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金 也缺2000萬日幣,哎,別成了又貴又難吃的餐廳

Google 廣告

日本年金 每戶不足2000萬日幣?2019/6/3日本金融廳提出這個數字,引起一陣騷動。這2000萬日幣怎麼算的?在台灣是缺多少?日本人到60歲沒有2000萬日幣嗎?日本金融廳是不是金融機構的推銷員,想拉民眾將呆存款拿出來活化?該聽政府說的拿出來投資?可是害怕風險啊!那就繼續工作!只是別成了貴又難吃的餐廳😂。

日本年金 不足,每戶需自備2000萬是怎樣算出的?台灣呢?

根據日本金融廳在2019年6月份提出的一份報告指出,因為長壽化的影響,夫65歲退休、妻60歲退休,以活到95歲來說,夫妻兩人光靠領取政府年金是不夠的,每戶還要自己準備日幣2000萬元;以2019年6月份匯率試算,大約是580萬台幣。計算的過程如下:

  • 兩夫妻的平均每月花費是26萬日幣(約75,400台幣)
  • 兩夫妻平均每月領取政府年金21萬日幣(約60,900台幣)
  • 這樣每月會有5萬日幣的缺口,一年會短少60萬日幣,據推估,有20%的日本人會活到95歲,這樣乘以30年到35年可能的退休生活,差不多就是要自己準備2000萬日幣,差不多是580萬台幣

在日本金融廳長官麻生太郎提出這個數字之後,引起日本人一陣騷動,安倍總理也親上火線滅火。過了一個月之後,2019/7/2負責這份報告的金融廳局長以60歲的年齡退休了,現在日本不是說要到65歲才退休?這是有謝罪下台的意味。

以580萬的數字來說,你有和日本人一樣被嚇到嗎?在台灣呢?

冬天洗冷水澡、夏天被熱昏的退休計畫也可以?

如果以夫妻各5萬月薪,退休後夫妻每人一個月花3萬元(總共6萬元):

  • 兩夫妻的平均每月花費是6萬台幣
  • 兩夫妻每月領勞保年金=29816元*2= 59,631元
  • 這樣每月缺口只是幾百元,省一省就好了?問題是:
    • 每月花費會隨物價上漲越來越高,以前10元可以買一個麵包,現在麵包50到100元的佔多數,老後最好不要吃零食,現在去超商幫我兒子買零食,很貴耶😣
    • 勞保年金沒保證會隨物價上漲而調高,甚至以後還可能被砍

至於一個月兩夫妻6萬元的生活費會不會太多,2017年調查台北市每戶平均年消費超過100萬!如果住到物價低一點的南部或是東部是可以省一點。

不得已的時候是可以盡量省,我也會,忍住不出國我可以,一天不到一百元在咖啡店混一天吹冷氣我也行,但是,我家的所有電器,除了冰箱和洗衣機是我退休前一兩年換新的之外,從熱水器、馬桶座、冷氣、電風扇...在我退休後全部壞過一輪,接著開始換我公婆家的冷氣、熱水器和電視...我顧好自己的開銷,我老公是知道他不能退休的😅

錢算得很剛好的時候,自此洗冷水澡?冷氣可以盡量不要開,或盡量去有冷氣的公共空間活動,但年紀再更大活動力也變弱,萬一地球暖化再惡化,歐洲或日本最近每年都有些老人家熱斃...這些花費往往不是在算退休後生活費會想到的,而既然要做退休規劃,總不會是想做一個冬天洗冷水澡凍壞、夏天會被熱昏過去、衣服改為手洗,沒有冰箱就返璞歸真全吃發酵食品的養老計畫吧😅?

嫺人之前的文章有試算,除了勞保和勞退之外,考慮可以每年提高2%生活費用,最少要準備的金額估算如下(因為變數很多,相關假設要清楚請看前面的文章)

  • 老公65歲退休,要準備290萬,
  • 太太60歲退休,要準備370萬,
  • 所以夫妻兩人共需最少準備660萬元。而且連同勞保和勞退領到的退休金,扣掉每年用去的錢,是要有投資收益5%的才比較安全的(但到老投資可能會越來越保守)。

延伸閱讀1:勞保年金 和 國民年金 差在哪?提早退休前要弄清楚的事

延伸閱讀2:加上勞退呢?2個表弄懂提早退休「政府 退休金 」會差多少?

延伸閱讀3:扣掉勞保、國民年金和勞退後,需要自備多少退休金?退休要存多少錢 ?依 top 4 退休金規劃 文章算理想退休金

看起來和日本金融廳說的60-65歲時要有2000萬日幣比起來,不至於是天差地遠的數字。還好我只是名退休閒人,任意按自己的假設試算,希望不會像日本金融廳這樣討罵挨~😳

那一般日本人到65歲沒有兩千萬日幣嗎?

