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參加 導遊環島研習,並不是立刻就想入行了,而是想去環島😃。從活動名稱可以看出這不是悠閒觀光團,這是要小跑步趕行程、定點站好就要猛抄筆記的~不過嫺人退休後整日可以清閒度日,反而不愛清閒,衝著導遊協會都是派出大師級的導遊前輩帶團,學習之旅,深得我心,也可以實境評估自己到底是不是當導遊的料。
文章段落快速聯結
猛暑日頭下,小跑步的 導遊環島研習
報名時導遊協會特別強調,如果是想渡假,請不要參加,這個行程除了每天趕學習行程之外,每個人還有分配報告的題目,是很硬斗的行程。
如果環島一週之後,覺得這種連續五天,在將近40度的夏日高溫下跟著老師小跑步趕行程的日子不能接受的話,那基本上導遊這工作是可以想都不用想了。
退休後前兩年為了各種考試而少動,現在考試差不多告一段落,只剩下日文檢定最高級的N1和想去重考英文多益而已,接下來開始想要來進行一些比較動態的活動😎,不過還是想跟終身學習有關 ~
上一回環島是大學的畢業旅行了,一晃過了30多年,過去幾年旅遊只想著出國,現在反而想要多看看台灣,對於像我這種不需要再度假的退休族來說,也許安排一些硬斗的活動是有益身心的 😳~
在導遊考試之後,我雖知道不一定會從事導遊的工作,但還是申請英語和日語導遊執業證,拿到證照才能參與這些導遊專屬的活動😎。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導遊學習之路
從導遊的職前訓練課程就對上課的導遊前輩老師們十分敬佩,努力不懈數十年的學習天文、地理、歷史,許多位到了60、70、80歲還是在工作崗位上努力著!常被人說我認真,但在這些老師的面前,我實在太渺小了。
這一星期環島都看了些什麼東西呢?老街、宗教、民俗、地形、植物、考古、歷史、大海 ~ 只有天上的星星和雲還沒有研究到了 😅~
1. 老街與建築
根據維基百科列表,全省老街共有將近120條,外國人來台灣時對台灣的傳統風味老街也會很有興趣,就像我們去歐洲會想逛舊城區一樣...
這次我們是到了大溪新南老街。最有名的是目前仍在整修當中的建成商行,也就是清末到日治時期樟腦業和煤礦業鉅子簡阿牛的故居;除了這棟,其他每一棟牌樓的屋頂雕刻都不相同,每一個牌樓背後都有早期大陸移民的故事。
(請滑一滑下面的照片,首次試用Wordpress的投影片功能)😊
汗顏...先前到大溪都是到此一遊,品嚐豆乾後便心滿意足打道回府😌。
這次才跟著資深導遊老師好好仔細看看這些中西合璧的建築,原來大溪在清朝時因為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經過,樟腦、藍染等商業曾經繁榮一時。
聽老師說過一遍之後,以後聽到大溪就不是只會想到豆乾😂了~
我會想到簡阿牛等商業鉅子的過往,我會想多了解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板橋林家當時是如何遷到大溪,並從大溪發跡成為全台最大地主,而甚至後來蔣中正陵寢的地也是林家捐出來的。畢竟我還是林家的華南銀行小股東呢😂~
2. 宗教與民間信仰
這回去了埔里的中台禪寺,本來還預計要去高雄佛光山,行程太滿,後來只好過門不入。除了這些台灣佛教四大名山等級的宗教聖地,還有台灣到處都有歷史悠久的大小寺廟,導遊都要能恰如其分的介紹。
不用像師父們那樣慈悲為懷、循循善誘的,畢竟外國人是來自不同歷史和宗教,很難來到台灣經過我們的解說就突然頓悟😌,但畢竟是介紹在地信仰也不能為生動而流於戲謔。也許只是10分鐘的外語說明,但必須要做的功課很多,才能像一本活百科一樣不會被問倒,給外國人錯誤訊息就不好了😳。
對於做了26年埋頭苦幹上班族、幾乎沒有生活常識的我來說,三月去考試院外語導遊口試時還很怕抽到擲筊之類的不知怎樣用英文介紹的題目,經過這一兩個月的導遊職前訓練 & 在職研習活動之後,覺得這個算是很入門等級的了😌。
3. 風俗民情與文化
