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生小孩 的真正原因

退休嫺人的日文課筆記:「 日本人不生小孩 的真正原因」

Google 廣告

很久沒有寫學日文的事了,從去年六月開始上線上日文,這幾個月跟住在長野縣的吉澤老師聊了些有趣的話題,想起應該記錄下來,畢竟日文學習是我退休終身學習中一項重頭戲!2021/4/22和吉澤老師聊到 日本人不生小孩 的原因,我是生不出了,少子化不能怪我,不過希望兒子幾年後可以生個孫^^..

Google 廣告

為什麼關心少子化的問題

這週找了一篇Quora論壇上的文章跟老師討論,題目是「日本人不生小孩真正的原因(日本人が子供を作らなくなった、本当の理由は何なのでしょうか?)」。

本人有幾次尷尬的場面,因為穿了寬鬆的衣服,大概是大嬸肥肚藏不住稍稍有挺出,在捷運上有被年輕人誤以為是孕婦讓座的經驗,這些年輕人雖然很有禮貌,但眼力真的很有問題🤪,老人家我很尷尬啊🤭。

不是我因為被讓座因此幻想我還能生,請相信我是真的憂國憂民,對台灣的少子化很擔心😄,有其實也希望我兒幾年後可以生個孫,想說來關切一下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小孩。

日本人沒自信?

這篇論壇文章作者提出的觀點是,都說是年輕人薪水低養不起,但古時候日本人更沒錢,但是沒有不生小孩的問題……

現在日本人不生小孩其實是……因為日本人沒自信(自信がない)……

很多人常去日本玩,都知道日本人彬彬有禮,但有人發現日本人其實沒自信嗎?

Google 廣告

要了解日本人必須要知道的「偏差值」

論壇文章作者說,日本人沒自信的原因是來自於日本戰後的「點數及偏差值至上主義」。

「偏差值」是要了解日本人的話非常重要的概念。這不是絕對分數,而是一種落點的概念。

舉例,如果總點數一百點的話,平均值是50點,不是達到平均點得過且過就好,在日本的點數至上的社會氛圍下,只要你是沒有達到70點的前段學生,就會有壓力,無法感到安心。

可是,因為是落點的概念,怎麼說也就是只有30%的人會達到落點70點的位置啊!在這種教育制度下,不是自己達到絕對分數就好,而是需要和別人互相比較。

所以,作者估計有70%的日本人自覺是魯蛇,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自己是不好的。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罪惡感教育

我問老師是否認同作者的觀點,老師說,的確是這樣的。

並且我的吉澤老師提到,還有另一個讓日本人沒有自信的原因,那就是日本人在二次大戰戰敗後,從教科書、家庭教育到社會氛圍都在檢討日本在二戰中犯的錯誤,日本教育下一代該要為戰爭道歉,日本人被深度教育犯下戰爭這樣的行為是不能抬起頭的,這讓日本人心中因此覺得必須帶著罪惡感。

因為這樣,日本國民變成了壓抑和沒有自信的國民。

Google 廣告

壓抑的日本人

這樣影響到日常生活上是怎樣呢?老師說像她小時候如果成績考得好,不是被稱讚與表揚,而是會被父母交代不可以張揚,不可以自滿,不可以覺得自己比別人棒。

壓抑的日本人,成績不好的人覺得自己是魯蛇,成績好的人也要極盡低調與克制。

老師說據她個人估計,大概只有5%的日本人肯定自我,因為大概只有5%的父母會教導小孩不要壓抑、做自己。

老師說,因為父母接受這樣的教育思想,所以也就這樣地再繼續教育他們的下一代,因此現在的日本年輕人雖然離戰後很久了,但是也多少受了這樣的影響。

沒自信跟不生小孩有什麼關係

沒自信跟不生小孩有什麼關係呢?

論壇作者說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沒有結婚的勇氣,更不要說有養育下一代的信心。

吉澤老師 說,因為自我肯定感被破壞,很多日本人有人際關係失調的問題,無法好好與人交往。

台灣少子化全球最嚴重

根據鏡MirrorMedia報導

美國中情局(CIA)近日公布全球227個國家與地區的「2021年總和生育率(fertility rate)預測數據」,台灣竟是2021年預測生育率最低國家的冠軍。

台灣少子化的檯面原因和日本人一樣,先會想到的是因為年輕人薪水不夠養不起;但是,有沒有像日本人這種更深層的原因呢?

在我們的教育中有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小孩發展自信,有沒有刻意培養他們獨立解決難題的能力?生兒育女是犧牲個人自由的辛苦差事,在教養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的挫折考驗,擔任父母需要堅強的心理素質。

我自己反省退休以前工作忙,把兒子丟給學校,雖然是沒有要求分數的分數至上主義,但是忽略了培養兒子體貼與照顧別人的心。

許多少子化之下的小孩比較自我,省事、不要太困難與麻煩、對自己方便就好,會不會覺得養小孩要犧牲自己太辛苦,結果又造成更少子化的下一代?

我的不安經驗提供給還來得及的朋友教育下一代的時候參考。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提到「匿蹤戰機父母」stealth-fighter parents 的問題,對小孩的問題時而埋伏隱匿,問題出現時又猛烈攻擊,還有現在也常見的啃老的問題,

延伸閱讀:慎防 啃老族 吃掉退休金!跟孩子講3隻小豬 &做這4件事~

歡迎留言分享你觀察到的日本人,或是跟我一樣憂國憂民,也可以說一下對於年輕人不生小孩的看法。

延伸閱讀:

也歡迎分享此文或是到粉絲專頁上交流

關於我的日文學習:

2 comments

  1. Hi ,嫻人

    以我身邊周遭的例子,我觀察台灣少子化的原因是:

    晚出社會、晚結婚,所以無法生育或是只生一個。
    有些人想要先有房再生小孩,所以被越來越高的房價耽誤生育時機。
    因為社群媒體觀念影響,認為養育小孩要準備很多東西、花很多錢,所以嫌麻煩不想生。
    自身薪水不高,平常生活就很吃緊了,覺得未來薪資變化不大,所以不想結婚生小孩。

    1. 感謝迴響,的確晚婚化也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而晚出社會、晚婚化某種程度也是對父母經濟上依賴的結果,幾十年前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必須盡早入社會謀生,現在的小孩很多因為志趣不符大學重考,有父母依賴才能如此延後獲得謀生的能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