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嘉義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的邀請,做了一場【 終身學習 與旅行的退休生活】講座,也去上了他們首次嘗試的podcast。張忠謀說【終身學習是永保年輕的不二法門】,與其【一路玩到掛】,【一路學到掛】對我更加的實際有用,畢竟,關於退休和中年的種種,有太多是學校、工作不會教我們的事。
文章段落快速聯結
來自年輕人的邀請
和上個月去芥菜種會做的理財講座一樣,嘉義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開始來和我連絡的也是很年輕的年輕人,實在不願意說自己是銀髮世代🥺,不過,年老總有一天要來,沒有人能躲過。
年輕人是我們教育出來的下一代,現在反過來是他們來反教育我們如何航行才能適應退休生活,甚至安然避過中年和退休生活中的暗礁。
在年輕人的眼中看到的中高齡人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呢 ?
- 芥菜種會的年輕人看到的是,中高齡人萬一做了不當的理財,並不像年輕人一樣可以一再的重來,所以辦了一系列的理財講座。【延伸閱讀:我的 退休理財 真人實境秀,寫在【退休理財】講座之後】
- 橘世代這次看到的是不少中高齡人在退休之後面對陌生的衝擊而走不出來,離開一輩子習慣的工作之後,不知道怎樣過退休生活,希望我可以分享我的退休後轉變歷程,鼓勵中高齡人在退休之後可以做不同的嘗試,仍然能夠有豐富的人生。現在看我這樣可能想像不出我四年多前的退休其實有點慘。。。【延伸閱讀:退休症候群 遇上夫源病 !逃跑雖然可恥,但很有用~】
在我經營部落格這幾年下來,也有幾次是年輕人留言給我,說的是他們觀察到父母在退休之後遇到的退休理財或是身心面的問題。也有年輕人想加入我的只限40歲以上參加的嫺人的中年人咖啡館社團,為的是想多了解爸媽正遇到的退休心理調適的問題,希望可以更好的陪伴爸媽度過。
因為媒體訊息很多,下一代的孩子想得比我當年周到很多,真的是好孩子。。。
【一路學到掛】的 終身學習 【退休研究所】
接連著兩個講座,把我在退休之後最重要的兩件事,【理財】和【終身學習】講過一遍。
這時候正好是我退休已經四年多,算是我從退休大學畢業的報告,接下來就是不知道甚麼時候是終點的【退休研究所】,對我來說,與其【一路玩到掛】,我更想要【一路學到掛】。
記得有次記者採訪我的時候,聽完我怎樣度過剛退休那段時間的不適應,記者說,好像我遇到什麼不順利的事都是用學習來對應。
退休之前幾年工作壓力很大,在高壓當中我想到的紓壓方法是在學校學的英文之外,另外學習一種新的語言 – 日文,用沉浸在興趣的學習來分散注意力。
那時候我擠出週六一大早七點到九點的時間,和日文老師約在咖啡店上課,現在還很懷念那段時光,而在退休後通過外國人能夠考的檢定考試之後,到現在仍然持續想要更精進。
我的線上日文老師可能看我常常還是找不出妥當表達想法的字彙,問我說會不會覺得挫折,我說不會啊,我雖然年年做不到,但是年年有目標😁。
老實說想說的話說不出來,沒有感到一點挫折是不可能,不過甚麼學習是只有稱心如意呢 ? 像是運動選手,哪個不曾磨練到有一點運動傷害啊。
不少人擔心退休之後不知道要做什麼,那只是你還沒有機會打開天線偵測看看工作之外的世界有多大,如果能夠終身樂在工作那很好,可是如果像我一樣,我能證明並不是一定要坐在辦公室呼風喚雨才叫做人生。
那些學校沒有教我們的事
如果你現在正覺得人生不知道哪裡不對勁,那可能很正常,很多的事學校沒有教過我們,如果你不積極求解,也不會有人主動來教我們:
- 和配偶走過人生數十載還能怎樣保持同步 ? 不同步的時候,婚姻如何處理 ?
