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大稻埕碼頭 看夕陽,我老公興趣缺缺,他對附近的寧夏夜市比較有興趣😅,多走幾步路過來也嫌麻煩,有天傍晚在咖啡店正好筆電沒電了,腦中浮現之前整理的50歲之前要做的28件事,第一項就是要熟悉一個人的活動...所以,我還等誰呢?就自己一個人擇日不如撞日,立馬趁日落之前動身過去吧!

大稻埕碼頭 怎麼去?
搭乘63路公車到民生西路站,沿著民生西路一直線走到底,大稻埕碼頭就是個超級無敵大路衝,不可能找不到的~
從民生西路公車站下來走路要大約20分鐘,Google地圖顯示最後那一段有個大彎曲,其實是不用的,走到大路衝那個大稻埕碼頭大門,穿過去就是了。
如果搭811公車或是民生幹線會少走一點路,不過我下車的這一段路其實很有趣,會經過人氣暴衝的寧夏夜市、迪化街,還有一些老屋,去程時為了趕夕陽只能快步通過,但心裡已經很期待回程可以慢慢閒晃了~
大稻埕碼頭 夕陽
穿過大稻埕碼頭入口大門,眼前是一片開闊的廣場,可以騎腳踏車,天氣涼一點時來試試~

這裡是五號碼頭PIER 5。

大稻埕是從清朝咸豐時期,泉州人和漳州人的械鬥之後,漳州人躲避至此而開始發展。之前去國定古蹟芝山岩,那邊也有漳泉械鬥的遺址,漳州人躲艋舺一帶過來進攻的泉州人而蓋了城門。
後來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清朝將安平、鹿耳門、鹿港與淡水開放給英國和法國作為通商口岸。其中淡水港實際卸貨的口岸則就是在艋舺與大稻埕。
今年稍早在準備導遊領隊考試時,對這些台灣的歷史特別有興趣,據說開始對歷史和地理有興趣是初老的徵兆之一😳。
往淡水河岸走過去,有很多人在攝影...

我也趕緊用我的Oppo R17來試試。這支手機一直讓我覺得拍起來大陸味很重,說不上來,不知道是不是拍出照片對比太強烈,有點俗麗的感覺。
不過這天的效果倒是令人讓我徹底可以接受OPPO R17了,我覺得當場的夕陽沒有這麼美哩~感覺上加上一些養生的字眼就可以作為稱職的長輩文用圖了~有需要發長輩文的人請自行下載去用吧😃~應該有適合勸人早睡早起,或是五十歲之後不要太計較之類的文字,呵呵😂

拍一張全景看看,我也不懂什麼攝影,自己陶醉就好~

淡水河水的味道加上眼前的景色,才能呈現完整的淡水河印象,可惜,等什麼時候有人發明色、香、味可以一同捕捉的相機了~
河岸邊在地台灣味表演
這天正好有原住民的舞蹈表演,這個看起來像是阿美族的服飾,從花東來的嗎?
其實大稻埕最早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奇武族社」的居住地,凱達格蘭族消失已久,更增添神秘,覺得這裡如果可以重現凱達格蘭族的歌舞會更貼切一點~

再往前走一點, 有個天水宮,廟前面有個有意思的那卡西表演。
女歌手唱的是鄧麗君的「淚的小雨」,廟前的榕樹下擺了很多台味十足的紅椅子,觀眾看起來像是附近的阿公們比較多,但是拍阿公們時不小心照到一位很像地方角頭的人士😳,手臂有像是戴了長手套的濃重刺青,怕惹禍上身,就不貼出來了。

像上面這張照片就是我說的OPPO R17拍出的俗麗感,它的夜景模式怎麼拍怎麼好,不用修片,顏色自動比現場鮮豔許多,但我稱它為「大陸味」...每張照片都像上過妝一樣,呵呵,對我這種攝影低手,傻瓜式的俗麗就俗麗吧~
過了一會,很多人上去跳舞了。這個真的很台味,再過幾年應該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等到我變成老太婆的時候應該會在家用筆電或是滑手機娛樂~
趕緊將這珍貴畫面錄影留存,但是,我還沒搞懂怎麼用Oppo R17錄影,結果錄出一個超快轉無聲影片,大家就當作「縮時攝影」看看吧😁
大稻埕碼頭 夜景
欣賞完這些台味表演後,再回到廣場,天色暗下來了。前面就是大稻埕貨櫃市集。

沒想過能這樣看夕陽~就在台北市區內~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去東京台場時看的夕陽,那是對著彩虹橋,許多人在此從黃昏到夜晚,看著彩虹橋變換色彩。

