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投資法 說透過長期投資兩三檔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就可以贏過市場上90%的其他投資人,聽起來簡單,但能完美執行的人有多少? 這篇是【 約翰柏格投資常識 】心得 (中篇) ,整理我看到柏格先生不希望看到【指數化投資】被運用到變形的4件事,還有對我的資產配置的啟示。
這本書心得的 (上) 篇是:[ 約翰柏格投資常識 ] 心得(上) -投資基金的人不一定知道的2件事,這篇(中)篇分享我在第13-20章中看到的,關於柏格先生論述什麼才是正港的指數化投資的心得。
文章段落快速聯結
我不是柏格頭,但我開始了指數投資
柏格發明的指數型基金被稱讚為20世紀偉大的金融商品創新,當然應該也不是說不照著柏格先生的方式做就是錯,就像是也是20世紀偉大頭資大師之一的彼得林區,最近就說all in指數投資是一場錯誤,不過當然我個人是覺得他目前是比較沒有說服力,畢竟他的麥哲倫基金主動投資已經黯然退出王牌基金的場域。
只是如果有柏格先生說的那種【簡單就可以贏過90%投資人】的方式,那為什麼還要花費更多的心思,結果還是成為90%的輸家 ?
像是我,雖然我很感佩柏格先生的創新和貢獻,也開始了指數化投資,但是我不是像鄉民的提早退休計畫作者群那樣的柏格頭,因為我思想不純正🤫,我目前最大宗投資是台股的存股。
為什麼我還選擇做那90%的輸家 ? 不是因為太晚讀了這本書,其實這幾年指數化投資在台灣早已經很多人在宣導,說我不理性也好,我也知道就總報酬來說,投資領股利並不是好方式,也寫過這樣的文章:退休存股 、存債 :對高股息&高配息的迷戀可能是迷思?
在剛退休的不安感之下開始了所謂的存股,幾年下來,我想我是落後大盤無誤,不過存股投資人也並非一定就是會傻傻的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退休這幾年扣掉我的生活花費,總資產並沒有減少,反而比剛退休的時候還有成長。
會進行指數化投資的原因是我想要分散及中台灣股市的風險。
好像很簡單的指數投資,其實也不簡單
偶爾有人問我如果只能選一個標的,那要投資什麼 ? 當然是回答指數化投資,不挑市場,不挑標的,那是最安全的回答,不過我發現即便這樣,其實也還是會怕對方回頭再來找我麻煩。因為很多人對投資有不合理的期待,只想問包賺的明牌,可是指數化投資也不保證百分之百不會虧,那還要看你用多長期的期間來看,比如我20歲的兒子比起我這50+進行指數化投資,有更長的時間經過股市的循環,可以確保會獲利而不至於虧錢。
如果你不是只想知道什麼標的可以馬上賺,或是只想知道0056可不可以買 ? 其他的都不想聽的那樣的朋友,歡迎繼續閱讀我很想與你分享的,看似簡單的指數化投資,其實途中也很多誘惑,我看到柏格先生用詞強烈,希望你不要做的4件事。
指數化投資法 別做的事 1. 打著指數投資名號,卻高費用的投資
柏格先生的指數化投資有一個重要的成就,那就是成本要降低到最極致,讓大眾都可以輕易的入手,不會在投資上被剝削。
柏格創立的Vanguard先鋒集團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領導者。我也有定期定額投資中的 VT 全球股票ETF 於2022/3/29查詢,費用率是0.07%,而先鋒的美國股票型ETF VOO的管理費才是0.03%而已。
看到這裡也就想到台灣也有美股的ETF,像是元大的S&P 500 (00646)的費用率,2022/3/29查詢是0.66%,再看到我們本土市場的指數化投資元大台灣50 (0050),費用率是0.43%。像是這樣其實都不符合原創人柏格的指數化投資的精神。
柏格特別說:
指數基金應該成為你們的搖錢樹,而不是變成經理人們的搖錢樹。
身為台灣投資人,感到心很酸。
指數化投資法 別做的事 2. 想要挑市場進出 ,其實可能是在賭博
柏格先生提出,如果要投資【非美國的國際市場】,或是當中更縮小一點範圍的【新興市場】,也是不要進行主動選股,經過實證,也是用被動指數化投資的方式,可以打敗9成左右的主動基金投資。
不過柏格特別提醒,即便是這樣,也要避免用指數化投資來猜市場。他說,
下注去預測某個市場將勝出,心態上畢竟就是賭博。而且,賭博是輸家的遊戲。
不少人會問中國ETF現在可不可以買 ? 越南ETF是不是該趕快進場 ? 看似求知若渴地發問,其實都是柏格大師所說的,形同賭博。
指數化投資法 別做的事 3. 想要短期交易獲利,對大師的歌做了什麼 ?
