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 的問題怎麼解決?我的老爸在家人不在時還是會想開車出去,家人為此很傷腦筋。日本也有高齡駕駛的問題,老人開車事故頻傳。在看了日本的新聞之後,很佩服日本人所做的努力及各項創意!在實施 高齡駕照 必須更頻繁更新之外,看到日本人是從「換位思考」的角度來促進長輩不要開車,而非只是行政命令禁止而已!

有關於 高齡駕駛 和 高齡駕照
我的老爸幾年前眼睛突然有點眼斜,不能聚焦,後來如醫生所說是慢慢的好了,但是當時他有警覺說不再開車了。也曾經在家附近倒車,後面來了一輛摩托車,女騎士來說摩托車撞壞了,要賠她兩三千元去修車,據兩老說法,車還沒真的倒出來,那摩托車就自己撞上了,而那摩托車自己本來就破舊到不行,兩老覺得是被詐欺了,因為不在場也無從判斷。再後來也曾和急行的摩托車擦撞,雖不是大事故,但是也得賠些錢了事。因為這些狀況,雖然沒有一件他老人家認為是自己開車不小心,老爸的確終於有說不開車了,大家也很高興,因為這些事換來老爸自己自動說不再開車,也是好事。
直到最近,我們發現沒有人回家探望倆老時,兩人又開始開車去買東西或是去附近的小山走走了。考量到老爸這一兩年來腳不太能久走,也感覺常常若有所思,精神容易散漫,加上先前的那些狀況,實在很擔心他在老家前面那條縱貫線開車,特別是要轉進來或轉出去到大馬路的時候,飆車的機車真的很多。一勸起來,老爸反應十分激烈,十足讓我覺得好像青少年被制止做不該做的事那樣叛逆。
根據統計,台灣高齡者開車肇事率比青少年高,日本也有很多案例,小則像是撞電線桿沒事,大則像是老人家駕車撞倒上學途中的少女等。知道老爸還開車,真是讓人提心吊膽。
說了各種理由,例如小心翼翼怕傷到老爸的自尊的說 ~ 即便老爸你很小心,但是路上很多機車族都在飆快車,他們亂騎會害你反應不過來,還是不要開車了。或是用法令跟他說他這樣違法,但是老爸說沒有人來通知就還能開,仔細看了法規才知道,2017年實施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後才滿75歲的長輩才需要去換照,已經年滿75歲以上的長輩是不需要去換照的,除非有新規定實施後有違規事項,再等通知來去換照。有一度還想去請警察幫忙來告知老爸不能再開車了,問題是根據法令老爸的確沒有違規 ~
家人想勸老爸卻不得其法,一直到有天看到「提心吊膽!為何長輩一直堅持要開車?(出自幸福熟齡網站)」才開始換個角度去想這件事,到底為什麼老人家堅持要開車?最近因為學日文,也看了一些日本的新聞,才知道日本實施高齡駕照管理辦法已超過20年,這些年來,他們做了許多很貼心的事來鼓勵高齡者繳回駕照。台灣和日本一樣已經是高齡化的社會,現在50歲以上的人很快就會變成高齡一族,在勸長輩的同時,也要開始預防自己老後也如此任性不聽勸😢。
為什麼老人家還想開車
- 因為覺得自己雖老了,還不至於老到不能開車。
我們為了預防,好不容易說服老爸去做了認知症的檢查,結果只是正常老化,並沒有特殊病症。老爸的狀況是日常生活的確容易無精打采,忘記一些事情,生活習慣變得比較散漫等等,甚或先前的小事故,不過這些都不能讓老爸意識到是到了不要開車的年紀了,他總覺得自己沒有老成那樣。 - 沒有車就好像失去實際的行動力。
在台北可能不會感覺,因為停車位難求,連年輕人可能都會盡量不開車出去,但在老家那種還在縱貫路邊的地方,就竟也會感到有點不便,縱貫路上是有公車,但是開慣車的人都不愛等車,加上老人家上下公車其實也是有些吃力,台北的公車尚稱斯文,出了台北,常常公車會是呼嘯而過,或是一上車老人家還沒坐定,車子就飛快啟動,的確安全性也是問題。叫會開車的人搭計程車,他很快就會回到「我還沒老到不能開車」這種思維。 - 沒有開車出去,也可能會失去心理上的行動力。