講到台灣的特殊風俗民情與文化,就不能不提到客家文化和原住民文化。這次我們來到的是Yuyupas 「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這地方還原鄒族部落的樣貌,可以看出經營者對於保留部落建築、歌舞以及服飾等的用心,很精緻,服務生也都是鄒族的年輕人...對我來說是...孩子們,這地方提供了一個讓原住民可以不要外流的在地就業機會。
這讓我想起上回在大稻埕看夕陽,花東的阿美族來到大稻埕,地點有點不搭嘎的表演,這就更讓人覺得Yuyupas 「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這地方的可貴,應該是要讓台灣原住民文化留在當地。聽說Yuyupas經營很辛苦,希望大家有機會到阿里山,可以來半山腰這個鄒族部落園區支持原住民文化。
這裡差不多是在嘉義市區和阿里山的中間點,距離嘉義一個小時多一點,距離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則是將近一小時車程,去阿里山下來的時候可以路過這邊來嚐一下鄒族美味,也可以欣賞鄒族原住民文化~歌舞表演,很有意思,不過過來之前建議先跟園方確認一下當天是否有演出~
鄒族文化園區風景很美,除了鄒族傳統住屋在一片青草地之上,周圍還有一大片的茶園 ~
*2020/2/18:在武漢肺炎之際,Yuyupas「優遊吧斯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或許已經歇業,網站已經不在了,真的是很可惜
4. 地形
在太魯閣可以看到岩石的節理地形,這必須知道怎麼說明,斷崖就更不用說了,還有像是到了台東的小野柳,那就得說明各種像是豆腐岩的奇形怪石。
也許有些遊客只想去找美食和購物,不是每個人對地形和地質都興趣,但總不能有人問「導遊導遊,這是什麼石頭?」時,只說這是奇形怪石吧~😅
5. 植物
本嫺人的等級是只認得神木和紅檜,呵呵~這次學了國寶級植物棋盤腳、大葉欖仁樹、林投樹等,也在台東三仙台看到了導遊職前訓時植物專家陳應欽老師說的,台北車站旁市民大道上有種的劇毒海檬果。
外面的樹木、野花、野草的真的是不要隨意摘、隨意碰觸,這可不像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會有王子救得起來的。
這些還只是植物中的一小撮,台灣的被子、裸子植物加起來將近5000種,之前聽導遊朋友說過,不少遊客沒事很愛隨口問,「導遊導遊,這是什麼樹?那是什麼花?」主要的幾種一定得知道,總不能又說這是奇怪的樹,那是奇怪的花吧😅~
6. 考古
哈哈哈,考古,是的,台灣雖然從十七世紀初荷蘭時期才開始開化,但是史前人類可是很早就到台灣來生活了啊~ 這次我們來的是台灣最古老的人類足跡,台東的八仙洞遺址。

要當導遊還得把學生時期的知識複習一下,重新弄清楚舊石器、新石器、陶器、鐵器等等的區別。
7. 歷史
我這次被分配到的報告題目是「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盛衰,差不多就是一部台灣歷史了。要從1624年荷蘭人登上台南,一路講到為何發展的重心由南部轉向北部。
在準備的過程中是覺得很有趣,只是要去記誦年代很吃力;不過至少我已經不會像三月導遊考試結束時那樣白目的抱怨為什麼考「荷蘭人西元哪一年進入台灣?」這麼細的題目了。
還有像是1858年天津條約後台灣開了安平、淡水、雞籠和打狗四個港口,對於台灣這個海上漂島與世界接軌有很重要的意義,類似這樣的年份,因為深入去了解背後的故事,也可以深植腦海了。
8. 還有。。。
這次帶隊的資深導遊前輩老師一共出了40道題目分配給大家,包括前面講的老街、動物、植物、歷史、地理等等都在內,其他像是台灣的高速公路、高鐵、海鮮、漁港、各縣市市花、市樹、台灣特有種等等等,都要能夠有系統的將知識裝在腦袋,然後關鍵時刻擇要說明。。。
雖然說一回生二回熟,但那不是隨意聽聽記起浮面的訊息就可以,我看到傑出的資深前輩都是很用心在做這些基本功,這不是一時半刻可以上手,成為人文導遊需要長年的知識與經驗累積,不是像當時考試前想的帶遊客去玩玩那樣淺薄。
