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上單身行不行節目,2022.12.27播出,主題是「 退休理財永遠不嫌晚」,來賓有嫺人我、作家十方、ptt理財規劃阪神人A大,還有股市憲哥。我主要分享剛退休時的金錢焦慮,雖然那時候因此被朋友笑說想太多,不過因此激發出退休後做些事的動力。
退休金錢焦慮
現在已經很難體會,不過五年多前剛無預警退休的時候,真的是十分的緊縮,那時候做的極度節儉的事包括「花70元在咖啡館呆一天」、一整年沒燙頭髮、還會剪一次只要250元的頭髮、和朋友吃飯先說明不吃大餐,但其實是盡量不聚餐,更別說去世界展望會,把10幾年的捐款中斷了。
前陣子在臉書分享我因為拿到書的稿費時又重新去認捐小孩,留言中發現有好幾位朋友也退休,甚至有人和我一樣無預警退休,但還是繼續認養小孩。
看起來我的確對於金錢有比較強烈的不安感。
還有意思的是,當我分享到花70元在咖啡館待一天的時候,有兩位朋友好奇留言問我,這樣感覺不是很節省,真的節省應該會待在家裡更節省,這是很合理的問題,因為後來我去上「命運好好玩」的時候,主持人何篤霖聽到這點也是直覺馬上這樣問。
如果又和捐款聯想起來,那省下坐咖啡店的錢不就可以繼續捐款了。
當時我只是順著自己的心境去做金錢的分配,倒是沒有想到這樣,事後看起來我的奉獻精神並不是極致地高,我沒有捨己為人的精神,那時候我只是覺得在家坐立難安,每天去咖啡館報到寫部落格文章能讓我在退休後仍維持早起的作息。當下我的確只有想到如何安頓好自己。
(說到這裡要聲明,這只是在評論我退休當時的金錢焦慮,並非在說捐款是必要,人人觀點不同,每個人都也可以自主決定金錢使用的方式。)
五年多後的現在看起來,還好我在焦慮中採取了行動,透過投資理財的調整,加上部落格、出書等退休後的小副業,直到五年多後的現在能恢復捐款這件事開始,我算是徹底克服退休後對金錢的焦慮了。
克服 退休金錢焦慮 的3項關鍵
會有機會再上節目,是因為出書之後出版社把書寄給節目的製作單位,而我這種中年在職場意外落馬的故事,大概是還有點參考性,所以還能有再次曝光的機會。
到了錄影現場,製作單位的企劃給我看了她真的認真看了我的書,還在書上重點處摺頁,書沒有被束之高閣,覺得好安慰。
1. 消費控制
節目中提到要使用4%法則,必須控制退休後每年的消費增長幅度不要比前一年增加2%-3%以上,雖然通貨膨脹率實際可能超過這個數字,但這個數字也可以想成是個人的通貨膨脹率,因為不管物價如何,自己還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消費,消費控制愈好,愈不需要擔心退休後錢會提前燒光(好像是廢話)~ 所以即便那時候我做的那些省錢的事對有些人來說是想太多,那對我還是一個從焦慮到安心必要的過程。
2. 理財創造收入
要使用4%法則,必須達到6%~8%退休金投資報酬率,以我來說投資很保守,有一大部分是台股比較保守牛皮股的存股,債券部位也更大部分是定存,因此不一定有把握能達到這個數字,加上我又提早退休,所以才改用比較保守的3%法則。節目中有分享,如果能相信指數化投資和股債資產配置,長期的歷史資料顯示6%~8%的退休金投資報酬率是可以期待的。我自己也持續定期定額增加指數化投資的比例當中。
3. 工作創造收入
雖然理財是我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而部落格的小工作收入還沒能成為吃飯錢,但是踏實做些努力,感覺植下了未來可能開花的種子,對於壓制精神面的焦慮幫助是非常大的。
讓自己抱持還能努力的希望,就可以減輕焦慮~
就這樣3個大重點,經過5年的調整,最近開始覺得這樣的理財是有點無聊,加上書也寫完了,書的宣傳通告進入尾聲,理財面沒有什麼事好做的,最近也很少去看股票的app。無聊也是一個缺點,要繼續充實生活,以免突發奇想去做什麼理財的新鮮嚐試。
再過幾天就是2023年了,到時候再來結算並分享我的2023年消費和投資理財的結果。
上節目認識的新朋友
上節目的福利之一就是認識新朋友,這一集的來賓十方,雖然比我年輕一輪,不過是理財界的前輩(雖然我沒有要進軍退休理財界,如果可以有個職稱的話,我比較想成為退休生活家),十方是國文的博士,成為理財專家的經歷充滿了故事性,甚至包括夫妻會去嘗試清潔公司的創業,都是我沒有的勇氣。
在梳化間還遇到了她新書出版社的主編,因為之前她也曾來邀我出書,只是那時我已經和《Smart智富》簽了約,那天就這樣反被邀請,成了十方新書書封上的推薦人之一,也是緣分。
那天認識的A大也是久仰大名,他是ptt理財規劃版神人,那一天是他第一次上電視節目。
就來推一下和新朋友的三書合購吧。
- 十方的「上班族提早退休金錢課」(『 上班族提早退休金錢課 』vs.『提早退休說明書』3個大不同)
- A大的理財金律
- 嫺人的提早退休說明書 (紙本:博客來書店 、 Momo書店、 誠品書店、 城邦書店、 金石堂書店 、三民書局 、墊腳石書店 、 讀冊、Pchome書店、蝦皮,電子書:博客來書店、Kobo)
距離上一次去這個節目已經半年,那時候我的書還在初稿的階段。
6月的時候我的「提早退休說明書」還在寫初稿的階段,出版社《Smart智富》轉介來上「單身行不行」節目的機會,資深主編說可以先擴展知名度,我的想法是既然決定出書,就要盡量配合打知名度的活動,那一集【單身行不行】我去分享「自己組合高股息ETF 退休金越花越多!」。
打書期間過了之後會恢復比較平靜的退休生活,這點我不陌生,也開始期待能再恢復我的終身學習,再想點新玩意。
單身行不行」之「 退休理財永遠不嫌晚」收看連結
最後股市憲哥分享的除了理財之外能做的事也很有趣~
延伸閱讀:
- 嫺人在「命運好好玩」~「勞動基金破產?,自己的退休金自己救」。
- 退休金理財規劃 ~股債大跌,退休金少了嗎?(上)(民視)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分享,或是到嫺人的好日子臉書專頁按讚、分享、留言與追蹤,以便繼續獲得有關退休規畫和日文學習相關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