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本人的 退休簡單生活 ,和他可能得再回去上班這件事

這日本人的 退休簡單生活 ,和他可能得再回去上班這件事

Google 廣告

有在追蹤和我一樣49歲退休的日本人部落格,版主也是早退危機感重,立志過 退休簡單生活 ,目標是控制夫妻開銷在每月15萬日幣(大約4、5萬台幣),我的歷任三位日文老師都說要20-25萬日幣(大約台幣6、7萬),這位版主怎能這麼厲害,我拿我的開銷和他比一比,還有談談他最近擔心的這件事。

這位也是49歲提早退休的日本早退族

今天要分享的這位先生應該是比我年輕一歲,我是在2017年底退休,他比我晚一年,和我一樣都是在49歲的時候退休

他有兩個小孩,在退休前他兒子已經就業了,而他女兒也在2021/4開始工作,所以目前的退休生活費就是兩夫妻的部分,他有提過因為兩個小孩都是讀專門學校,省下來大學學費讓他的退休金比較充實一點。

我自己是這樣😨:我的不可取 子女教育費用 經驗&不小心瘦了的退休金

最近看到他的部落格在分享2021/6的退休生活開銷,還有提到他擔心的一件事。

這日本人的 退休簡單生活

這位版主訂的生活費用目標是控制兩夫妻開銷在每月15萬日幣。

  • 2021/7/12台灣銀行日圓現金買入匯率是0.2451,但2011-2012年匯率還有逼近0.4的時候,為了避免因為匯率差異讓我們把日本退休生活想得過度簡單,這以下我就折衷用過去三年以來日圓匯率最高點接近0.3來看。 換算15萬日幣就是4萬8千台幣。

我把他分享的費用明細做成下表。

這日本人的 退休簡單生活 ,和他的單月生活費用

15萬日幣在日本是怎樣的兩夫妻退休生活水準呢?

  • 我前後三位日文老師跟我分享的都是落在20-25萬日幣之間。
  • 日本一般統計兩人消費也差不多24萬日圓(截至2019年8月資料)。
  • 我到目前看過日本文章的兩夫妻退休費用,印象中最低是19萬日幣。

所以這位版主訂的15萬日幣,可以說是日本簡單退休生活的極限挑戰版。

以台灣的生活水準來說,根據主計處統計:

  • 2019年台灣人的平均每月消費是台幣22,881元,兩個人就是大約45,000元。
  • 如果在台北市的話一個人要30,000元,兩個人要60,000。

如果他們住在台灣的話,看起來也是要遠離台北市。

這樣的預算大概是怎樣的日常生活型態呢?版主有提過,

  • 白天兩夫妻一個人在客廳一個人在房間,各做自己的事,版主寫文章比我勤快得多,剛退休時一天兩三篇,直到現在兩年多了,還是幾乎一天寫一篇,就看起來似乎是沒什麼外出活動的樣子。
  • 餐食也是簡便,他有提過以前上班時會跟同事去喝喝小酒(飲み会(のみかい)),退休後朋友少連絡了,和太太就著一份大概台幣150元的水餃,加上一人一瓶啤酒就可以享受宵夜,很少外食。
Google 廣告

和我這台北市的 退休簡單生活 比起來呢 ?

這日本人比我這有時被朋友笑太省的台北退休族還要更省。

蘋果跟蘋果比,先扣掉我兒子的生活費,我們兩夫妻平均費用大概比這對夫妻要多一些,一個月一個人三萬,兩個人六萬,和主計處統計的台北平均生活費差不多,這樣對我們是完全可以的生活,而且應該還可以有剩。

  • 真的省的月份是可以讓人有錯覺好像退休生活很容易,例如有時候我們一個月大概三、四萬就過了。
  • 但是,總會有幾個月份費用爆表,像是去到大賣場失心瘋,娘家也不能為了省錢都不回去,也有時會要繳稅什麼的。
  • 對了,要說這是沒算我老公車子的費用,因為這部分不經我手我也沒在管,不過如果等他也退休之後,年紀大點應該不要再開車、養車了。

我有的朋友跟我說一個月一定要十萬才有辦法,不過豐儉由人,怎麼過隨人,不覺得辛苦就好了。

接著我就來分享一下看到這位日本版主生活費細項和我的比對。

No 1 民以食為天,退休生活費用最大項目就是吃

自我退休後外食的機會比起退休前大大減少,自炊真是可以省很多。

不過以食材來說,我家是沒有刻意節省,也是會去賣場大採購,這樣下來兩夫妻餐費大概要一個月兩萬,比這對日本夫妻多一些。

話說這幾年台灣的吃和穿的物價根本不比日本低。

前任日文老師還沒回日本前,有次帶來台灣找她的日本朋友,和她國中生的女兒去「新竹」(不是台北喔)的一個居酒屋,她說那餐分量很精巧,但給我看收據是五千元,她說結帳時嚇一跳。如果這樣一個月兩、三次,那個月就喝西北風了。