大稻埕也有類似東京台場的條件,只是需要一點巧思讓景觀隨著夕陽及天色而多一點變化,這樣可以讓人來多一點,也多留連久一點~
對岸燈火...隔岸那邊是三重...左邊那跨過淡水河的是縱貫公路。

大稻埕貨櫃市集
前面就是年輕人的人氣大稻埕貨櫃市集了。

每一家的造型都很有特色,可是感覺這整區在週五黃昏大約七點時,人氣不是很高。在岸邊聽到有些像是東南亞來的口音的旅客,覺得這些動輒兩三百的價位的攤位食物要讓東南亞人買單,價位是高了點,況且離開這邊再走一點路就可以到最近人氣很高的寧夏夜市。這個造型特別的貨櫃市集有點可惜了。

貨櫃市集的岸邊讓我想起新加坡河沿岸,有許多的餐廳有露天座位,時時都很熱鬧,我們這個岸邊如果也能夠安置一些質感好一點的靠岸邊的座位,加上供應日本人和西洋人都愛的啤酒,應該會讓我們的觀光國際化一點吧。

看網路上的老外常對我們的評語是不夠國際化,像是香港、東京、新加坡、上海等地,在這種河岸邊,應該是各國觀光人潮聚集之處,可是我們這岸邊只看到稀落的人們在看著有點不搭調的山地歌舞、在地居民自得其樂的「淚的小雨」那卡西、少數的東南亞觀光客、西洋年輕人只有看到一名,其他多數就是像我這樣的當地民眾。
相對比之下,我們的大稻埕碼頭也是有地理位置的條件的,可是太質樸了點~
大稻埕碼頭 的回家車潮
離開大稻埕碼頭~

出了碼頭,回頭再看一眼,晚上七點多,摩托車和腳踏車在綠燈一亮時一起奔向碼頭大門趕路回家,很是有趣。

順遊迪化街與霞海城隍廟
迪化街
每年過年初二早上會來迪化街買些乾貨再回娘家,平常沒有來逛。
一間接著一間的中藥與乾貨商不用說,還會經過在日式洋樓中的迪化街郵局、文創街屋小藝埕、還有這附近的特色咖啡店之一的福來許。
郵局不用說,超過晚上七點的時候小藝埕文創商店也已經關門,至於福來許呢?這時喝咖啡會睡不著~
雖然我家就在台北市內,雖然只是兩三小時的小旅行,也不免俗的在藥材店買了一包果乾當作回家的伴手禮😌。

覺得這裏如果能有台灣水果或是台灣中藥(紅棗、甘草...)冰淇淋店,應該會讓櫻花妹們瘋狂吧~
霞海城隍廟
迪化街走到底,商店變少處,就會看到霞海城隍廟。
城隍是城市的守護神,霞海城隍是1821年從福建霞城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現在反而著名的月下老人則是從民國60年開始供奉。

廟的柱子上張貼著日文的參拜月下老人說明,可見櫻花妹來參拜的應該不少。
「月下老人」音譯為ユエ.シャ.ラオ.レン,前三個字唸起來還可以,但是第四個字「人」唸成「レン」聽起來會是像「輪」的閩南語唸成二聲,這樣四個字唸起來,是不是像台灣國語來著😅,這下知道為什麼日本人講中文很多有點台灣國語的味道了...哈哈~
民樂旗魚米粉湯...的隔壁
城隍廟旁邊就是著名的民樂旗魚米粉湯,可惜這個中午左右就賣完收攤,接著換別的攤販經營。
在這裡吃了隔壁的台南土魠魚羹,也是間知名老店,有許多推薦,但網路上也有很差的評價,也有人抱怨小小一碗價格漲到70元。不過這已經是大稻埕這一帶熱門起來之後無可避免的觀光化定價了,附近的咖啡店也是...
撇開價格,我這天可能運氣還行,覺得味道不錯,土魠魚有很實在的新鮮魚肉口感,完全不會粉粉的~

我這不專業部落客一個人出遊稍有點壞處,就是沒有老公或是朋友幫我拍照,我不能手持筷子勾起土魠魚羹,讓羹湯呈現垂涎欲滴狀。
雖然旁邊坐的中年港仔也是一個人來旅行,看起來也挺友善的,但是提出這種拍照要求也還是太過火😂~
市定古蹟 新春芳茶行
在往雙連捷運站的路上,經過了新春芳茶行,這棟1934年建成的洋樓是台北市定古蹟,來到大稻埕這清朝開始的茶葉集散地,來進去看看。

一樓展示了新春芳茶行王家的歷史,就是從這裡在日據時期間,將台灣的包種茶銷往現在的越南、泰國、印尼等地。這邊還保存著當年像是貨物運輸聯繫相關書信,還有像是當時的茶罐等,收藏十分豐富~

二樓則是保留了舊時茶舖的面貌...