因為身邊的朋友漸漸都離開了,已經沒有朋友會來家裡找,如果自己再不「主動出擊」,的確會是寂寞的,也有說法,沒有社交生活會讓認知症等的可能性提高。 - 從另一個角度看,開車也是一種人權,雖然我們覺得有安全疑慮,但是當事人卻覺得這是他的權力,不應該被剝奪。這在其他國家也是有如此想法。
因為這些原因,台灣自去年實施以來,政府也想鼓勵長輩們自行繳回駕照,但是繳回率目前還是很低。以日本的實施經驗來說,也是大阪和東京等大都會交通便利的城市繳回率比較高,對於鄉下交通不便的地方來說,還是需要努力。
在準備日文N2檢定時也開始閱讀日本的新聞,看到日本朝日新聞有關高齡者開車的文章,有個女兒勸老爸不要開車的過程,讓我心有戚戚焉。她的老爸有輕型認知症,但還是不認為自己不能開車,對於女兒聰明結合醫生和警察告訴父親不能再開車的事認為是「欺負弱者」、「不能開車讓他不如死了算了」或是認爲女兒將他的人生「搞得一團糟」。我家是沒有這麼激烈,因為我們還在勸導當中,好不容易說服老爸去做認知症的預防檢查,所幸只是正常老化,但是相對也很難採取更激烈的制止行動,因為可以預料老爸會同等激烈的回應。
怎麼勸老人家不要開車比較好
參考日本朝日新聞有關高齡者開車的文章中提到的幾個方法:
- 子女幫忙用宅配的方式將需要的食材等用網購的方式送到家裡,減少長輩需要開車外出的機會。台灣的食材網購還不普遍就是了 ~
- 日本有所謂的「介護計程車」的社會福利措施可以解決部分需要用車的問題。不過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確實無法獨立外出的長輩才能使用。
台北和部分縣市有所謂敬老愛心計程車,但是有每月額度限制,目前台北市是每月480元,和公車共用。
– 每月搭乘公車全額補助六十段次,逾六十段次補助乘車價格半價
– 搭乘敬老愛心車隊計程車,依單趟計程車車資補助,車資100元以下補助2段次,車資超過100元補助4段次
。敬老計程車補助是和公車的60段次共用的。
其他縣市,像是桃園的敬老愛心卡就只有搭公車的優惠,計程車的優惠只給身心障礙者,老人家是沒有的。台中市敬老愛心卡自2018/9起會擴充功能,看起來計程車也會補助。
不過這些都是社會福利,只能夠應付看醫生等的搭車用途,給一點點小補助,對方想去兜風這種功能並無法滿足,而且一忙可能就會忘記叫這種專門的計程車。
如果可以幫附近的老人家揪團,找一部計程車或是小巴,每天固定來載出去買東西或兜風,大家可以分攤費用,感覺倒還不錯。 - 買電動自行車,勸長輩在家附近騎騎走動。不過開車是對別人的安全有疑慮,騎自行車又覺得對老人家的安全有疑慮。在台灣除非真正是鄉下地方,不然在馬路上騎腳踏車對長輩還是很危險的吧。
- 日本專家建議不要匆促斷然要老人家繳回駕照,因為突然不能開車,少了活動也可能誘發認知症的進程,或是變成與社會脫節的自閉狀況。可以像規劃屆齡退休一樣,事先規劃好未來的生活要怎麼過得開心快樂,然後才真的繳回駕照。例如,現在我家是兄弟姐妹輪流回家陪伴父母,可以減少老爸駕車的機會,但就在空檔沒人回去的一兩天老爸還是想和以前一樣每天出去兜風😓。日本的專家提出例如有沒有可能安排就近搭乘鄰居的便車?我覺得前面我想的計程車每天固定共乘是不錯,只是要費心找到附近也有那種坐不住但自己開車又太危險的長輩~
- 日本的政府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像是各地警察局就可以接受繳回駕照的申請這種便民服務,並透過各地老人會等宣導繳回駕照的好處和可能的影響。有的地方政府還和加油站合作,推出像是如有65歲以上市民共乘的車輛可以得到加油折扣。駕照繳回率第一高的大阪市提供的是商店街購物折扣。
- 最後一項就是積極開發自動駕駛的車輛,如果未來無人車普及了,這個煩惱也許也可以解決了吧!
老人家開車也是高齡化社會下衍伸的一個問題,希望我到老的時候可以多想一下兒子會擔心的事,不會任性不聽。不知道會不會到時也自動變成一個任性的老人😰。
你也有類似這樣和老人家溝通的問題嗎?也歡迎留言分享!