別股持股在Covid-19股災時的表現

以上股利和股價皆穩定,看起來是不是很適合納入退休金準備的金融工具呢?以下就我自己如果親身要拿錢出來投資特別股,就我研究完這些文章及書籍之後,我想到要注意的風險。

特別股好嗎 ?納入退休金要注意的4大風險

1.特別股股價對於利率很敏感

因為特別股配息固定,所以例如當市場利率上升到和特別股年利率差不多的水準時,對於特別股的需求就會降低,因為去握有公債或定存等固定收益商品風險更小,此時特別股可能就會跌價。

在工商時報的一篇報導有提到,國外特別股指數及ETF在美債殖利率急升的2018年便產生負報酬。所以特別股投資第一個要注意的風險就是利率風險。

台灣短時間看起來仍會維持超低利率,目前金融特別股是有設計前5.5年或7年不等是固定股利,後續年度就採浮動利率調整,但是前面5.5年或是前面7年期間還是很長,這七年中間利率水準如何很難預料,握有特別股還是要注意萬一升息是會有利率風險(跌價)的。

2. 特別股訴求穩定配息,但也不是不可能不配息

這幾年最有名的就是2019年富邦特別股不配息事件,因為當公司盈餘未達一定標準時,其實公司是有裁量權配不配息的。後來雖然危機解除,還是配了,不過也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也就是雖然說特別股配息一般而言是穩定的,但也不是保證配息,如果將所有退休金押注,認為是保息保本,那樣是會有落差的。

延伸閱讀:2019/5/3 今周刊投資人傻了!富邦特別股「年息4.1%領7年」 今年配息竟然為「零」?

3.公司如果執行收回特別股的權利,可能會有價差的損失

以2016年之後發行的金融特別股來說,公司可以有權決定自發行起5.5年至7年間不等的時間是否以發行價收回,例如在2021/9/28收盤價62.2元買進勞保基金持股最多的國泰金乙特,而萬一被以發行價60元收回,就會有3.5%的損失,會侵蝕掉年利率的收益,如果等到接近七年期滿才收回,已經領了幾年的股利之後扣掉價差,也許還能維持到一定的淨年利,但這的確是一項風險。(除非你是在發行的時候以發行價買入,那就可以跳過這段)

當然這也不一定會發生,如果未被收回,金融特別股多有超過5.5年至7年之後採浮動利率的條款,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依照市場利率加碼的機制來維持一定的競爭性,如果未被收回則可能長期看好。(在Miss Q的「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這本書中有詳細的計算及說明)。

但總之,雖然可能會出現好的狀況,但不確定的東西就是風險,還是必須在投資之前弄清楚萬一最不利的情況發生,是否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4.當股價上漲時,年利率就會下降

以勞保基金持股最多的國泰金乙特為例,2021/9/28收盤價已從發行價60元漲至62.2元來看,每股配2.13元,換算年利率就不是3.55%,而是3.42%了;其他特別股也是同理。

也因此特別股雖然近期股價穩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差的風險,特別是當看到特別股年利率時,通常是指相對發行價的年利率,要用每股預計發放股利換算成自己實際買入價格的年利率才行。

以下用幾檔特別股試算相對2019/1/29收盤價的年利率,可以看到目前各檔價格都高於發行價,這對發行時就買到的人來說是好事,但是如果後面再進場買,年利率換算之後也就會比發行當時低了。

特別股好嗎 ?代表性特別股的利率

以上可以特別加上中鋼特的部分,的確如果在一開始發行的時候購入是門好生意,年利率高達14%!甚至在Jim男的投資與旅遊經之特別股系列文章中提到的中鋼特曾經發超過預定的每股1.4元(因為中鋼特是參加型的特別股,當普通股股利超過特別股時,特別股股利會跟著調高;但金融特別股是屬於非參加型的,所以是不會像中鋼特一樣有額外股利的),的確中鋼特是有過去的光榮年代,只是隨著中鋼特的股價飆漲,加上獲利狀況的影響,並未再能重演提高配息的盛況,如果近幾年買也都大約是不到3.5%的年利率。

近期發行的特別股股利,隨著市場利率低迷,有下降趨勢,萬一發行後股價再漲,實際年利率會更低。

中信金於2019年初發行的中信金丙特特別股 年息僅3.2%。2018年發行的國泰金乙特的股利也較2017年發行的國泰特的股利低。萬一後續特別股股價再漲一些,從上表可以看到,等到發行後再到股票市場去買入,實際的年利率比發行時的年息低的。

Miss Q的「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一書中有提到,金融股特別股因為設有可收回條件,所以股價不會偏離發行價太高,也就是不會漲太高(不會像中鋼特一樣,因為中鋼特是不可收回的類型),所以也許以上的風險也許不太大?

5.遇到金融海嘯等大災難時是否仍能像最近看到的這樣抗震?