有古早味的算盤...

還有一個區域有銷售茶具...

還有很多台灣茶葉相關的書籍...可惜家裡已買未讀的書太多,要先消化,不然很想買一本珍藏~

來的這一天是星期五,開放到晚上9:00,除了週五和週末,平常是開放到7:00,如果到大稻埕來,很推薦可以拐進新春芳茶行來看看,很漂亮的古蹟,不用門票喲~
最後一站~人氣寧夏夜市
往雙連捷運站的路上還會經過這幾年爆紅的寧夏夜市,在台日交流社團內看到很多台灣人推薦的是寧夏夜市而不是名氣更大的士林夜市。
果然週五的晚上這裡也是爆滿...

奇怪的是,凡是蚵仔煎的店都是大排長龍,這次沒有吃,上次來的時候吃過,還是覺得基隆夜市的比較好吃...

已經吃了土魠魚羹不餓了,在一個小攤前買下最後兩捲烤好不用等的烤肉,共24元😜,夜市的魅力就是這樣,24元也可以鬼混一下...算是到此一遊。
從出發到結束大約三小時。
我愛一個人的小旅行
一個人去旅行的經驗不算太多,曾經一個人去新加坡和東京,只有還上班時的出差,有假日的空檔在倫敦、雪梨、新加坡等地閒晃,我想我是可以一個人自處沒有問題。
很久沒有一個人去走走,今日來個離家很近的三小時小旅行,感覺很不錯。
不會有同伴說...
- 這夜景還好...
- 這天氣太熱...
- 這應該很沒什麼,不用進去了...
- 你餓嗎?人好多(😖,是的,我餓了...)
以上那位同伴...直接就是在影射我老公😌...不過,跟朋友出去也是會有需要互相遷就的時候,只是客氣沒有講出來...
可以自由自在晃晃真的很棒~
常常一個人到咖啡店,在咖啡店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周圍很安靜,不知是否先前的文章常爆料,被這間咖啡店的咖啡友們發現了😳,老師沒罵小朋友了,富爸爸富媽媽也沒再來這裡大聲誇耀,最近來客比以前安靜許多。
有次帶朋友過來,他說這間咖啡店感覺不錯,他也想來,我馬上捍衛我的秘密基地說,你要來那我要換地方了。哈哈,我很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50歲前該做的28件事」的第一件「習慣一個人的活動」,超過50一點的我應該合格了,下次再去哪裡好呢?
感謝耐心閱讀直到最後💕
🌀想分享嫺人的退休理財與生活、學日文、看日本退休趨勢 & 旅行紀錄? 您可以~
*留下email追蹤新文章
*移動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追蹤
🌀這篇文對你的家人或朋友有幫助?歡迎按下面的按鈕分享此文
感謝知音💖~
去年8月南部豪雨成災,老婆小孩都去東京玩,我自己一個就跑到大稻埕這躲雨,碼頭、迪化街、夜市都有去,還去了保安街星巴克😆
不錯,你也一個人小旅行,合格了!保安街星巴克也很有名,只是我是晚上去,喝了怕睡不著,呵呵~
我也超愛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做很多事情,那是種不用有太多包袱及情感回應的自處,最近迷上跑步騎腳踏車,該種活動也很一個人,看著街景一幕幕從身旁經過會有種客觀的抽離感,但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時又拉回到自我思考的本體…….扯遠了,總之感謝妳的分享,讓我體悟到退休前的規劃是有必要的,而且妳對你的人生好有規劃性,深深感覺就像每年訂定MBO及相關KPI,透過PDCA不斷追蹤並檢視自己然後有系統及邏輯做出決策,當然某種程度是為了要讓自己過得踏實及有意義的活著。
好棒啊!你的一個人活動比我的豐富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咖啡館裡...要向你學習呀~ MBO,KPI,PDCA,嗯,可能我是有被以前的工作潛移默化,這些職業習慣一直帶到退休後,退休後可以輕鬆,但每個階段有一個目標還是比較好的,有些人因為沒有目標,一陣子之後容易陷入懶散與沮喪,能像你一樣這麼早就開始關注退休規劃的問題真是太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