導遊環島研習 資深導遊老師
說了這麼多,一定要來講講這次帶隊的資深導遊前輩施鍾武老師,老師20年前從軍中退休前可是官拜上校,有秘書和司機那種等級,但是退休之後歸零學習,彎腰為外國旅客服務。
很佩服前輩的一點是他幾乎沒有講自己的事,除了給我們演練的時間,施老師都沒閒著或用來閒聊,全部用來傳授給我們他的秘笈;我們的報告預定是10-15分鐘,其實大部分人都講超過,但是老師還是耐心一一仔細聽過之後加以補充。
這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也是提醒,即便是這樣趕路的五天行程真的很累,但導遊不是帶旅客出來玩這樣的輕鬆概念,而是要一路警戒、全神專注的,可不能自己在車上打瞌睡~
台灣雖是小海島,五天的時間主要景點也只能蜻蜓點水,但是經過前輩的引導介紹,勾起對台灣的興趣,那是最重要的,從老師講的內容中也知道應該從哪些方向再去充實自己,即便像我這種還不確定要不要入行的人,也因為這五天的環島而產生很強烈的學習動機。
畢竟這是我們居住的島嶼,到了年過50才有機會從忙碌的工作中抽身重新了解與認識,更覺得珍貴~
導遊環島研習 一起環島的同學們
先前聽說因為導遊行業僧多粥少,很多人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但是這五天倒不覺得大家有這樣的禁忌...
相反的,聽到很多同學的分享與交流,像是現在自助行旅客比例較高,旅遊業的經營方式也在改變,外語導遊帶環島團的機會並不多,反而短天期讓自助旅客也可以彈性安排參加的行程需求越來越高,新手導遊可以聽到同學們都怎麼在旅遊業找到自己的路 ~
同學年齡從30到60幾都有~身家背景也很多元,還有日本人和各國華僑,很棒的是從這麼多不同背景的同學當中,你很可能聽到別人的故事而得到意外的禮物,那就是激勵自己再更加努力。
像是嫺人對英文和日文學習很有興趣,發現同學中竟有人為了將日文學到精通,中年之後跑去日本念碩士學位,後來又欲罷不能繼續念到博士,花了五年的時間和 大把銀子!這才是最高等級的語言學習中毒者啊!同學並非是學霸然後在年輕時拿著長輩的資源去留學,而是在中年時才追逐自己想精通日文的夢想,走了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路,令人敬佩。
本來猶豫要不要放棄報名日語N1最高級檢定的,文法很難,時間距離很短了還沒認真準備,不過,看到同學這樣,環島回來後還是振作去繳報名費了。
真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常常被人說我認真,我自己也覺得是😅,但在伸展觸角多認識不同背景的人之後,發現比起來自己還真不算是什麼😅。
跟這位博士先生聊了聊,共鳴點是,日文是一種越讀越多,越覺得困難的語言,但偏是這樣,讓人有種想要挑戰與克服的心。
除了我得到這額外的激勵作為意外的禮物,同學們的認真和投入也很令人感動,有幾位同學為了路上再強化老師指定的報告內容,行程中的晚上連續幾天熬夜到半夜兩三點,真是令人佩服。
在車上大家也還幾乎是人手一本筆記、或是平板和手機,這是不能上車睡覺的行程,倒不是像學生時期被逼著讀書不能打瞌睡,而是自己也很有興趣,不想錯過任何的重點,所以車行之中搖搖晃晃還是很忙著做筆記。
來看看台灣美麗的海
途中可以看風景的時間很短暫,大部分即便豔陽高照也是拿著筆記本或是平板、手機在記錄老師的解說秘笈。拍照只能趁空檔的幾秒鐘,當成學習紀錄,只要有影像,不計較美感,所以能夠拍得可見人的照片並不多😅。
不過,還是來看看台灣美麗的、我隨手亂拍、沒時間加工幫照片美肌、但還是很美的海吧~
這是台東三仙台的海~

這是花蓮七星潭的海,原來蒂芬妮藍不是名牌製造來引誘人花錢的,而是大自然中真實存在。

這幾天高張的艷陽令人無福消受,但是花蓮清水斷崖卻以驚人的翡翠綠+琥珀藍調和過的顏色鼓舞我們,老師常來,他說這是他在此見過第三美麗的顏色,我們滿身大汗來此,得到美好的回報。

東部的海真是國際級的美~
導遊環島研習 的結果,我是不是當導遊的料?