我家費用比日本夫婦稍高,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公婆住附近,老人家雖然自己有存款很少用到我們的錢,不過總是要表達一下,這兩年疫情少外出,但我們每周假日盡量點外送美食讓他們換換口味,有時候是我老公另外拿錢付掉。也還有我兒雖有領生活費,像現在疫情整天在家吃飯打秋風😁,這些費用很難仔細分割計算,但總之大約一個月兩萬,我覺得在台北是可以的餐費。

No 2 太太們總是可以找到理由買的生活雜貨

日本版主提到他家的生活雜貨都是他太太想要買的東西,沒有一樣是他買的😁。以我家的狀況呢,也都是我買的,不是我老公買的。因為還是有不少男人就比較沒在管家裡事啊🙄。

以我來說都採購了什麼東西呢?分為以下兩類:

1) 退休想要簡單生活時發生的…噩耗消費

  • 2019年換過已經老舊到發出戰鬥機聲音的冷氣機兩台(不過換過以後超省電費是不錯😇)。但噩耗再加一樁,是接著我公婆家的冷氣也壞了,總不好意思辦完事之後向老人家請款。
  • 以2020年來說,沒再令人心碎壞掉什麼大型家電,不過還是有報廢掉小項的電動牙刷、吹風機、烤箱、吸塵器、紗窗。
  • 如果說2020年還有什麼噩耗的話,那就是我用了三年的蘋果Mac竟然主機板壞了,維修要一萬五,其實鍵盤也有一顆鍵鬆動,服務人員說一顆鍵壞掉就要換掉整個鍵盤,這樣全換掉不就等於重買一台就好了,我的iPhone是很堅固很值得,但這台Mac實在壞得太快太徹底,於是我改用ASUS的Vivobook來愛用國貨。雖然我的部落格沒啥正經的大收入,部落客可是我好不容易給自己掛上的退休後頭銜,筆電還是必要的撐場工具🤩。

關於我的退休後工作:我的 退休後工作 是部落客!高年級不打烊podcast嫺人上集

2) 幾年壓抑簡單生活後的…小小報復性消費

除了那些噩耗之外,也有些是屬於女人心願的採購,我猜也就是日本版主對他老婆稍有微詞的東西😅。

  • 2020年的重大採購就是買了陳月卿代言的Vitamix來打精力湯。
  • 2021年買了Nespresso膠囊咖啡機,Nespresso的精品包裝行銷真是成功,疫情之下沒去咖啡館,一天20元的居家咖啡小確幸不為過吧😕。

度過退休前兩年的極簡生活之後,隨著股利收入增加,嚴苛的費用控制有點鬆動,不過這兩樣入手前可都至少想了有半年一年的時間,想到我覺得再想下去真浪費時間,殘殘買下去日子就可以move on😛,消費心魔在節儉兩年之後終究還是爆發了。

像我這樣的不得已噩耗或是情境圓夢採購,加上一些零星的家用品,2020年平均下來一個月大約是一萬元,家用部分就這和餐費比較大宗,如果以六萬元做預算,是有空間買買這些東西,不會太吃緊。接下來兩三年如果沒有重大家電或是筆電等報廢的噩耗問題,希望費用還可以收斂。

No 3 台灣令人安慰的通信費+水電瓦斯費

日本退休版主的通信費加上水電瓦斯費一個月要將近12000台幣,比起來身在台灣很幸福。

日本人一年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人出國玩,而2018年台灣一年有三分之一的人次有出國,雖然我沒再細究這個數字基礎是不是一致,不過我的前任日本老師是的確有跟我講過,感覺台灣人很有錢,覺得她的台灣朋友怎麼一天到晚在出國。

可以看這篇:日本人覺得 台灣有錢人很多 ,是真的嗎?