柏格先生創始的是共同基金類別的【投資指數型基金】,他在書中特別提到對於1993年Spider這檔首發也是追蹤S&P 500的ETF其實有顧慮,原因在於ETF是像股票一樣能在證券市場買賣,容易短期交易,買進賣出。
這與柏格發明指數化投資時訴求的【買進並持有buy-and-hold來複製市場的長期績效】,是背道而馳,他還很看起來很俏皮、但其實可能有點心痛的說:
看看他們對我的歌做了什麼,媽 ?
這是一首英文老歌的歌名
技術分析派的大師可能看到這個會不以為然,不過至少如果用技術分析的方式預測買進賣出的點,那的確就不是指數化投資了,畢竟這是柏格先生的發明的寶貝,他有權利定義。
不過後來先鋒集團因為市場的趨勢,還是推出了許多的ETF,講起先鋒集團的VT、VTI、VOO等,已經有不少的台灣人也在投資了,柏格先生在書中也有說,如果能把ETF長期投資,那當然是沒問題,只是以ETF的形式太容易讓人想要猜測進出時點去短期交易了。
在台灣現實的狀況是也買不到【指數型基金】,在台灣要符合指數化投資的宗旨【長期投資】【指數型的ETF】,需要更堅強的定力。
長期投資不是一兩年,而是10、20、30年,這是決定要做指數化投資前必須有的認知,不然可能短時間內看到虧損就嚇跑了。
指數化投資法 別做的事 4. 不是真正追蹤大盤的指數
ETF越來越多元,除了追蹤市場大盤的指數,各種話題性的指數可以說是滿天飛,感覺每個月都會出幾檔,高股息不用說,還有電動車、5G等等等,讓人目眩神迷,感覺每天都要盯著理財版、追幾個理財談話節目,才跟得上需要的知識水平。
不過這些都不是柏格先生理想中的指數化投資,只有低成本的追蹤市場指數的VT、VTI、VOO,或是像成本不低的台灣的0050也勉強算是。
柏格先生是反對全市場指數之外,其他變形的ETF的,不過先鋒集團旗下也是有美國高股息ETF的產品 (VYM這一檔),看來高股息不是只有台灣人有需求。。。只是這就不在他定義中的指數化投資。
偶爾有人會問我0056好不好 ? 我之前寫過【高股息 比高股價成長的股票好?以0056和0050為例】這樣的文章,我想要認真回答這幾位朋友,但是又覺得朋友看起來只想知道【好】或是【不好】,沒想聽我囉嗦。
看了柏格先生這本書之後,我終於可以很放心,可以大聲說,【我不知道!】。
在第16章中,柏格先生說到:
傳統的市值加權指數型基金 (如S&P 500) 確保投資人可以取得股票市場報酬的公平份額,甚至就長期而言能加碼保證,其報酬績效會勝過市場上至少90%的其他投資人,來自因子模型指數的新典範。。。。。或許真的有用,然而,也必須考慮毫無效用的可能性。
他又說,
各位必須問自己一些問題【我寧可要 (相對) 確定的結果,還是不確定的結果 ? 究竟想要的是更安全,還是可能的遺憾?】只有你能做決定。
也就是如果你要投資的是美國市場的VOO,那可以說是柏格先生這本書要跟你說的,這是有效的長期投資方式,可是即便你要是買入他家Vanguard出的高股息ETF,他也不會幫你按讚說這能打敗大盤。
我自己也有一小比例的台灣的高股息ETF 0056,除了這不是正港的指數化投資之外,它的0.66%的費用率也太高,先鋒家的VYM高股息ETF費用率只是0.06%。
該投資多少比例在海外市場 ?