我到底是不適當導遊的料?要學的要適應的還有很多,不過第一步,在酷暑之下趕行程走路這點算是過關了,今年好像特別熱呀 ~
是還沒有動力想要立刻去遞履歷表求職,不過很有興趣想學學這些能讓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
回想起剛退休時的退休症候群,沒想到過了兩年的現在,我沒有越來越無聊,都還沒真的開始退而不休去當導遊,到現在快年底了,甚至連出國都還沒空,就弄到自己很忙也很充實了😅。
導遊環島研習 旅途中的飯店
最後,來分享這次住的四家飯店,這次導遊協會安排的飯店雖然不是高檔享受級的,不過衝著令人驚異的親民價格,覺得有機會自己去玩的時候真的可以試試。
除非有特殊的日子,不然雙人房都不超過2000元~
嘉義蘭桂坊花園酒店
這間就在嘉義文化路夜市旁,早餐是四間飯店中最棒的,我們從這裡出發去阿里山 ~
- 👉點此進HotelCombined嘉義蘭桂坊花園酒店看比價
- 👉點此進 Booking.com 預定蘭桂坊花園酒店
- 👉點此進 Agoda.com 預定蘭桂坊花園酒店
高雄哲園學產文教會館
這間到高雄市立美術館走路10分鐘,老實說,到瑞豐夜市和到六合夜市都有點距離,不過裝潢新穎,也很乾淨,看日子,有時只要1500元上下,真是佛心價。
我們早上從這裡出發去香蕉碼頭看高雄港 ~
- 👉點此進HotelsCombined高雄哲園學產文教會館看比價
- 👉點此進 Booking.com 預定哲園學產文教會館
- 👉點此進 Agoda.com 預定假期哲園學產文教會館
恆春墾丁假期度假飯店
這家在恆春古城,距離東、西、南、北四個城門都很近。我們到的時候已是晚上,夜間看這些光緒時期建造的城牆特別有味道,兩位年輕導遊朋友攜帶我這名婦人(偶爾看到有些不識相的電視記者會說50歲的老婦人😣)一同走路去夜遊,跟著年輕女生一起到了海角七號,也去了恆春的搶孤棚。
- 👉點此進HotelsCombined墾丁假期渡假飯店看比價
- 👉點此進 Booking.com 預定墾丁假期渡假飯店
- 👉點此進 Agoda.com 預定墾丁假期渡假飯店
隔天一早從恆春繼續往東部去~
花蓮成旅晶贊飯店
這是個連鎖飯店,設計很新潮,走路到東大門夜市大約15分鐘~
- 👉點此進 Booking.com 預定成旅晶贊飯店
- 👉點此進 Agoda.com 預定成旅晶贊飯店
2019擴大國旅秋冬遊住宿優惠
這四家飯店都有配合觀光局推廣國人旅遊的活動,詳細辦法還有配合的飯店可以點觀光局網站看 👉2019擴大國旅秋冬遊住宿優惠
這次經過高雄,晚上也沒有空去找朋友,跟住高雄的同學說下次想自己去英國打狗領事館和旗津,到時再去找她。
這兩個地方是導遊職前訓練結訓口試的考題,當時資料背得辛苦,想去現場看看,也繼續我的觀光學習之路 ~ 應該趁秋冬住宿優惠期間來去呀;這次還有送夜市抵用券,呵呵,考完日文檢定就來去享受退休族「什麼時候都能出發」的小確幸~大家也別忘了這個優惠,大陸人不來,我們自己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