光看通信費加上水電瓦斯費,在日本一個月就可能要超過10000台幣,而我家平均一個月連水電瓦斯、加上兩個人的手機費、還有中華電信光世代及MOD是平均3000元,和日本差額7000元以上,一年就差大約十萬元,都夠兩個人去日本一趟,所以其實台灣人不必很有錢也比日本人有本錢出國玩。

No 4 很容易忘記估算的探親費

以我在長野縣的線上日文老師來說,她回一次老家開車就要七小時,所以他們其實一年只能回老家一兩次很常見,甚至也有人很多年都沒回家,除了時間,開銷很大也是原因。

這位日本版主六月份探親費是零,但是之前他有提到年底想帶他老婆的爸媽一起日本國內旅行,預計要花10萬日幣,他說這種費用在定下每月15萬日幣的費用控制時沒有考慮進去,所以之後每個月要省下2萬日幣來支應。

而我雖然娘家就是台北到桃園,但是因為近,所以每周會回去探望一次,我的2020年平均回娘家月開銷還是有幾千元,像是過年過節包紅包,或是買營養品,回娘家竟然是我個人的花費項目中第一第二高。

不少人的長輩好幾棟房子出租自己帶財,但是我也看到不少中年子女和父母一起老去,最後捉襟見肘的案例。當子女退休時父母身體還安好,退休的時候明明看到他們戶頭還有好些錢,怎麼知道一轉眼他從80、90,甚至還可能來到100歲,你也從50、60,不知不覺來到了70歲,越來越輕盈的只有父母戶頭裡的錢,甚至最後還歸零,最後兄弟姊妹得一起討論要如何分擔。

這些在想退休金時很容易忘記估算進去,警惕我自己得好好理財,務必不要讓兒子中年以後有這樣的壓力。

我在2019年寫的:退休後理財 ~ 這一年又九個月,我的退休金沒變少的理由

No 5 另一半的花費

這位日本早退版主因為要嚴控費用,有時候他會murmur (寫英文是因為不想用中文說「抱怨」,或是也可以說「咕噥」,比較可愛😁),他會說這個月太太又買衣服了,也有次說,不解為什麼太太好像喜歡上醫院,一連輪著去了皮膚科、整形外科、牙科・・・太太的消費習慣令他擔心。

我可以了解,2020年底我也治療牙齒,結果醫療費用成為我個人消費的第三位。

我比較好的一點是不用被我老公 「咕噥」 ,以前我還上班時沒什麼算計,因為那時老公創業所以我支付了大部分家用,退休以後和老公財務獨立,不過家用和兒子的費用換我老公負擔,而如果我買衣服,或是要去皮膚科、牙科、哪怕是我還要去整形外科 😁 ・・・ 當然還包括回娘家的費用,我是用自己的退休金支應的。

曾有一位網友有點酸酸地留言說我「退休還不是要靠老公」,我保持禮貌回應,但其實心裡OS,有人現成可以靠,幹嘛自命清高100%靠自己 😁 ,我只要確定萬一有天需要全靠自己的時候沒問題就好囉。

再說,我根本沒在鼓吹提早退休啊,有文為證,我剛退休寫過這種文章:提早退休好嗎 ?我的親身經驗和我為什麼不建議

一人早退對雙薪家庭少一份薪水會有影響,如果是單薪家庭更有可能像日本版主一樣不免對於另一半的消費三不五時 「咕噥」 兩三下。他是真性情寫出了內心話,我佩服他。

雖然 退休簡單生活,但可能他得再回去上班了

除了上面這五個退休後費用項目得要稍稍控管一下之外,日本早退版主說,他可能弄不好得再回去上班了。

原因是他的老婆得了一個脊椎方面的毛病,可能得做幹細胞治療,費用預估是50-300萬日幣。幸好後來症狀暫時緩解,但他說如果症狀又再出現,確定要治療,他得去找工作了。

為什麼他得再去找工作呢?因為他計算好每月花費15萬,退休金可以撐到70歲剛好歸零,70歲開始就可以領日本的年金過日子了。

如果感覺他有點天真,這樣就敢退休,我覺得他也是無奈。因為日本已經有好幾年流行企業瘦身,45歲以上,薪水在公司裡面通常偏高,又被認為可塑性低了,就可能被鎖定成為勸退的對象。

相關閱讀:

感覺為他捏一把冷汗,不過日本人比較自謙,也許他還有其他安排沒有說滿,另外,他有提到想進行Index指數投資(インデックス投資),也就是像是台灣的0050、0056等ETF,他說畢竟錢放在銀行裡,就只能像現在這樣一天一天直線下滑也不是辦法。

有關ETF的書:

Google 廣告

可以 退休簡單生活 ,所以退休不用多少錢?

也些人會說「退休不用多少錢」,一旦退休後可以用這句話自我勉勵,降低物欲,的確沒錯,看我的消費一人三萬日子不會太差,再更節省一點也是可以,但退休後就是有許多的變數,決定早退之前,我覺得仔細理性評估好一點。

當職場遇到困難,很容易把退休想簡單了,但退休後一些狀況卻是退休前很少會去想到過的,別從一個洞跳到另一個坑了。

感謝閱讀,歡迎在下面留言欄留言或用臉書按鈕分享,或是你也可以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留言 + 按讚 + 分享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