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之後不要活在後悔中 ,人生才可能精彩(各領風騷)

Google 廣告

2023/1/6在台北北都電台「各領風騷」節目受訪「退休,也要精彩人生」。因為是地區性電台,感覺像是家常聊天,主持人焦容非常接地氣,我們有很多的共鳴,像是「感覺離開職場之後好人變多了😂」,~附上收看連結,也來談談主持人開場說到 50歲之後不要活在後悔中 ,現在能做什麼呢~

50歲之後常見的後悔

主持人焦容在節目一開始提到,50+之後不要有任何後悔,要把50歲之前的日子過好。後悔也是中年危機感中常見的情緒,那50歲之後可能會後悔哪些事呢?

台灣和美國都有50歲之後常見的後悔相關的調查:

台灣的調查

2022年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旗下的「50+」曾經做過一個「全台第一次!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最多人提到的後悔包括:

  • 財務面:覺得退休金不夠的人,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最想做的事是「買房收租」和「及早開始投資」。
  • 關係面:若能回到過去,最多人後悔沒花更多時間維繫與孩子或父母的關係。
  • 健康面:50+世代自認缺乏的的健康項目,前三名分別為運動、睡眠和壓力。

美國的調查

根據一項2016年美國的調查提出50歲之後最常見的50種後悔包括:

1.人際關係

  • 伴侶:沒有追求當年那個心儀的對象、忙於自己的事而忽略了伴侶、對伴侶沒有經營情趣、對伴侶失去熱情、沒有儘早結束錯誤的婚姻、衝動的離婚、為了孩子勉強維繫婚姻
  • 子女:沒有訓練孩子獨立、沒有花更多時間陪小孩
  • 父母:沒有花更多時間陪伴父母
  • 家人:沒有維持好家人關係
  • 友誼:沒有維繫好友誼、沒有認識更多朋友
  • 人際關係:沒有在應該的時候道歉、沒有表達感謝、怨恨曾經傷害你的人沒有和解、曾經對他人不仁慈、沒有見到重要的人最後一面

2. 豐富的人生

  • 別人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待當中、介意別人的眼光、隱藏自己的個性、偽裝自己
  • 自我實現:沒有完成學業、需要的時候沒有及早尋求協助、想過要做的事沒有去做、放棄熱情與夢想、沒有勇於嘗試理想中的工作、沒有充實的人生、沒有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 自我肯定:對自己太嚴苛、沒有自信
  • 貢獻:沒有為他人/社會回饋更多、沒有在世間留下足跡、沒有見義勇為
  • 活得淋漓盡致:沒有更勇於冒險、沒有更把握當下、沒有保持幽默感而把人生看得太嚴肅、務實雖然重要但因此失去生活的樂趣、人在心不在(例如陪病時看手機)、花太多時間在擔心、錯過一些誤以為不重要的時刻(例如孩子的戲劇表演)、沒有把握青春因為責任感而沒有更瘋狂一些、為了成功或是取悅他人而忽略自己是否快樂
  • 時間安排:花太多時間在工作、沒有安排休假、沒有更多旅行

3. 理財與健康

  • 理財:儲蓄太少、錯過投資的機會
  • 健康:沒有吃得更健康、沒有更注重身心健康

我有沒有後悔?

我沒有對哪件事特別後悔,包括選擇「被退休」。

當然並不是說我的人生很完美,回想起來有些決定限制了我的人生格局,例如配合先生住在婆家對面,因此我們的房子是間老舊的小公寓;也一方面因為職場危機感,一方面因為空間有限,因此只生了一個孩子。

一個決定的確會影響了後面幾十年的樣貌,但也不並需要因此去哀天怨地,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盡善盡美,當下總是要有取捨做最適合當下的決定。

前陣子我公公過世,在處理後事的過程中深刻感觸,公公在長輩群中是工作最普通的勞動階層,但是不但最長壽,走的時候也是逆轉的人生,資產是長輩當中最豐厚。

事後回想起長輩們在60歲左右時的生活樣貌,和80、90時擁有的財富和健康,都是無法想像和預測的。果然是蓋棺才能論定。

人生並非到了中年或是退休之後就無法再做任何改變。

延伸閱讀:公公的遺產(臉書短文)