雖然看到目前市面上的特別股股價近期都堪稱穩定,以最近的2020年3月Covid-19股災來說,特別股的確是相對抗跌,但是金融股特別股發行時間最早不過是富邦特的2016/5/31,是否足以結論說特別股股價穩健、價差風險很小?

在Jim男的投資與旅遊經中「特別股系列(完結篇)買賣點之研究」一文中有提到美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特別股ETF跌幅也很高。在今周刊「投資特別股要有兩大心理準備」這篇文章中也有類似的說明。綠角財經筆記中有提出美國特別股在金融海嘯時的報酬率比較

因為台灣金融特別股發行時間還很短,這邊找出歷史較久的中鋼特,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的狀況:

特別股是什麼 ?中鋼特與中鋼普通股於2018年金融海嘯期間之績效

可以看到中鋼特的確比中鋼普通股少跌,但是要用中鋼特來取代定存或公債來做資產配置中穩定的力量,恐怕是很值得三思的。。。雖然從歷年的數字看起來長期持有還是獲利的,但是遇到大海嘯時帳面暴跌,對退休族來說恐怕看到認為安全的投資標的,結果卻是大跌,會很心痛。

Google 廣告

美股特別股ETF呢?

最近台灣也有投信開始在募集以美國的特別股為標的的ETF。

不過,要注意的是,以2008年金融海嘯和2020年3月的Covid-19股災來看,美國特別股的波動比較類似股票。

以下是2020/3/20記錄當時的滾動報酬率,可以看到美國特別股那時候一個月也跌掉將近三成,當時美國S&P500一個月的跌幅是32%。

特別股好嗎 ?美國的特別股ETF績效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就提到,即便是最積極的投資人,也不該為了高配息而投入高收益債或是特別股。

我買的這張特別股,能不能養我一輩子?

如果看過我其他的文章,會知道我是支持資產配置的方式,目前的配置是股50%、公債和定存50%。

美國特別股因為波動幅度相當大,就不考慮了。而台灣的特別股,在現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是可以考慮投資一點來取代定存和公債的部位。兩年前寫這篇文章之後,我有入手不多的國泰金乙特,就是看在配息比定存利率高的份上,2019年那時候定存利率還有1%以上,現在只剩0.8%,以現在的時間點想想,入手台灣的特別股似乎是有些誘因,只是還是要注意上面提到的風險,例如像是美國明後年如果升息對台灣利率的影響是如何。

不過要用台灣特別股產生退休現金流來「養我一輩子」,實在是不可行。因為它的股價沒有成長的力道,配息3%-4%,也只是打敗物價上漲率而已。

Miss Q這本「 7檔特別股養我一輩子 」,應該是國內絕無僅有有關特別股的書,資料很完整,想了解特別股的話,是可以買來仔細研究。

雖然有300頁,但別被嚇壞,有些投資經驗的話,聚精會神看大概2小時可以看完,其中有些敘述其實是重複的。國內許多理財的書有這樣的問題,好處是對理財不熟悉的讀者可以看一本書就複習好幾次;壞處是,對投資已有些經驗的讀者,很快就看完了。。。另一個建議其實是我覺得在推薦金融商品時應該要將風險以明確段落說明一下。多數人應該不容易從字裡行間自己彙整與聯想。

別誤會,對於能夠出書的人我可是抱著敬佩之心的,我想他們花了許多心血,這本書也整理得很完善了,如果想多了解不同的金融商品,是可以收藏的,畢竟網路上的資料雖多,但多數是片段的,總不如能出版的書說明完整。

本文是作為一名讀者以及作為資產不是很雄厚的退休理財者的意見回饋,也許不同的族群會有不同的看法。。。

8 comments

    1. 也謝謝您的回饋!整理心得對我自己有幫助,也希望有幫到大家!

      1. MissQ特別股的算法都是錯誤的,因為特別股有期限收回,必須考慮時間用XIRR才能準確算出報酬率,建議不要寫出她的書,會誤導

      2. 謝謝您的意見,的確特別股有期限收回這件事,但不一定會發生,這是一樣風險因素,我也有在文章中提別提到。至於考慮考慮時間計算報酬率,您說的沒有錯,這是很正確的觀念,但是台灣一般文章在計算時也沒有考慮時間因素,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習慣好像已經很難更正,也許一般人也不容易理解經過考慮時間貨幣價值計算的報酬率。另外,我想一本書不一定每一個觀點每一個人都能認同,是很正常的事,我也並沒有認同MissQ書中每一個觀點,我自己是對「特別股養你一輩子」這句話有比較大的存疑,所以我才會想特別提醒特別股的風險,以台灣特別股的低配息率,是否值得承擔這些風險,這是這篇文章我想提出的觀點,寫完這篇文章後,我自己是不會選擇台灣的特別股作為主力投資項目,但我的觀點是否正確?所以我提出MissQ的書和其他幾篇部落格的文章給大家參考,投資前最好是能看看對報酬和風險不同的觀點,然後自己做出決定,畢竟沒有兩個人的腦袋是長的一樣的,我覺得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不同的觀點都可以看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