我除了看到上面四點,還看到柏格先生在第19章中提到,以美國人來說,應當以美國的股市為主,他並不主張美國人投資【非美國的國際股市】,原因有包括美國人並沒有需要去承擔匯率風險等。更細節原因就請再拜讀大師的作品,我照抄太多就不對了。
但是,他說話也有留下空間,他說,往回看過去20幾年,美國市場在全球市場中表現十分優異,可是未來也不排除可能轉變,對於未來美國人該不該投資【非美國市場】,他請讀者自己依照可能的機率判斷。
大師沒有針對台灣人開示,不過,和美國人一樣,我們也是要注意海外投資的匯率風險。當然,因為台灣佔全球股市只有一小點,海外投資會比美國人更加有道理,不過,大師都沒給美國人答案了,我也不敢胡亂假裝我知道台灣人應該投資多少比例在海外。
現在很多人會以海外投資為主,如果你覺得海外投資的匯率風險可以被投資績效cover過去還會高出很多,那也是沒問題,不過柏格大師倒是在書中一再提醒,未來美股和美債的績效都不會像過去那麼好。
大師的意見值不值得參考 ? 這本書再版的2017年之後,美股又狂漲,大師的預言並沒有成真,不過市場預測本來就很困難。
結論:我會怎樣進行四月初的股債再平衡
寫到這裡又超過三千字了,其實還有關於債券和退休資產配置的一些想法還沒有記錄完,本來要寫上下篇,現在要變成上、中、下篇了。
延伸閱讀:
因為大師對於債券和退休資產配置的開示也是讓我想到關於自己配置上可以精進的點,加上我的債券投資終於出現了負報酬,雖然我想我還是會保持文風不動,長期投資,不過最近讀了很多美國那邊有關債券利率倒掛的報導,歡迎繼續追蹤這個部落格和我的臉書專頁。
先摘要看到柏格先生以上的這些提醒,對我的資產配置的啟示:
- 別用高成本的指數投資:無奈台灣是高成本的0050獨霸,另一支富邦台50 (006208) 的費用率 看起來雖然是 0.36%稍好,也是偏高,另外這檔規模較小,交易時也要注意折價、溢價的狀況)。
- 別猜市場進出:我自從終結基金投資之後,已經改掉這個習慣了,以前也是會拉美市場進進出出,想起來就算不是賭博也是賭運氣。
- 別拿ETF來短線交易:我想技術分析派的大師對這點會有很不同的意見,不過反正我膽子比較小,就算短線交易,也只是偶一為之娛樂一下。
- 別做不是大盤指數的ETF投資:0056高股息ETF只有一些,要不要終結,影響並不大。更根本的是,我該不該出脫全部的個股股利投資換成指數化投資。因為我看完柏格先生關於退休資產配置的論述之後,覺得我可以用指數投資再增加股票投資的比例,今年還不需要因為進行指數化投資而賣掉一些個股投資或是0056。後續年度再看狀況。
- 至於海外投資的比例,我的海外投資指數化投資才剛開始不久,我想會控制在包含台股的股票投資總數的5成以內。
正如書名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如果你讀不下去我以前分享過的漫步華爾街、投資金律等大本理財書,那麼這一本大師的經典小書是一個比起來容易閱讀多多的選擇,每一篇讀完都感覺怎麼這麼快就讀完了,我覺得是柏格先生的刻意用心,希望讓所有大眾都能容易看得懂,真的跟他發明最低費用的指數基金一樣,是大師的佛心智慧。
推薦還沒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可以入手這大師寫的經典小書,看看20世紀重要創新的指數化投資大師對於迎向退休怎麼說。【約翰柏格投資常識】購書連結: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或是移動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分享、留言,更歡迎按下追蹤,以便收到更多【退休嫺人的生活與日文學習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