Google 廣告

創造值得驕傲與安慰的事

中年之後要減少後悔,避免重複同樣的錯誤,同時也可以更積極增加「此生想起來會覺得驕傲與安慰的事」。像是我母親離世前最常說的就是她栽培五個小孩都能大學以上,彌補了她自己小時候因為戰爭未能就學的遺憾。

想做的事、認真去嘗試

我的被退休來說,表面看起來是件人生可悔恨的事,但在我心裡那是件值得安慰的事,在撕扯的過程中我忠於自己的價值觀,雖然真正退休後有失落,也隱藏自己好幾年的時間,但是我不真的在意世俗的眼光。我沒有因為現在出書而感覺有什麼值得驕傲,但的確是安慰於自己認真嘗試了這件事。

活在當下、生活的樂趣

另外,我看到前面後悔的清單中有幾項是關於活在當下讓人生淋漓盡致,這點我也感到安慰,在工作的時候我沒有放棄生活的樂趣。

我總是提醒來問我的讀者不要衝動退休,同時我也覺得有些事不一定等退休之後才去做,像是旅行,也許以前工作的時候請長假帶小孩去玩,我知道很多工作不容易請長假,我的工作雖然因為是外商體系,請長假不是大問題,不過也要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放得下,還是會有人因為怕丟工作不敢請假,但是我覺得要丟工作,合理的請假只會是壓倒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少是唯一主因。

另外,雖然事先安排好行程,難免遇上臨時長官有事交辦(墨菲定律),就是那麼剛剛好,但是和孩子的旅行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也不過就那幾個寒暑假,我家兒子上高中之後基本就不愛和我們出門。退休之後才開始要旅行,那就不是親子旅行了,很多回憶無法付錢去追回。

還有包括日文的學習也是在上班時就擠週六大清早的空檔進行,和日本人的交流成為我退休生活中很大的動力來源。

被退休之後我沒有否定自己,我想是因為工作並沒有成為我人生的全部,生活中有幾件事讓我想起來很安慰;中年之後除了避免後悔,也做幾項以後想起來會感到安慰的事吧~

各領風騷「退休,也要精彩人生」收看連結

人生在起起落落之間才有滋有味,當下的痛苦,事後想起來是激發了往新方向走去的動力。

這一集的大綱如下:

我的意外退休提早經驗

  • 00:00. 50+之後不要有任何後悔,要把50歲之前的日子過好
  • 02:35 中年在職場被擠壓,該如何調適心情,做好準備 ?
  • 04:15 老了以後擔心的事90%的事都不會發生? 那麼退休後這幾年擔心的事是否有發生?
  • 07:20 中年求職的尷尬
  • 10:45 退休後的心理轉變
  • 13:25 意外退休如果發生在60歲是不是會更脆弱?50歲意外退休是不是好一些?
  • 15:41 退休前最多人擔心的事?

退休金如何理財

  • 17:41 退休金怎樣才叫做夠?
  • 21:30 4%法則和理財
  • 23:00 幾歲開始理財比較好、到50歲還沒有存到錢怎麼辦?
  • 25:06 如何在退休後不動到本金?
  • 26:54 怎樣因應退休以後的意外 ?
  • 28:55 害怕投資的人該怎樣配置理財資金?投資報酬率該是多少?
  • 33:23 退休後遇上股災怎樣調適心情?

退休生活安排

  • 34:16 退休後怎樣安排生活,以免成為社會的旁觀者?
  • 38:50 女性是不是比男人容易適應退休?
  • 40:10 退休後感覺好人變多了
  • 40:50 退休後與家人的相處
  • 45:00 關於「提早退休說明書」:理財+退休生活適應

Youtube收看連結

提早退休說明書

紙本:博客來書店 、 Momo書店、 誠品書店、 城邦書店、 金石堂書店 、三民書局 、墊腳石書店 、 讀冊Pchome書店蝦皮

電子書:請注意只在博客來書店Kobo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或是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分享、留言與追蹤,以便繼續收到我的退休理財和退休生活分享。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