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為樂金文化出版的「 葛拉漢談財務報表 」中文版掛名推薦,很多人投資個股,但是沒有多少人會去研究財報,一來是財報分析很難,再說,看各大臉書版大怎麼說比較快。但不了解手中的股票卻是危險的事。這本輕薄的小書簡明易讀,可以作為新手的第一本財報分析書,也能做老手的參考工具書。
截至2023.1.12,我的「股票」投資中,個股投資佔79%,追蹤大盤的指數化投資佔21%,(這是指股票投資的部分,而目前我的股票投資只佔總投資金額的50%)因此個股的財務分析,對我也是很重要的事,正好用這本書來評估我在個股投資的功課上做得是否足夠~
開箱「 葛拉漢談財務報表 」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是「The 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文版2023.1.12上市,作者之一葛拉漢是巴菲特的老師,也是「價值投資之父」,之前我寫過葛拉漢的經典長青暢銷書「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讀書心得與摘要。葛拉漢主張的所謂「價值投資」是要找出被低估的股票,也就是一段時間之內表現不盡理想,因此股價被忽視的公司。而要這麼做,財務報表的分析是必須要做的事。
答應推薦之後先收到的是Word檔,雖然還沒有排版好,閱讀比較不容易,但是已經驚訝於大師會出這種簡明的小書。實際收到書之後,看到內文排版起來只有185頁,而扣掉123頁之後的附錄「財務專有名詞與慣用語定義」,真正內文只有122頁。書封的設計與寬鬆的文字編排,加上書本身很輕薄,拿起來的手感,讓人感覺沒有讀財經書的壓力。

葛拉漢的價值投資5原則
打開書的正文開始之前有兩個圖表,其中之一是葛拉漢的價值投資5原則:

1、了解「投資與投機」
2、長期投資
3、買企業而不是買股票
4、區分價格與內在價值的差異
5、確保安全邊際
以上5點的詳細內文可以進到博客來或是Momo書店的網站上書摘處看到。
總而言之,要做到以上5點,需要經過財務報表分析,唯有這樣才能夠評估公司的價值,買在「低估」的價位上,才能夠降低股票投資的風險,因為再好的股票買到高價位,都是高風險。
你是否也有中了看財經新聞理財的陷阱?以巨大為例
雖然財務報表分析很重要,但是其實很少人會真的找財報出來分析。
讀到這本書第15章中提到的存貨問題時,不免就想到去年底生產自行車的模範生巨大公司爆發出「庫存炸鍋,票期展延」的事,在2022.12.13消息揭露前一天,巨大股價已先跌7.5元。
在這個新聞爆開之後有不少篇財經文章開始分析巨大的財報問題,看起來「早就有跡可循」。但是,看到像是以下兩篇更早幾個月的媒體報導,卻是「絲毫看不出異狀」。
2022.5.11 巨大淡季不淡 首季獲利創次高 EPS 4.86元
2022.11.4 巨大前三季暴賺15.01元創新高
因此,如果看財經版樂觀的標題就投資個股,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事。
3步驟掌握企業的真正價值
那要怎樣閱讀財務報表找出問題,並且掌握企業的真正價值呢?

這個表歸納要評估一家公司價值的3個步驟,其實是本書很精簡的摘要!
- 用「資產負債表」掌握企業「財務的安全性」:公司會不會倒閉?(本書Part 1)
- 用「損益表」了解企業「經營的獲利性」:公司能不能賺錢?(本書Part 2)
- 綜合「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來評估企業「成長的未來性」:公司今後有沒有發展的可能?(本書Part 3提供了15個比率法分析的定義和公式)
上面這個圖表把這3個評估的步驟具體要找出的關鍵答案依照章節舉例和排列,從短短的兩頁中羅列必須觀察的財報科目和比率分析項目,可以看出評估一間公司是很專業而難度很高的事。
財務報表的陷阱
雖然財報分析是大工程,但是只要有興趣、有耐心找出這3個步驟下面的數字和比率,還是可以具體評估一家公司?
但是問題仍然不簡單,因為以為是客觀的會計數字,背後還是可能隱藏著只有內部人士知道的財務作帳,也就是你我分析的其實可能不是真實反映狀況的數字,不是內部人或專業人士難以看懂背後的陷阱。
陷阱在哪裡呢?
- 如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本書中所說,像是盈餘的項目,葛拉漢提到不要過於看重每一年度的收益,因為短期收益可能隱含公司面對於財報數字操作的陷阱,
- 又或是在本書中提到的無形資產,像是商譽,這個很抽象,難以客觀評估,灌水的話會讓公司資產虛胖。
至於其他的陷阱,再請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找書來看。
看到這裡也更加提醒到投資個股真的是要謹慎,甚至應該要避免。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個股投資只會限定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書中所說的規模較大的公司,具體說就是盡量只投資市值前50大的公司,盡可能避免可能的財報陷阱。並且也正定期定額提高追蹤大盤的指數化投資的佔比。
我用了哪些比率分析?
再看到Part 3的比率分析,這邊一共列出15個比率,而我只有關注其中的3項,看起來是大大的不夠~
- 流動比率
- 速動比率
- 本益比
在這15個比率的範圍之外,我還有看:
- 毛利率
- ROE
- 價格對淨值比
另外當然就是一般會看的,也就是過去配息的穩定性,公司盈餘中配出股息的比例。
如果要根據本書分析所有數字和比率,看起來我得在家裡架個股票分析工作室,也恐怕我的悠閒退休生活就要泡湯了,暫時我維持投資市值前50大的公司,但的確是要逐步降低個股投資的比例。
誰可以看這本書?
雖然現在一般不建議個股投資,不過像是存股也還是吸引到廣大的股民採用,那麼的話,最好不要只是聽KOL怎麼說,最好自己了解一下財報分析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而這本大師的著作自然是首選。
- 如果有個股投資,但還不了解如何分析一間公司,可以先從這本書入門,另外我也推薦這本書書封上推薦人之一林明樟先生的「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我不認識林先生,不過稍早已經看過這本書,正好看到林先生同在書封的推薦人名單上,這是一本把財報分析講得有趣的書。兩本一起讀應該對於新手可以比較快入門。
- 對於財報分析有興趣,並且已經有相關知識者,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個小辭典,從這本小書可以再繼續延伸閱讀像是葛拉漢的重磅版經典「證券分析」。
當然也歡迎一起入手版主嫺人我的書~書中我分享了我的個股投資和指數化投資。
提早退休說明書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或是移動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分享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