- 怎樣教育青春期的叛逆子女 ? 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也是對社會影響很大的事, 可是不會有人教我們,想一想我們能處理和面對青少年也是很偉大的修練。想當年我買了一整箱三千多元的各種青少年教養書來邊做邊學如何搞定青春期的兒子。到了兒女成年,我們也仍然要摸索如何拿捏相處的尺度。
- 長輩照顧更是一項艱難的學問,我們要如何建立堅強的心態面對生與死。
還有像是前陣子有人留言說【退休前要學賺錢,退休後要學如何花錢】,剛看到這句話老實說我感到很刺眼,因為我老是說退休後要省著點,這是因為我是個早退族,我要擔心萬一太長壽,不小心退休生活還有個四、五十年,所以剛退休前幾年我學的是由奢入儉。
但是說到【學如何花錢】這句話,我後來想想也是有道理,如何在擔憂長壽風險以至於錢花不夠之餘,能夠花錢花到恰到好處而能夠享受人生,能夠發揮金錢的最大功效,又能夠控制金錢。。。這真的也是一項退休後的重要學習。
拿掉了成績和考核之後,你還願意 終身學習 ?
除了日文的檢定考試,退休後我也去考了外語導遊和領隊的考試。
講座進行當中,有朋友舉手問我,學日文和拿導遊證照有甚麼實際的用途 ?
我很老實地說,沒有。。。
日文的話,等疫情過後去找個日語志工看看有沒有機會,而導遊領隊,老實說疫情過後更不可能有我這50+菜鳥的缺。
不過我說我覺得我變成一個更好的太太和媽媽,不是因為退休後我變得更賢慧,而是因為我專心學習我有興趣的這些事,沒時間挑釁老公也不煩兒子。
以前在金融業上班,兒子老是說我眼中只看到錢錢錢,曾經讓我很氣餒,不過和一個青少年孩子爭辯沒有好下場。
現在我會愉快地跟兒子說,老媽今天要去故宮,老媽今天要去看古蹟,老媽現在上日文課請勿打擾。可以用行動做給兒子看,臉上不自覺閃過一抹勝利者的微笑。
學校用成績評估學生,工作用考核評估打工仔,我們甚麼時候才有機會體會沒有功利目的、單純學習的快樂 ?
如果要說我的退休後終身學習有一點傳統世俗的成果的話,那就是這個部落格引來各式各樣的機會。
不過比起追求金錢面的收入,更大的收穫和樂趣在於我覺得這像是人生的試驗和冒險,只要你願意甩開面子問題【例如:開粉絲專頁這一步就讓我猶豫了半年。。。擔心很冷淡】,也願意深入去學習【例如:臉書和部落格學的是數位力和有影響力的寫作】。
我記得以前寫過篇文章是關於50歲前要做的事,其中一件是【成為某件事的專家】。雖然我一向屬於謙虛的類型😁,不過這件事就容我來個大言不慚。。。如果說有人之後要找我來開個【熟齡怎樣成為部落客】的課程,我想我能夠講上幾個小時沒問題。
如何退而不休 ? 如何斜槓 ? 離開工作之後,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 我的親身經驗,我覺得可以從終身學習中去找答案。
如果說在上班階段的終身學習是讓技術和知識不退步而能夠獲得職場上的成功,那退休後的終身學習就是讓你知道退休是怎麼回事,人生是怎麼回事,以便讓退休生活過得更好。
延伸閱讀:電影「 一家之主 」開箱:如果人生重來,會有什麼不同?
我要【一路學到掛】。。。
嘉義,我的故鄉
下一場邀約是幾個月之後了,接下來要進行的是沉靜的寫作案子,正好疫情,閉關一下也是好。。。結束之前紀錄點花絮。。。
這次的講座聽眾設定是55+,其實我本來跟橘世代的年輕人說,我幾年前退休的時候是49歲,這種提早退休的經驗,不知道對於這些比我年長才退休的朋友會不會適用,又加上我是台北退休族,不瞭解南部退休的生態,不知道能不能接地氣。
不過講到一些生活中的點滴的時候,我覺得南部人的親切就上來了,好像我們是可以台上台下直接對話的朋友,而不是講師與聽眾的關係。我以前上班的時候也常跑中南部,其實不陌生,而嘉義還是我出生地呢。。。
像是講到因為我的退休而導致生活步調改變,和先生大吵了一架,我不小心舉例太細節,說到像是【先生的姐姐打電話來壓力很大😁】,結果我就聽到有位男士大笑,八成是有共同的經驗。
這在北部的場子當中就很少發生,台北人都很內斂隱忍。。。可能只會暗暗在心裡想,原來你家在吵的事也一樣。。。
這次的標題有【旅行】,退休以前我愛背包自助旅行,現在疫情當下講旅行感覺也只是望梅止渴,不過我趁這次南下順便在嘉義在地練功,進行了一個人的背包小旅行。
延伸閱讀:我的《 退休生活收納術 》in 嘉義橘世代 podcast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或是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留言或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