日本人到底有多少錢?

根據日本2018年的家計調查報告,看起來日本人平均要到50歲才能有些積蓄,但是到60幾歲時平均2000萬日幣的儲蓄是有的。

(以下儲蓄包括存款以及投資等金融商品,但不包括不動產)

日本年金 不足 ? 日本人每一戶平均儲蓄與負債

如果平均有2000萬日幣的儲蓄,那為什麼對於金融廳提出的2000萬日幣反應這麼激烈?因為2000多萬日幣的儲蓄是平均值,這會被富裕人士的資產墊高。

「中間值」才能代表平均一般人的心聲,以60歲以上每戶儲蓄的「中間值」在1000-1500萬日幣之間,還是有落差的。

那台灣人呢?沒有找到和上面對等的數字,不過以下是維基百科有關「每位成人」平均金融資產的統計,請注意以下是「每人」不是「每戶」喔。

日本年金 不足 ? 日本人到底有多少錢?

維基百科網站看不出統計說明,應該是不含房地產,就參考參考了。

台灣人均所得不高,但平均財富竟名列全球第16名,每位成年人有將近450萬台幣,和日本的每人平均480萬差不多。以台灣的物價水準,難怪日本人要覺得台灣人很有錢了。

雖然從「平均值」看起來日本人到60幾歲每戶有2000萬日幣的退休金是有的,但只是從「中位數」來看,一半以上大眾還是有很大的缺口。

這個新聞事件還有下面幾個爭議點。其實跟台灣人討論退休要有多人錢時會討論到的問題差不多...

Google 廣告

爭議點 1. 日本金融廳不接地氣?還是在當金融機構的推銷員?

日本金融廳發表這篇老後需要自備2000萬日幣的報告書的時候,完全沒有料到會引起這樣的軒然大波。一開始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看起來是很合理的在向記者說明:

  • 他出生在1940年,當時的平均壽命是47歲,他跟記者開玩笑說,如果活在當時、現場各位恐怕一半都不在世了。
  • 現在是「人生100年」的年代,有人去算過如果活到100歲該怎麼辦嗎?現在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是不行的。

在金融廳的報告書中指出,因為長壽化的關係,未來年金保險費和繳納稅金都有必須要提高的傾向,而退職金也會從1997年高峰減少30%-40%,所以呼籲大眾,趁年輕就要開始投資在分散風險的金融工具上面。

就是這一點,很多人質疑金融廳是在推廣金融商品,跟我們看到一些高額的退休金準備數字會覺得是金融業的小伎倆一樣。

一些被採訪的民眾看起來,反應是還好,大家應該都知道光靠年年金是不行的,當然大多數人也很無奈,雖然知道這樣,但是講到要自己存錢,問題是生活費都不夠了怎麼存。

我問了我的日本老師,她說,其實26萬日幣的每月生活費是平均數,但是要再省一點過日子也是可以過的,對於日子本來就很難過的人來說,這2000萬的話題不會是太新鮮的新聞,早就知道要勒緊褲帶過日子,很多日本人早就知道光靠政府年金日子很難過。我追蹤的一位日本49歲退休的部落格版主就說,退休後厲行節約,以前上班時下班和同事喝小酒,所費不貲,退休後改成和老婆買餃子加超商啤酒,500元日幣就能打發,一個月可以控制在15萬日幣,呵呵,他今年才剛退休,家裡電器還沒開始發作😁...

這起新聞會引起爭論,有可能是因位日本大選即將開始,因此被當成議題,受到在野黨的攻擊。在野黨攻擊政府詐欺民眾,原來日本是個人民得自備大額退休金才能終老的國家。

日本的「櫃子存款」

因為日本的低利率,甚至負利率,預估日本有50兆日幣的錢是放在家裡的櫃子裏,存在銀行的叫做「銀行貯金」,存在櫃子裏的叫「櫃子(タンス)貯金」,平均每個日本人在家裡的櫃子或是保險箱藏了40萬日幣。

有人猜測,這份報告背後的審議委員有40%是金融機構,政府應該是想要透過這個數字,和金融機構一起推動只有2%的人參加的 NISA儲蓄計劃(つみたてNISA)和個人確定提撥年金(iDeCo),想叫日本人把錢從保險箱搬到金融機構去投資。

為了不要影響大選,過了幾天,麻生太郎又改口滅火說,這份報告和政府的立場不同,這個報告不代表政府的立場。

爭議點2. 退休金 到底該不該投資?會不會反而虧光了

有一個日本部落客試算:

  • 如果錢存銀行,日本儲蓄利率是0.001%,這樣30-65歲,每月要存47,611日幣才能存到2000萬。
  • 如果每月投資到指數型工具像是ETF,有5%的報酬率,這樣30-65歲,每月只要存17,604日幣就可以存到2000萬了。

問題是一般日本人想到投資就想到風險與虧損,所以聽到政府說應盡早進行分散險的投資,才能好好過退休生活,這樣會很恐慌啊~

根據日本2018年的家計調查報告,日本人有63%的錢是放在活存和定存,21%放在保險,投資有價證券的只有不到14%。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怎樣投資。

根據日本估計,有6成的投資人是虧錢的,但是看到日本文章中提到的投資方式也有常提到像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等高風險投資,日本似乎也有不少投資詐騙案,像是未上市股票或是土地投資詐騙,話術像是「保證還本」或是「政府掛保證」等等的,到日本金融廳網站可以看到一些提醒民眾的公告

日本也有人建議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協助員工提高退休金理財的能力商數。即便政府真的是金融機構的推銷員也罷,不自己積極自助學習理財,簡直是坐以待斃...

包括日本的在野黨,即便質疑政府是年金的騙子,對於長壽化之下年金的問題也沒有具體對策。

臉書隨筆:遇到第一位有在投資的日本人

台灣人的退休理財方式呢?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有將近六成的人會選擇定存做退休規劃,保險也有超過五成,但因這不是單選題,所以選股票和債券的也有將近五成,選共同基金的有將近四成。

台灣人的所得雖不如日本,但是擁有的財富卻和日本相近,這應該和台灣人比日本人積極的理財有很大的關係~

我已經退休了不再是需要達成績效而推廣商品的金融業人員,真心覺得除非本身資產夠雄厚,不然想沒有一丁點風險,要靠定存退休,真的也是如履薄冰、不容易啊。

Google 廣告

爭議點3. 日本為了延後年金給付,產生了高齡工作反效果

日本的公司被規定只要員工有意願,就應該要繼續僱用到65歲,未來還可能演變成70歲,表面看起來是德政,但是許多企業認為是造成財務負擔,高齡被保障工作的人往往產能比較低,形成資源的浪費,近幾年日本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已經夠令人擔心的了。

有人認爲不如讓公司精省人力成本,而不是強迫企業收容冗員,擠出的獲利可以納稅給政府,政府有稅收就不需要大幅砍年金。

所以可以看到保證雇用到65歲的政策同時,很多日本企業就更積極砍掉45歲以上的員工以絕後患。

對日本45歲以上被迫早期退職的人來說,需要更多的退休金才能因應40到50年的退休生活,可是,本來是退休金一大來源的「企業退職金」卻也變少了,對他們來說這種轉變是沒有心理準備的,不像其他世代:

  •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已經習慣短時間就換工作,但40、50歲的人進職場時有些還是終身雇用的心態,所以最近幾年的轉變是不在預料之中的。
  • 相較之下現在60歲以上的族群是比較幸運的,享有了過去經濟的榮光,不管是退職金或是年金都比較優渥。這點在台灣也是類似,60歲以上的嬰兒潮世代可以說是先苦後甘,相對經歷比較長的經濟繁榮期的世代,難怪有許多的富爸爸富媽媽

不想投資,又有被迫早期退職壓力的日本人怎麼辦?繼續找其他工作囉~

有看到一篇日本的文章提到一位50歲的人到日本厚生勞動省的「ハローワーク」(Hello Work)公共職業安定所去求職,結果那邊的人跟他說:

50歲的人就像「一間很貴,但是進去吃之後覺得很難吃的餐廳」😫

中年危機~別成了又貴又難吃的餐廳

最近日本老師回日本渡暑假去了,為了年底要向日檢N1挑戰,我還是每天認真讀日文,這些文章有些看起來很吃力,不過我很喜歡一石兩鳥,一邊讀日文一般找部落格可以分享的內容,不然學語言也很容易發懶呢...

我對日本這次2000萬事件的心得呢?

  • 不要因為害怕而不理財,在日本和在台灣都只有大戶能靠定存過日子,台灣說是低薪,竟然和日本平均個人財富差不多,可見理財的威力
  • 如果真的不能接受投資,那就工作久一點吧!有現金收入才是王道!晚點退休,退休金準備可以少很多

要晚點退休的話,要記得~

50歲之後不要變成「一間很貴,但是進去吃之後覺得很難吃的餐廳」,我先歇業了😭。如果你還在上班,請準備物超所值的美食上菜給客人吧!不然就認清事實,必要時打個折吧😅!

延伸閱讀:

參考文章:

2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